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为什么会想到给鳌拜“平反”?还追赐他爵位?
众所周知康熙和鳌拜是死对头,康熙年轻时用计杀掉了鳌拜,可为什么到了晚年会想到给鳌拜“平反”?还追赐他爵位?这是因为康熙到晚年才发现,鳌拜其实没有篡逆之心,只是贪图小利而已。
清朝权臣除了多尔衮,最有名的莫过于败在16岁的康熙皇帝手下的鳌拜。鳌拜是一个骄横跋扈、擅权专政的老臣,但历史上的他也曾遭受过多次打压和迫害。他甚至在顺治时期险些丢掉性命,打压他的人正是同一时期的权臣,也就是摄政王多尔衮。鳌拜这时期遭受打压,可说是他一生中的黑历史,但也因此让他获得日后崛起最重要的政治资本。
鳌拜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五大臣”之首费英东的亲侄子,皇太极在位时,鳌拜就开始随大军出征。皮岛之战时,鳌拜跨马在明军阵地上驰骋砍杀,为登陆的清军开辟一块海滩,让清军一举攻克皮岛。皇太极祭祀祖庙,晋爵鳌拜为三等男,赐予他“巴图鲁(勇士)”的称谓。
锦州大战中,鳌拜又与郑亲王济尔哈朗配合,多次击败明军骑兵,将战线一路推到明军阵地,五战五捷。松锦会战时,鳌拜跟随皇太极出征,多次救清军于水火,因战功赫赫而被升为护军统领,在清军主力八旗军中,获得极高的威望和地位。
清军入关追缴李自成大顺农民军时,鳌拜军连下四城,降三十八城,从陕西一路南下到达湖北地界,与阿济格一同在湖北与顺军展开海战。仅仅一年的时间,河南、湖北、江西等地纷纷纳入清朝版图。
1646年,李自成的顺军已被荡平,鳌拜又追随肃亲王豪格对张献忠的大西军展开攻势。西充一战鳌拜军大破大西军数十处营寨,斩敌数千,正面战场上的豪格,也在战斗中将大西政权的领导人张献忠射杀,大西军自此退出四川,游荡于云贵。战后鳌拜论功虽然仅次于豪格之下,但实居首功。
鳌拜立功无数,朝中威望极高,与他一同作战过的阿济格和豪格两位王爷,几乎将他视为心腹,极为信任他,却引来多尔衮的嫉妒怨恨。
皇太极去世时没有安排继承人,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皇太极弟弟多尔衮激烈争夺。双方进入白热化时,索尼和鳌拜为代表的军政高级官员站出来力挺豪格。眼见双方兵戎相见,济尔哈朗提出两全其美的方法,也就是改由皇太极九子福临即位。
多尔衮不甘失败,借机打压豪格势力,首当其冲的就是鳌拜。顺治初期,多尔衮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安排给鳌拜去办,办好让人落口舌,办不好就打压,鳌拜因此屡遭罚银削爵。多尔衮又以治军不严等罪多次打压豪格和鳌拜,豪格受不了折磨病逝,鳌拜遭疯狂报复,甚至要论罪处死他,最后鉴于他战功卓著,只将他削职为民。
顺治在多尔衮暴毙后,开始提拔昔日受到多尔衮打压的大臣,鳌拜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鳌拜逐渐得到顺治皇帝的信任与重用,在顺治中期被委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重任,讨论奏章批复、祭奠王公妃嫔、联姻蒙古汉族贵族等事宜,走向权力中心。顺治帝弥留之时,任命索尼、遏必隆、鳌拜、苏克沙哈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年幼的康熙皇帝。
康熙登基后,索尼年老体衰退居二线,苏克沙哈因为是多尔衮旧臣,常被另三人孤立;遏必隆性格懦弱,自知没有多少才干,选择明哲保身;朝中辅臣就只剩鳌拜一人。鳌拜集团为了安抚刚平静不久的天下,着手整顿吏治,一年内处罚三名尸位素餐的地方巡抚。此外,还推行开垦荒地者三年免除等利民政策。
康熙在位前八年,朝廷各类减免赋税共174次,都是由辅政大臣们提出的。但权力终究扭曲鳌拜的初心,康熙亲政时,鳌拜已在朝中树立党羽,此后引发的“圈地”风波,导致成千上万的百姓成为流民。鳌拜也在朝中打压异己,
将辅政大臣苏克沙哈处死,与康熙帝矛盾日渐凸显。最后在一系列的准备下,康熙智擒鳌拜,念及他昔日战功,改为终身囚禁。1669年,鳌拜病逝狱中,康熙几乎不愿提起有关他的任何事情。
康熙晚年回想起鳌拜的功劳,纵观其一生,可能根本没有真正的谋反之心。当初多尔衮摄政时,鳌拜就因故主皇太极的情谊而忠于幼主顺治,为此他还遭受残酷的打击,差点失去性命。他又回想起祖父皇太极给予鳌拜“巴图鲁”的称谓,再看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做的贡献,无论是战功还是政治觉悟,真的无愧这一个称号。
即使鳌拜入狱,众人检举他的罪状中,并没有“篡逆”之心。除了为自己捞点好处,鳌拜集团所作所为似乎没有对皇权产生任何威胁。
康熙晚年在与众贝勒、大臣回望昔日时,感叹他这一朝贡献最大的几个臣子,鳌拜也能算在其中。也许是人一到年迈就会有恻隐之心,六旬的康熙念及鳌拜的功绩,还是追赐他一等阿思哈尼哈番(男爵)的爵位,也算是彻底为这位“满洲巴图鲁”定了性,为自己年轻时经历的这场风波,画上句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