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面对实力团体“八爷党”,雍正是怎么胜出的?

  九子夺嫡:面对实力团体“八爷党”,雍正是怎么胜出的?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九子夺嫡”可谓是老生常谈,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老话题总能谈出来新感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为什么这场“史上最激烈的皇储之争”最后胜出的却是那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四阿哥胤禛呢?果真如一些人们印象中的那样,正是因为胤禛的阴险与奸诈才最后赢得皇位的吗?带着问题去聊历史,就有意思多了。

  “九子夺嫡”三股势力

  所谓“九子”但其实并不是这九位皇子都是各人立各人山头,都抢着去当皇帝,而是团结在某位有德望、有能力之阿哥而形成的利益团体。这九个人大致可分为三个团体:以皇太子二阿哥为首的太子党,以四阿哥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阿哥为首的八爷党。这三个势力团体,如果以皇子聚众人数多少来比较的话,“八爷党”要明显强于另外两个团体,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这场斗争败得最惨的就是这人数最多的“八爷党”,看来成大事并不一定需要人多。

  九子夺嫡_图

  从充满希望到彻底绝望

  我们先来分析分析为什么人数最多的“八爷党”最后惨败。

  这“八阿哥”名叫胤禩,其母乃一包衣出身,原本身份卑微再加之一生也没得到康熙皇帝的宠幸,在“母以子贵,子凭母贵”的封建帝制中,显然胤禩并没有任何优势。但是,有句话说得好“事在人为”,八阿哥胤禩自强不息而勤奋好学,在众兄弟中早早便脱颖而出。史书记载,胤禩这个人很有风度,向来礼贤下士,毫无皇子纨绔跋扈之风。胤禩这种平易近人的行事风格,确实为自己赢得了极好的“群众基础”。

  如此既有能力又具备人格魅力的阿哥自然成为一些能力逊色的皇子们依附之对象,这一阵营包括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誐,当然还包括后来的团体核心人物皇十四子胤祯。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即允禩_图

  胤禩以自己较为亲和的影响为自己争取了很多人才资本,起到了一定程度弥补自己母亲出身卑微的缺憾,但是也同时给自己的政治前途埋下了很大隐患,这隐患主要来自团体内部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以及由于“团结”对象过于普及,导致早早暴露自己的政治野心,如此在成为众人追捧的同时,也成为对手们的主要打击对象,成为众矢之的,致使导致关键时候总有“坏事”之人。其中,是因为失意而加入“八爷党”的大阿哥胤禔就给胤禩平添很多麻烦,所以我有理由怀疑,胤禔并非真心实意甘拜下风,他其实是来“搅”的,只是手段有些低劣。

  由于种种“不尽如人意”,再加之第一次太子被废之时,众人举荐胤禩,导致被康熙皇帝“扣”上结党营私的“黑帽子”,从此胤禩继承皇位已无可能。而后,随着胤禩的失意,十四阿哥胤祯的崛起,这个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分化,内忧外患导致了最终的败北。这还不算,正是因为“八爷党”的强大,成为了继承大统的胤禛(雍正皇帝)主要打击对象,雍正皇帝宁可背负残害亲兄弟的骂名,也要将其一网打尽,所以“八爷党”的失败真可谓是“惨”!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_图

  自毁前程的皇太子

  另一个倒在漫漫皇位征途的团体是“太子党”,说是“党”,其实真正和太子一条船的只有和太子从小一起长大的皇三子胤祉。可惜的是,胤祉这个人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政治智商不高,另外,就这么一个朋友,太子胤礽还要时不时地排挤和打击,所以皇太子被众叛亲离就是顺理成章了。

  胤礽乃康熙嫡妻赫舍里皇后所出之嫡长子,再加之早早被立为皇太子,凭借如此显赫的身份,胤礽已经占得先机,倘若他能学会韬光养晦,避免触犯挑战皇阿玛皇权这一类的低级错误,相信他还是能够顺利继位的。可惜他根本不懂如何恪守太子本分,总想着尽早上位,结果总是被人利用,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索额图(1636年-1703年),赫舍里氏_图

