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束脩”,是否是我们认知中的腊肉?
束脩是先秦时期早就有的一种相互馈赠礼物的方式,《礼记·少仪》有云:“其以乘壶酒、束脩、一犬赐人。”而郑玄又注:“束脩,十脡脯也。”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束脩”是否是我们认知中的腊肉?
《论语·述而》有云:“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而所谓的“束脩”就是孔子规定的拜师礼,对于束脩,历朝历代的解释都各有所不同,但你可以将它理解为“十条腊肉”。不过,都说古人吃肉不易,当时的人们真的能够拿出十条腊肉来当做拜师礼吗?
对于这个疑问,南宋大儒朱熹是这样认为的,束脩便是十条腊肉,他还说道:“束脩其至薄者。”意思就是学生带着“十条腊肉”去拜师,实在是太便宜了,这样的束脩已经是属于“薄礼”了。(南宋朱熹撰《论语集注》注:“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曰:“修,脯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修其至薄者。)而“脯”也在《说文解字》中被意为:“脯,干肉也。”
至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腊肉,它也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周易·噬嗑》有云:“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此外,根据史书典籍的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东汉末年军阀张鲁兵败南下,途经汉中时,汉中的百姓就曾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不仅如此,宋人陈元靓所撰的《岁时广记》还详细记载了腊肉的具体做法:“腊日以豕肉,先糟熟,挂灶侧至寒食取食之。”
因此,综上所述,孔子规定的拜师礼“束脩”应当可以理解为我们认知中的腊肉了。虽说先秦时期,就有“肉食者鄙”的说法,但孔子并非一定要十条腊肉才肯收他人为弟子,其实只要来拜师的弟子是诚心的,他没有理由拒绝,所以不要将孔子的本意给本末倒置了。
最后,照例再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腊肉的诗词,南宋·王迈《腊肉》: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水饮一盂成软饱,邻翁当午息庖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