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建文帝削藩的教训,朱棣是怎么让其他藩王不反他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做了皇帝以后,明朝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元朝的一些制度,比如在中央设置中书省、御史台等,在地方上设立行书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明朝的行政机构都是如此,但是,这样不利于加强皇权。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于是,在洪武九年与十三年,朱元璋对明朝的官僚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利,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即使如此,朱元璋还是不放心,因为历朝历代地方割据实力给朝廷造成威胁,甚至推翻朝廷的事例太多了,于是,朱元璋决定分封藩王,让自己的子孙对地方的军政进行监督和限制。
也因此,朱元璋不只一次的说过:“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说做就做,出了嫡长子朱标之外,其他的皇子都被派往外地任藩王。以朱元璋的资历、威信,这些藩王自然不敢有异心,但是,对皇帝朱允炆来说就不一样了。
朱允炆在做皇太孙的时候就表达过对藩王的担忧,当他坐上皇位没有多久,他就听信黄子澄的话开始削藩,不过,朱允炆进行的削藩并不是缓慢、按部就班的进行的,他恨不得一下子就将自己的叔叔们杀掉,在他继位的四年间,他唯一的任务就是削藩,他不仅把自己的叔叔湘王给逼得自焚,并且还将叔叔周王给流放到云南当人猿泰山。
野心大、权力大、军事力量强的燕王朱棣自然不想步湘王、周王的后尘,于是,他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夺得了皇位,朱棣做上皇帝以后,他是绝对不允许其他藩王效仿自己的,皇帝朱棣虽然宣布“祖宗成法有改易者,仍复其旧,”但他却把建文帝的削藩政策保留了下来。
朱棣虽然也展开了削藩,为什么没有其他藩王反他呢?同样是削藩,朱棣采取的是缓慢、温水煮青蛙的措施,朱棣的削藩措施,证明了他比朱允炆更适合做皇帝,那么,朱棣是如何削藩的呢?
第一,朱棣虽然恢复了藩王的爵位,但是,对当初建文帝遣送到内地的藩王不再进行变动,并且还将边防手握重兵的藩王调到内地,同时趁机削减他们的护卫军,将藩王的三护卫削减为一护卫,诸王的护卫因此逐年减少,到最后只剩下一护卫,有的只留下三五十人。
第二,对于犯了错误的藩王,朱棣并不像建文帝那样急着对他们进行惩处,而是先以书告诫,如若藩王仍然一意孤行,才对其进行惩罚,最后再将其贬为庶民,朱棣的这一做法,避免了藩王的仇恨、趁机叛乱,并且还达到了杀一儆百、削藩的目的。
第三,不再让诸王节制、指挥武将、军队,而是将地方的军事指挥权交给都司卫所和边将武臣当中,这样一来,朱棣就直接控制了地方的军事力量。所以,朱棣坐上皇帝没有多久,他就派“靖难之役”中的功臣去到藩王属地去接管军事指挥权。
除此之外,朱棣还采取了很多削藩的措施,例如“王府不得朝命,不许擅役一军一民及领一钱一物....”。
综上所述,朱棣虽然也进行了削藩,但是,他是逐步、缓慢、有步骤有计划的削藩的,他的削藩措施易于被藩王接受,所以,才没有藩王反他,相比较建文帝,朱棣的确更适合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