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杀秦王的行动为什么失败了?与什么因素有关?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人,他是著名刺客,“荆轲刺秦”的故事为后人熟知。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古人的生活相对比较动荡,大部分人很难获得平稳的生活。如果人们生活在经济相对繁荣的朝代,还能获得更好的生活状态。但在古时候,动荡不安,大家只能放弃寻求更加平稳的生活方式。
皇宫里勾心斗角,外敌虎视眈眈,一般情况下,为了完成统一大业,或者帮助居民获得更好的生活方式,培养刺客和卧底已经成为常态。
战国时期,秦国凭借着一系列的变法,综合国力逐渐提升。当时,嬴政已经得到了大部分秦国老百姓的支持,全国军队的综合实力日益增长。随着秦国实力的不断增强,嬴政不再满足于秦国的维稳大业,开始向周围的六国发起进攻,最终统一。
而太子丹培养大量的刺客,其中就包括英勇无畏的荆轲,但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的计划,最终没有得逞,荆轲反而还被秦王抓获了。不过查阅了相关资料,尚未找到荆轲的出生日期,反而得到了荆轲在公元前227年离开人世。
历史记载中的荆轲一直拥有着特别正面的形象,他不仅是一位懂得舞刀弄剑的将士,为人还特别豪爽,他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按道理来说,英勇的荆轲刺杀秦王的顺利实施的成功概率比较大,可最终的结果却出人意料,其实这跟3大原因有关。
第一个原因:没能掌握最终的时机,刺杀不成,反被他人杀害
历史书中对荆轲刺秦王的过程进行了详细叙述,我们可以发现荆轲在刺杀秦王的过程中失去了三个重要的时机。如果荆轲掌握三个时机,荆轲不会刺杀失败,他也会成为刺杀秦王的成功者。
荆轲和秦王在宴会上相谈甚欢,此时荆轲时刻准备着刺杀近在咫尺的嬴政。荆轲用左手抓住了秦王的衣袖,右手拿着沾满剧毒的匕首。按道理来说,荆轲是众多刺客中的佼佼者,既然荆轲已经抓住了秦王的衣袖,刺杀秦王手到擒来,结果却是秦王甩开了荆轲的左手,就这样荆轲失去了第一次完美刺杀的机会。
由于整件事情发生地太过突然,大部分将领和文臣还没有反应过来,于是秦王为了逃脱荆轲的刺杀,开始围着柱子转。但秦王的跑步速度和体能肯定远远不如每天都在训练的荆轲,然而荆轲却被药匣子吸引了目光,等到荆轲反应过来时,他早已被在场的士兵层层围住。
既然前两次机会均以失败告终,可是他的身上背负着燕太子丹的信任,荆轲决定破釜沉舟,放手一搏。由于荆轲手里的匕首上沾有剧毒,只要人们轻轻一碰,伤害性极大,即便人们没有失去生命,个人健康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荆轲将匕首扔向嬴政,可还是失败了。假如荆轲没有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反而集中全部的精力刺杀秦王,那他也不会浪费掉三次好机会,所以说这是没有把握好时机。
第二个原因:荆轲享受了荣华富贵,却在技能方面大不如人
每一位人才的专业技能都需要个人不断通过实践积累而成,如果你每天沉浸于荣华富贵中,反而忽略了业务能力的提升,那肯定很难达到目的和结果。
因为荆轲的各方面能力都很不错,所以得到了燕太子丹的重用。为了留住来之不易的人才,太子丹会想方设法地提高荆轲的生活水平。比如荆轲和太子丹同时观察池中的鱼儿,荆轲拾起了地上的瓦片,扔进了池子里,太子丹赶紧让人准备了黄金打造的瓦片,由此可见荆轲在燕国享受着更高的待遇和荣誉。
与此同时,太子丹还允许荆轲使用宝贵的千里马,荆轲向太子丹提起了马肝非常鲜美。于是太子丹将新鲜的马杆献于荆轲,一味地溺爱和荣华富贵使得荆轲失去奋斗的目标,即便他从心底里想完成太子丹交给自己的命令和任务,但已经享受了长时间富裕的生活,难免在业务能力方面有所懈怠和欠缺。
刺杀秦王不仅考验着每一位人员,要掌握良好的时机,同时还考验着刺杀人员的业务能力。后来鲁句践印证了这一观点,他表示荆轲拥有着很强的天赋,但没有将太多的时间用于提高用剑技巧,最终难以圆梦。
第三个原因:没有吸取成功案例的经验,反而增加了失败的可能性
遇到问题,都需要总结吸取前一个问题的经验,从而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战国时期,各个国家经常发生刺杀事件,荆轲在准备刺杀秦王之前,他完全可以吸收成功案例的经验,从而大大增加刺杀秦王的可能性。然而,荆轲却没能吸取经验和教训,最终当然失败了。
历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刺客分别为专诸、聂政和要离。三位刺客都有成功刺杀的过程,而且每一位刺客有勇有谋。曾经,吴王对自己的生命看得比较重要,身边都是一些能够起到保护作用的亲卫和官兵。如果按照普通的方法进行刺杀,难度特别大,甚至有可能以失败告终。专诸采取的方案比较稳妥,他将刀子藏进了鱼肚子里,这使得吴王降低了警惕心理,最终吴王被专诸一刀毙命。
如果荆轲可以吸取专诸刺杀吴王成功的经验,或许历史上的荆轲刺秦王的结局会被改写。然而,历史事件早已成为既定的事实,荆轲没有获得成功,反而失去生命。
综上所述,时机、能力、经验缺一不可,同样适用于普通人。个人能力非常突出,看准时机,积累工作经验,我们总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