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长平之战的惨败,赵国为什么还能打赢邯郸之战?
战国中后期,一场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大战在赵国境内展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此次战役以秦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而与之相对的战国后期的另一霸主赵国在此次大战中损失了四十五万人,赵国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其一度有国家灭亡之风险。
从长平之战之中的秦赵对决之中就能看到,彼时赵国军事力量虽然是列国之中首屈一指的存在,但是和秦国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其中经济上的差距更是一目了然,主场作战之赵国竟然在粮食军需问题上比之客场作战的秦国远远不如,可见纵使赵武灵王进行了“胡服骑射”,却终究未能改变赵国的颓势。
当时有少部分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两国之间的差距,可却还是未能挽回赵国的颓势。然而笔者看来有赵国君臣自身也犯了两点致命性错误导致长平之战最终失败:
对秦盲目的乐观主义:长平之战爆发前,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阏与之战,这一战赵奢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之下打赢了这场战争,可以说就是这一次胜利刺激了赵国,在他们看来能够打赢一次就能够打赢第二次。赵孝成王过于年轻:我们从之后赵孝成王能够认真听取虞卿的正确意见来看,赵孝成王并不是一个昏君,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长平之战之时,赵孝成王还是过于年轻了。他一方面知道外交关系的重要,积极拉拢列国共抗强秦,可是另一方面却没有清晰认识到秦赵之间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而他私下和秦国议和的举动最终到账成为长平之战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长平之战”结束后,赵国的确是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当此赵国危急之时,赵孝成王正确听取了苏代等人的意见,以割地的方式进一步挽回生死存亡的赵国,同时利用范睢和白起之间的矛盾迫使白起退兵,这样一来赵国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此时赵国内部一个名叫虞卿的大臣对赵国割地发出了不同的见解:割地固然可以为赵国争取一线生机,可是一旦秦国实力有所恢复,那么便会对赵国再一次形成泰山压顶之势,故与其如此倒不如将本该割让给秦国的土地割让给山东列国,让他们和赵国站在同一战线上共抗秦国。
赵国的这一举动无疑是再一次激怒了秦国的怒火,“长平之战”一年之后,秦赵两国重燃战火。
与“长平之战”不同的是,此次大战之中有生力量损失殆尽的赵国竟然奇迹般地抵挡住了秦国的连番进攻,那么是什么原因为什么让赵国能够取得“邯郸之战”的胜利呢?
秦国内部的矛盾导致秦国失去了灭亡赵国的最佳时机
“长平之战”结束后,武安君白起已经开始进一步图谋灭赵了,其副将王龁、蒙骜等人都已经肃清了围绕在邯郸周边的据点,可以说只要其一声令下,那么赵国绝对有覆灭之危险。
白起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其本身就对战局有充分的认知,当时赵国内部的情况是这样的:
举国上下都未从长平之战中的悲伤以及震惊之中恢复过来,此时赵国朝野弥漫在了一股悲伤的情绪之中,可以说此时的赵国军民无疑是行尸走肉,根本架不住白起的进攻。在有生力量遭到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之下,赵国根本来不及重新构筑防线,且此时邯郸周边的据点都已经被白起肃清了,可以说整个邯郸就是赤裸裸地暴露在了白起的铁蹄之下。可以说,此时的秦昭襄王如果能够正确地听取白起的意见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赵国会提前几十年灭亡。
然而此时秦国内部有一个人不愿意是最不愿意看到白起再一次立下不世之功的,这个人就是当时的秦国丞相范睢,而范睢和白起的矛盾在邯郸之战前则开始进一步激化:
本身白起是前任秦国丞相魏冉所举荐的,史学之中有一种说法是“魏冉为相,白起为将”是秦国的最佳组合。然而由于范睢的介入,导致魏冉最终被秦昭襄王罢黜,这无疑是魏冉和白起矛盾的根源。“长平之战”后,白起凭借着此次胜利已经和范睢平起平坐了,而其一旦在“邯郸之战”之中取得胜利那么无疑会压范睢一头,而这又是范睢本人不愿意看到的。当赵国君臣挑拨白起和范睢之间的关系之时,精明如范睢难道会看不出来这是赵国君臣的“缓兵之计”吗?恐怕不可能,然而就是这个赤裸裸的阳谋却逼得范睢不得不往里跳,很显然在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面前范睢选择了后者。
