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连吃七天窝窝头,为什么午膳的花销不降反涨?

  康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为什么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中国,南方人主食偏爱米饭,北方人则更喜面点,其中“窝窝头”就是北一道耳熟能详的名菜。窝窝头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将玉米粉与黄豆粉以水调和,揉成面团后再挤成一个个剂子,放入蒸笼内蒸熟后,一道新鲜好吃的窝窝头就出炉了。

  窝窝头乃是五谷粗粮制成的面点,富含淀粉与膳食纤维,对人体肠胃有很大的好处。而且窝窝头口感润滑,味道鲜美,食材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因而深受平民百姓的喜欢。不仅如此,窝窝头还曾经登上庙堂,进了皇帝的菜谱,所以窝窝头还有个特别的称呼——“黄金塔”。

  清朝康熙帝在位时,边戎屡屡发生战祸。康熙帝先是于公元1681年平定三藩,而后又于1684年统一台湾,紧接着又在1689年抗击沙俄,到
1698年又向北平定蒙古……这些大大小小的战事,使得康熙国库并不充裕,因而康熙平时也生活朴素,从不铺张奢侈。

image.png

  但身为天子,身居高位,即使再为朴素,那也是平民老百姓不能相比的。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就回忆说他没吃过一天热菜,一是因为每道菜都需要太监试毒所以花费时间较长,二是因为菜的种类实在太多,吃到后头菜都凉了。

  所以当陈老丞相听闻康熙每天午膳只吃两个窝窝头外加一碗炸豆腐时,他感到非常吃惊。他便问康熙为何,康熙说:“丞相每日午饭也就吃窝窝头,你吃得那我也吃得。何况你说这么一顿只花两个小钱,而今国库空虚,我身为皇帝,更当以身作则,与民同食。”

image.png

  康熙这么一说,陈老丞相也就不再多言。于是即日开始,康熙每日午膳都只吃两个窝窝头,外加一碗炸豆腐,撇弃了以往的山珍海味。见到皇帝生活如此朴素,文武百官都感念圣上亲民仁慈,称清有康熙乃民之幸也。

  就这样,康熙一连吃了七天窝窝头。按照一顿二钱来算,七天的午膳总共不过十四钱,这跟之前丰富华丽有如宴席的午膳相比,节省的开支可不是一点半点。于是康熙喜上心头,连忙把御膳房的刘主管传来,问他近期午膳开销如何。

  刘主管将御膳房账单呈上之后,康熙一看,顿时气急,因为他发现吃窝窝头的这七日,御膳房花销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增加了不少。他将账目一把甩给这刘总管,问他是否有人在其中造假,为何七日只吃窝窝头,花销却不降反增了?

  刘主管见龙颜大怒,战战兢兢地回话说:“虽然是窝窝头,但到底是陛下的午膳,为了安全和口味,总还是不能直接去街上买来。何况御膳房里聚集了天下名厨,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名声,即便是普通的窝窝头,他们也要亲自下厨力求完美。”

  刘主管又接着说:“为了让陛下吃的舒心。御膳房将在每一个流程都用尽心力。首先是原料,玉米要从全国挑选,必须是千里挑一的好玉米。而后磨玉米粉的石磨,那是开凿千百座山,严选万千块磨石,最后挑出一块最好的磨。”

image.png

  刘主管越说越起劲:“还有那调和用的水,都是差宫女一早去接的清晨甘露。这些都完成之后,御膳房每日要制作上千个窝窝头,再从这些窝窝头里挑选出最好的两个,作为陛下的午膳。再加上运输、人力等等成本,便是账目上的数字了。”

  听完刘主管所言,康熙帝惊掉了下巴。本想勤俭省钱的他,从未料想到吃个窝窝头还能吃出这么个金贵法。再这么吃下去,迟早得把他那本就不充裕的国库吃空了去。于是,康熙最终还是恢复了平日里的吃食,直到1722年去世,都未曾执着于窝窝头了。

  但这个故事却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像康熙这样愿意与民同食的皇帝可不多。正因为有如此明君,清朝前期才能保持强盛,内安天下,外攘强敌,开创了著名的“康乾盛世”,留名青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