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北六镇,时代的弃儿,也随之敲响了北魏灭亡的丧钟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小编带来的京北六镇的文章。

  公元523年,一场由京北六镇戍卒与镇民发动的起义迅速席卷了整个帝国,使得北魏帝国国力从此如江河日下,所有的矛盾都被摆在了台面之上,史称“六镇起义”。在这场起义结束数年之后,北魏帝国迅速走向了灭亡。

  了解过北魏历史的天下都知道,京北六镇一度是北魏帝国抵抗柔然南下的重要防线,曾被北魏统治者视为“国之爪牙”、“天之骄子”,我们今天的#历史小问题#就是,可是就是这样的一支力量,为何却成为了“时代的弃儿”,随后更是直接为北魏帝国敲响了灭亡的丧钟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京北六镇出现的原因以及此后的地位。

image.png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建都平城,因平城地位位置偏北,与北方的柔然距离较近,柔然只要发兵南下,很容易就会突击到平城,为了给平城形成一道坚固的防线,道武帝拓跋珪将北魏的部分精锐布置在平城以北的军事重镇,并且将这些重镇统称为“北镇”。

  公元446年,一代雄主太武帝拓跋珪调集十万壮丁,修筑了一条东起上谷,西至山西河曲的边防工事,并且将道武帝拓跋珪时期初具规模的“北镇”一一整合,正式设立了沃野、怀朔、武川等六镇,史称“京北六镇”,从这开始,“京北六镇”肩负起了保卫北魏帝国首都平城的重担。

  自道武帝设立“京北六镇”之后,为了显示统治者对六镇的重视,道武帝多次巡幸六镇,并且在沃野镇设立了承华行宫。当时的京北六镇因为是北魏帝国抵御柔然的重要防线,北魏统治者在此布置了重兵,并且由出身鲜卑族的大将领兵,又给予了六镇将士极高的待遇,百姓皆以进入六镇为荣。

  可是,这一切,都在那件事情之后发生了变化……

image.png

  公元471年,北魏献文帝拓跋弘不满冯太后干涉朝政,将皇位传给了自己尚在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自己以退为进,借助太上皇的身份彻底掌握了朝政大权。但是,好景不长,因献文帝与冯太后的矛盾激化,献文帝与冯太后撕破脸皮,不久后便离奇去世,世人皆认为是冯太后将其毒杀,但是真相是如何,恐怕也不得而知。

  不好意思,扯远了……

  在献文帝死后,因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年幼,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针对北魏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民族矛盾以及北魏帝国的统治危机,冯太后力主掀起改革变法运动,史称“太和改制”、又称“孝文帝改革”。

  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孝文帝正式亲政,随后继续了祖母未竟的事业——将改革进行到底。因为孝文帝在改革中不分精华与糟粕的进行了汉化,虽然缓解了北魏帝国内部的各种矛盾,但是也为北魏帝国埋下了灭亡的祸根。

  这个灭亡祸根便就是京北六镇的处置问题。

image.png

  公元494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迁都洛阳,这就使得曾作为平城屏障的京北六镇地位急转直下,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地方。当年定都平城之时,派往京北六镇的戍卒皆是精挑细选的鲜卑将士、凉州武人以及中原强宗的优秀子弟,可是在迁都洛阳前后,京北六镇却成为了北魏帝国的“垃圾收容站”,派到这里的戍卒,要么就是获罪被流放的,要么就是戍边赎罪的重犯,再加上北魏对六镇愈发不重视,派往六镇的镇将也不再是骁勇善战的名将,而是一群只知贪赃枉法,压榨镇民的贪官污吏,这便激化了六镇将士对改革的抵触情绪。

  公元498年,就在孝文帝御驾亲征南齐之时,怀朔镇及其以各镇高车人发动暴动,孝文帝被迫与南齐议和,收兵北上平叛。这场叛乱很快就被平息了,但是六镇却也受到了极大地破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暴动就是二十多年后的“六镇起义”的预演。

  作为一代雄主的孝文帝自然看到了京北六镇的隐患,可就在他欲整顿六镇之际,在南征的途中溘然长辞,而孝文帝的后继者们又因能力所限,只能选择将在此前的暴动之中几乎被摧毁殆尽的六镇迁移重建,并且对这一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这些举措,终究还是治标不治本的,矛盾并未被缓和,只不过被隐藏起来了。

  到了公元523年,六镇与中央朝廷矛盾彻底激化,沃野镇镇民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义,拉开了六镇起义的序幕,同时也为雄踞北方的北魏帝国敲响了灭亡的丧钟……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