乐羊本应功成名就,为什么最后会被“卸甲归西”?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乐羊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战国前期,魏国在魏文侯的带领下率先称霸。乱世战国,名将层出,乐毅的父亲乐羊就是战国早期名将之一。乐羊领魏王令攻打中山国,乐羊率5万兵马即灭了中山国,本应功成名就的乐羊为什么被“解甲归田”?
这还要从中山国事件说起。公元前408年,中山国率兵进犯魏国,翟璜向魏王举荐乐羊为将。在这里要点明一点,乐羊之子乐舒是中山国的将领,曾在战场上斩杀翟璜之子翟靖。但翟璜深明大义,他深知乐羊的才能,所以不计前嫌,力荐乐羊出征中山国。
公元前407年,乐羊率兵5万,抵抗中山国的进攻。乐羊出兵后,由于敌强我弱,于是施行缓兵之计。消息传来,朝中大哗,无脑群臣便开始诬告乐羊通敌,乐羊两面不是人。
此时,中山国国君为了恐吓乐羊,“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盃。”意思是说,中山国国君将乐羊的儿子乐舒烹杀掉,并且将之做成肉羹派人送到乐羊帐下,乐羊坐在帐前吃了一杯肉羹。
翻阅史书,个人观点乐羊有不得不饮肉羹的两条原因:一是当时乐羊正受朝中大臣以及皇帝的猜忌,所以当中山国国君送来肉羹时,他一饮而尽以表忠心;二是当时中山国来势汹汹、有所预谋,乐羊需要一个契机点燃士兵斗志,被烹杀的儿子正好成为契机,他也可以顺便喝了肉羹以表与中山国势不两立。
事实证明,乐羊此举于战术上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不仅大败中山国大军,并且灭亡了中山国,俘虏了中山国国君姬窟。以至于在魏文侯给他的庆功宴上他可以神色自豪地说:“除了我,没有人可以灭了中山国。”
但于道义上讲,乐羊此举,是所有士人所不能容忍的,尤其是士人遍地的魏国。当乐羊食其子后,魏文侯对睹师赞说:“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乐羊为了我的国家,竟然吃了自己儿子的肉。他是一个忠心之士,不应该怀疑他的忠心!
但睹师赞则说:“其子之肉尚食,其谁不食?”乐羊为了功名连自己儿子的肉都能吃,那么为了功名谁的肉他不能吃呢?魏文侯一听,认为“此言甚是,”于是有了后来的“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此处还可以插入一个关于乐羊的奇闻轶事:
乐羊攻克中山国后,回国向魏文侯报告,由于喝酒没有下酒菜,尽显夸功骄傲的神色。魏文侯察觉到这一点,就命令主管文书的官吏说:“群臣和宾客献上的书信,都拿来进上。”主管文书的官吏搬着两箱书信进上来。魏文侯让乐羊看这些书信。书信都是指责乐羊食子这件事。乐羊转身退下几步,向北再拜说:“攻下中山国,不是我的力量,是君主您的功劳。”
乐羊如此般被魏文侯震慑。魏文侯按照乐羊的功劳将灵寿封给乐羊,号为灵寿君。但“疑其心”而剥去乐羊兵权,并终身不用,直至老死在灵寿。
曾倾全力举荐过乐羊的翟璜不解,问过魏文侯:“乐羊如此将才,百年一遇,文侯为何不使其为国效力,率军戍边,反而解其兵权、令其闲居?”魏文侯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