  电视剧《康熙王朝》有这么一幕,讲述的就是索额图(太子胤礽的三姥爷)发觉自己地位要不保,察觉康熙皇帝要对自己动手,从而怂恿太子谋反,结果事情败露,索额图下了大狱,太子受到重责,地位岌岌可危。正史记载并没有说明太子谋反的具体罪证,但是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皇帝和太子闹翻,太子第一次被废之时,就说过太子与索额图潜谋大事,似乎道出端倪,因此推断,事实应该与《康熙王朝》中讲述无异,只是电视剧演绎的更加精彩而已。

  其实,康熙皇帝对于太子谋反这件事处理地应该是非常得体与到位,从处理结果来看,索额图被定位主犯被重治,而太子仅以被蛊惑而从轻发落,如此既警告了太子,也维护了皇家之颜面,倘若此时太子能够体谅皇阿玛的一片苦心,从此改过自新,他还是有机会。可惜,从小到大没有经历如此挫折的胤礽被这次打击冲昏了头脑,他一直信赖与依附的索额图被打倒,身边在无出谋划策之能人,于是他开始铤而走险,进一步挑战康熙皇帝底线,包括他一次被废再到重新扶正,他还是不知悔改,直至最终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落得囚死高墙之内的悲惨结局,令人唏嘘。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_图

  四阿哥成功之必然

  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终的获胜者,主要就是他成功避免了其他两个团体所犯下的各类错误。原本胤禛并没有多大的优势,他生母出身平庸(比八阿哥胤禩生母出身略强一点),早期并没有得到康熙皇帝之青睐,但是胤禛有他的优势,那就是没有什么明显是缺点。同时正是因为生母出身平庸以及没有崭露头角的表现,将自己很好的隐蔽起来,他通过遁入佛门以及与表现为世无争的姿态很好的伪装了自己,如此自己不会暴露在众人之下,更不会成为众矢之的,更重要的是他可以通过“团结”对手从而为自己获益,胤禛曾很好的利用了太子复立之事件,为自己赚取了大笔政治资本。

  除此之外,胤禛能够取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团队成员的精干与忠诚。“四爷党”的骨干成员是同自己棠棣情深的十三阿哥胤祥,我早在许久之前就写过文章论述过“四爷党”最初极有可能是“十三爷党”,也就是说起初胤祥更为关键,但是胤祥犯错被皇阿玛康熙皇帝打倒圈禁,胤祥硬生生将罪名一人承担,很好的保护了团队“有生力量”胤禛。同时,从日后胤祥的种种表现来看,胤祥确实是一位既有能力,又懂得谦卑,同时还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好同志,比起“八爷党”的那几位阿哥,属实强出不少。如此的强强联合,胜率自然是高出几分。

  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_图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懂得如何讨好皇阿玛。

  康熙末年,老皇帝被皇子们争储之事搅得不得安宁,其实从感情上来说,一个垂暮老人相比于儿孙们成才立业,更希望得到家人们的关怀,享受天伦之乐。所以,在康熙皇帝到雍王府(此时胤禛为雍亲王爵位)后花园闲暇之时,胤禛抓住时机,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介绍给老皇帝认识(康熙皇帝一生子孙众多,很多孙子都没有见过)而这一次的祖孙见面可以说是决定了大清王朝康熙之后的两代帝王,其中一个孩子名叫弘历也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弘历第一次见到皇爷爷举止言谈都让康熙皇帝非常满意而刮目相看,康熙皇帝顿时决定将这个孩子恩养宫中,正是在小弘历的陪伴下,老皇帝难得地享受了短暂的人间天伦之乐。

  虽然没有史料证明,胤禛能够“接班”成功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子,但是弘历的出现确实让自己在皇阿玛的心目之中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在皇位之争的最后时刻,胤禛在老皇帝心目中地位可谓是节节高升,反观其他阿哥却因为争名逐利而逐渐被康熙皇帝所厌恶。如此看来,未来的雍正皇帝无疑此时已经是一只脚踏上历史之巅。

  所以说,雍正皇帝能够继承皇位可谓是顺理成章而实至名归。

  雍正帝书法_图

  有人说,胤禛的胜出靠的是卑劣与阴鸷,而且事后杀兄弑弟为后人所不齿。

  可是大家忽略了一点,这皇位之争本身就是一场阴谋重重且伴随着血腥与残忍的斗争,当胜负已分之时,所有参与者们,各自的命运其实都已了然,作为我们读史的后人大可不必为失败者们鸣不平,投身这场赌局都是为了争名逐利,正所谓一丘之貉哪还有好坏之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