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起反隋第一旗的知世郎王薄,他的下场是怎么样的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拉起反隋第一旗的知世郎王薄,他的下场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不可否认,隋炀帝是一位出色的帝王,但他如同秦始皇一般,太过急躁,导致杨坚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大好局面被破坏殆尽,说他是二世祖吧也并不为过。
当时,频繁的徭役挤占了农时,导致山东、河北等地大量农田荒芜,粮食价格飙升,各个阶级官员横征暴敛、欺上瞒下。老天爷也看不下去,天灾不断,就这样,立国三十年的隋朝爆发了第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反隋第一旗
山东是一个彪悍的地方,没有饭吃的大老爷们醒悟了,面对隋朝廷的暴政,想要生存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反抗这个政权。于是,以王薄为代表的山东老爷们拉起了反隋的第一旗。
为了做好宣传,王薄自称“知世郎”,并精心创作了一首政治宣传歌曲——《无向辽东浪死歌》。拥有这样超前的想法,怪不得王薄能成为起义军的首领。歌词还挺顺口,看来王薄也识得几个字: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锦背裆。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王薄的宣传做得很到位,歌曲一经面世,就火爆了齐鲁大地。四面八方的贫困百姓哼着歌,就不远万里来投奔王薄,盼望着能跟着他过上好日子。
刚开始的时候,王薄还算不错,就如同东汉末年的黄巾军一般,能够做到对百姓秋毫无犯,毕竟要招收新成员的嘛!可随着他的势力越来越大,王薄整个人和他的老班底们都开始膨胀了起来,他们反而成为了底层百姓们的刽子手。
一起三落
刚开始的时候,王薄的势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前前后后攻下了山东境内的大小城池,面对隋军的围剿,王薄势力也是游刃有余。这样不间断的胜利,让王薄和他的手下们开始轻视隋军。同时,王薄他们的胜利也鼓舞了大量被压迫的老百姓,反王势力如雨后春笋一般一个个冒起。
隋炀帝一看,这可不得了,这么多反王全都是因为王薄这个出头鸟才起来的。于是派了一个大佬前来讨伐王薄,开国大将张须陀出马,王薄的好日子到头了。
由于隋炀帝麾下的武将们大多都在中央或者边境,留在地方的将领们本领不是特别强,这才给了王薄一些可乘之机。但张须陀可不是那些酒囊饭袋,王薄还以为这张须陀也能够轻松打发了,就没怎么在意。
王薄为他的轻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泰山脚下,王薄漫不经心,幻想这将来能够登上那无上的位置。这张须陀是谁啊?放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能够排得上号的名将,看见王薄这样的阵势,他连休息都不休息,直接派兵杀了过去。王薄军果然被一击即溃,慌忙逃窜。
张须陀不愿放了这个首犯,像撵狗一般将张须陀赶到黄河以北,在临邑再次将王薄击败,可惜还是被他逃跑了。
王薄对张须陀大恨,和其他两路义军汇合,兵众达到十多万后开始了复仇。他们攻下了章丘,打算以这座城池为据点,辐射整个中原。但还是被赶到的张须陀给击败了。这次的失败让王薄彻底死了带头造反的心,狼狈地到处逃窜。
一直到宇文化及在江都杀死了隋炀帝,王薄这才颤颤巍巍地出来投靠了宇文化及。或许王薄的巅峰时期就是在起兵造反到张须陀讨伐他前的那一刻了,此后的日子都不好过。
他投靠宇文化及没多久,宇文化及就和窦建德打了起来。宇文化及没打过,王薄见势头不好,立马作了二五仔,开了城门投降了窦建德,坑了宇文化及一波。宇文化及那时的心情肯定就像吃了一斤翔,恶心得不行,还想死。
王薄的战争眼光不怎么样,但见风使舵的眼光确实绝佳,投降了窦建德不久后,他就觉得窦建德这人不能成事,从而投降了刚刚造反不到两年的大唐。
其实李渊对于王薄的感官也不是很好,但面对一个真心来投降他的一位首领,还是隋末第一反王,李渊也不能把他赶出去,只好捏着鼻子,任命王薄为齐州总管,远离长安,眼不见心不烦。
就这样,王薄一起落落落,落到了大唐的势力。
被仇家所杀,死得冤枉
武德五年,这是王薄投降大唐的第三个年头,王薄和盛彦师一同征战须昌,在向潭州征调粮草的时候遇到了仇家李义满。李义满面对王薄的时候特别不爽,就不愿意给。王薄大军只好勒紧裤腰带打仗。
在须昌投降之后,王薄没说什么,但平白受气的盛彦师就不干了,来到潭州,抓住李义满就是一顿揍,然后把他关进了大牢。
李义满也是个小心眼的,本来李渊听闻这件事后,就派来了使者,要将他给放了,不追究他的罪责,可能也是看王薄不顺眼。但哪想到,使者还没到潭州,李义满就活生生被气死了。
打了胜仗的王薄正准备班师回朝,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在半路上就被李义满的侄子李武意截住并把他杀害了。临死前,王薄很是纳闷,我和你什么仇什么怨,话都不说就把我杀了。
当然,后来的盛彦师也没有好到哪去。本来就是李义满的错,哪有征调军粮却因为私仇而不给的,还小气,不就去了大牢一趟,怎么就气死了呢?而且李渊也是的,不分对错,盛彦师刚刚班师回朝,就被李渊扣了一口大黑锅,冤枉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