在秦昭襄王的诏令之下,白起不得不退兵,看着灭赵的“不世之功”就让范睢给搅黄了,两人之间的矛盾则再一次激化,赵国君臣利用这个空档趁机恢复自身的实力,这大半年时间固然不能改变秦强赵弱的绝对优势,却让秦国失去了灭赵的最佳时机:
首先,赵国君臣利用这大半年的缓冲期成功的在赵国都城邯郸周边构起了防线,为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次,在“长平之战”结束之后的赵国举国沉浸在悲痛之中,可以说都还未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然而就是这大半年时间的足以让悲痛之情化为力量抗击秦国,“哀兵必胜”这词用在彼时的赵国身上最为合适。第三,大半年时间也足以让赵国利用这段时间开始进一步拉拢盟友,彼时的赵国君臣清楚知道在如此绝境之下光靠赵国一国之力是守不住邯郸的,因而这大半年的时间之内赵国奔走四方拉拢盟友。可以说正是由于秦国国内将相之间的矛盾导致了秦国失去了攻灭赵国的有效时机,这一幕就如同长平之战前的赵国:在攻与守的问题上争论不休;而彼时秦国朝堂的矛盾也聚焦在了打与不打之间。可以说秦国白起和范睢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秦国在“邯郸之战”中惨败的最主要原因。
合纵破秦发挥了巨大作用
“长平之战”的赵国的确是吃了外交上的亏,赵孝成王自身也清楚凭借一己之力是难以抵抗秦国的,因而我们有看到他积极地向列国派出使臣换取粮食等以此来支撑赵国国内缺粮的局面。
然其毕竟太年轻,在向列国派出使臣的同时,私底下却又和秦国议和,此举无疑是让秦国抓住了把柄,被其大肆宣扬之后列国最终只得作壁上观。外加上秦赵两国之间的对决无论是哪国胜利对周边列国来说都是一个极为不安定的因素,因而坐山观虎斗令其两败俱伤才符合当时山东列国的利益。
总之归纳来说,赵国在“长平之战”时外交失败的原因是以下:
赵孝成王太过于年轻,战与和之间的摇摆不定让秦国钻了空子。列国心怀鬼胎,坐山观虎斗的心理让列国无所作为。然而在“邯郸之战”之时形势已经急转直下发生了变化:
之前两超多强的时代已然变化为“一超多强”,倘若任由秦国灭赵,秦国的实力将急速增长,那么列国就尽皆为鱼肉了,为了自身的安全考虑,列国则必须救赵。赵国将本该割让给秦国的土地都已经给了列国,换句话来说此时之列国已经成为了长平之战前的赵国,不救赵那么其一旦腾出手来,那么列国就将承受秦国的怒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秦国在征伐列国的过程当中制造了太多的敌人,“天下苦秦久矣”这句话并非是一句空话,数次“河西之战”让魏国跌下神坛,“鄢郢之战”让楚国的宗庙、都城毁于一旦,而这些都迫使列国在“邯郸之战”和赵国在同一条战线之上。
我们也可以看到,纵使秦国在战国末期成为了顶级的巨无霸,可是面对“合纵”其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三个被秦国打的半残的国家还是能够对秦国造成重大伤亡,可见“合纵攻秦”在当时还是一条可以对抗强秦的办法,而赵国君臣能够联合楚国、魏国对秦国进行“合纵攻秦”无疑也是其能够胜利的原因之一。
“长平之战”伤亡太大,尚未恢复元气便爆发战事
“长平之战”虽然是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然这场仗对于秦国来说同样是惊险万分,为了支援“长平之战”,秦国也将国内可用的有生力量全投入到了战场之中才获得了这次战争的胜利。
然而古语有云:“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长平之战胜利的背后也让秦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当秦战事结束后,白起欲对赵国进行进一步打击之时,昭襄王为什么听范睢而不听白起的呢?一个原因固然是范睢其在背后挑唆导致秦国失去了灭赵的战机;另一方原因也尤为重要,即秦国在长平之战之中的损失并不小,因而继续进攻邯郸无疑会加剧秦军的伤亡,这就促成了秦昭襄王迫使白起退兵之缘由。
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之间仅仅相隔了大半年时间,在这一段真空期之内赵国可以拉拢外援、构筑邯郸周边的防线,对于分秒必争的赵国来说的确是极为重要的缓冲期;然而此时的秦国在这一段时间内又能做什么呢?
长平之战耗空了赵国,却也让整个秦国元气大伤,长平之战爆发的几年间,整个天下都在闹饥荒,为了支援长平前线,秦国国内的民众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此时的秦国国内经济也处于崩溃之中。长平之战赵国战死四十五万,而秦国却也折损将近二十余万兵马,仅仅半年时间想要将折损的二十余万兵马迅速恢复至战前无疑是不可能的。所以秦国在经济以及军事力量都尚未恢复的情况之下便对已经构筑了坚强邯郸发起进一步攻击无疑是不现实的,而这一点又和之前所说的秦国内部矛盾导致失去了最佳战机相呼应。
邯郸之战无疑是“长平之战”之后的最终结果,可以说秦赵两国在两次战争之中都没有做到全胜:赵国损失了“胡服骑射”之后赵国所有的军事力量,从而导致其最终元气大伤直接导致了赵国的灭亡;而秦国在两场战斗之中的伤亡也已经接近于彼时的赵国了,更重要的是之后的合纵破秦让秦国多年的辉煌战果一朝化为乌有,秦国的统一大业不得不推迟了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