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不利用鳌拜来平乱?
康熙为什么不利用鳌拜来平乱?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说起鳌拜,就不得不先说康熙即位前后,权利中心的布局情况。按照顺治生前的遗愿,是不会有四大辅政大臣的。因为顺治并没有打算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皇位。根据史料分析顺治临终前召见了近臣王熙,(清史稿·王熙传)顺治最初的遗诏是由他起草的。
据推测遗诏中应该是肯定了他亲征以后实施的扶持提拔汉臣和废除诸如圈地等满语旧制,并且没有在自己的儿子当中选立继承人,而是打算选择一位年富力强而且支持新政改革的皇家亲王来作为继承人,以确保他生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不会付诸东流。然而这份遗诏的起草者王熙却将这份遗诏呈给了孝庄太后(孝庄是死后的谥号,在此以谥号称呼。)。孝庄太后命王熙当着她的面又重新起草了一份遗诏,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
这份遗诏中全面否定了顺治生前的所有的施政举措,以顺治自己的口吻自认十三条大罪,并且选择三子玄烨为继承者,命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清史稿·世祖本纪)这种权利的分配,其实是从维护满洲皇亲勋贵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在当时清军入关不过十八年,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往往凌驾于皇权之上,资格老,有军功,威望重的满洲老臣比比皆是。
顺治有意抬高汉臣地位,废除满族旧制,就是要借此抗衡满臣,摆脱干扰皇权的势力。然而,随着顺治的过早离世(近几年根据多方史料证明顺治并不是离位出家,而是染天花去世的。)权利中心出现了短暂的真空,很多压抑许久的皇族勋贵趁势而起,作为身在权力中心的孝庄太后首先不能容忍由皇族勋贵来做继承人,其次也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借着“主少国疑”之际借机发难,于是他改立了玄烨为帝,并且选择一直得到孝庄信任的索尼等四人为辅政大臣,最后通过顺治的“罪己诏书”来安抚满族勋贵,重新回复这些人的利益,经过这三步举措,从而使得皇权顺利过渡,暂时使皇权得到稳定
。
四个权臣中,以鳌拜最为骄狂,当与皇帝意见不一致时,竟敢抗旨不尊,矫旨擅杀大臣,苏纳海等三大臣就是被鳌拜矫旨杀害。康熙非常生气,但惧鳌拜的权势,对其所作所为无可奈何。
面对内忧外患,康熙可谓心力交瘁。可以说,鳌拜不死,不只外患难除,就连自己这个皇帝,都有被随时废除之忧。鳌拜虽然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霸,但康熙毕竟不是汉献帝啊,于是暗自训练年轻的死士,用计除掉了鳌拜。
面对外患,如果康熙用鳌拜平乱,首先有鳌拜听不听的问题,鳌拜是有抗旨不尊的勇气的,之前已经表现过了;其次,鳌拜既便听了,是不是有借平乱之机,继续坐大的问题。本来够强大了,如果继续坐大,是不是要象曹操一样,加封魏王,封九锡,继而取而代之呢?
攘外必先安内,自古使然。灭鳌拜是康熙解决清廷的内部矛盾,达成满族各旗统一战线、树立自身威望的重要法宝。因为这些顾虑,所以康熙必先灭掉鳌拜再削藩,而不会利用鳌拜来平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