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的盛世颓败,一辆羊车见证晋朝兴衰史!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晋朝的盛世颓败,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威震天下,三国鼎立,迫使蜀、吴联合才能与其抗衡。其有臣子司马懿,三国时期一个重要人物,居于曹营却有狼顾之心,最终发动政变,窃取了曹氏的政权,司马家从此一家独大。到了他儿子的时代,司马昭之心已然路人皆知,可惜他未等施展抱负,却盛年遗憾毙亡,随后其儿子司马炎扫平吴国,建立了史称西晋的王朝。

  司马炎不纳盛世危言

  司马懿蛰伏了一辈子,司马昭处心积虑了半辈子,折腾到最后,却都没有这司马炎建立的功业大。司马炎也曾勤政爱民过,但是他却被如此顺利的成功迷惑,认为治理天下也不过如此,如今吴国已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太平盛世已成,再无战事可言。他的这种短视很快被身边的大臣们发现,也曾有人对此劝谏过司马炎,例如侍御史郭钦就曾对司马炎说过一番盛世危言,可谓是大旱甘霖。郭钦认为,从汉朝开始,羌、胡、鲜卑等部落在都迁徙居住到了关内,他们经常会不满,甚至会杀害郡县的长官,已经成了不得不防的祸乱。最好趁现在平吴的威严,再加上此刻兵多将广可以震慑之时,先将他们都迁到边境居住,加强边境地区的军防,这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否则他们一旦动乱起来,西晋就完了。可惜司马炎早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这种“逆耳忠言”他早不愿意理会了。

  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渐徒内郡杂胡于边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万世之长策也。”帝不听。——《资治通鉴》

  随着吴国的灭亡,司马炎的勤政也就止于此处了。他将孙皓后宫的几千佳丽都充实到自己的后宫之中,开始享受帝王之乐。至此,司马炎的后宫妃嫔达到了近万人的规模,佳丽遍地,目不暇接,莺莺艳艳,嬉笑怒骂之声不绝于耳,让司马炎喜不自收,一头扎进了“温柔乡”里再也不愿意出来了。

  随着司马炎不问朝政,沉溺于后宫,他的妃嫔们逐渐开始不满意起来,毕竟近万妃嫔只围绕司马炎一人,即便他是帝王,却也分身乏术,无法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慢慢的后宫不和谐起来,每天你争我吵,让司马炎疲于应付,狼狈不堪。最终,司马炎终于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以保证后宫之事尽量公允。

  帝既平吴,颇事游宴,怠于政事,掖庭殆将万人。——《资治通鉴》

  后宫妃嫔羊车望幸

  不得不佩服司马炎会玩儿,这位老兄在当天夜里,来到了莺莺燕燕的“百花丛中”,就在众位妃嫔准备呼喊晋武帝司马炎前去就寝之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到,几乎所有的妃嫔全都无声地看着司马炎。而司马炎呢,此刻正坐在一辆羊车之上,所谓羊车,就是由羊拉的小车,这种车在西晋之前颇为常见,并非是司马炎发明,但是用它来选侍寝妃嫔,他确实是第一人。

  当所有的妃嫔了解到,这辆羊车停在谁的门前,汉武帝当夜就会在谁那里就寝时,大家一下子热闹起来,开始呼喊拉车之羊,阴阳怪气,娇声嗔怪不绝于耳,惹得晋武帝司马炎哈哈大笑。次日,司马炎再驾羊车前来之时,却没有前日热闹了,羊车居然径直走向一位妃嫔的门前不走了,司马炎也好奇,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位妃嫔特意去了解了羊的习性,知道这羊最喜欢吃竹枝,还喜欢盐水的味道,于是在门前放置了竹枝,并且洒了盐水,这才吸引得拉车羊径直过来,再不愿离开。

  司马炎听闻了妃嫔的讲解后,高兴不已,当晚就在那位妃嫔处就寝了。这事儿一出不要紧,所有的妃嫔都开始纷纷效仿起来,几乎每个人门前都放置了竹枝,并且都洒了盐水,一时之间,这竹子的价格暴涨,成了纷纷抢购的稀罕之物了。

  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竟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得,以引帝车。——《资治通鉴》

  再见,羊车

  羊车成了司马炎专用车辆,其他人一概不能骑乘,一旦发现,甚至会有性命之忧。司马炎玩得尽兴,但是西晋却逐渐破败了,他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这位司马衷“愚劣”,才能还不如他的父亲,从他开始,西晋王朝就开始一步步走向了衰败。最终,郭钦一语成谶,他的担心果然成为了现实,我国历史上的灾难“五
胡 乱 华”,将西晋撕成了碎片。

  司马炎的孙子司马邺,最终成为了西晋的亡国之君,在匈奴汉军将领刘曜攻来之时,司马邺根本无力抵抗,选择了出城投降,投降之时丑态毕露,光着膀子,手拿祭器,昭示着国灭,同时还拉着一口棺材,表达自己罪该万死之意。最讽刺的是,司马邺出城投降时,乘坐的车不是别的车,正是一辆羊车,丝毫没有尊严,最终被羞辱致死。

  帝乘羊车,肉袒、衔璧、舆榇出东门降。——《资治通鉴》

  这一幕如果司马炎泉下有知,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当初自己只顾享乐,不听郭钦的“盛世危言”,最终导致祖宗打下的基业在短短几十年间就灰飞烟灭,自己的孙子被人羞辱,乘坐的正是他曾经用来享乐和专用的羊车啊!也正是这两辆羊车,一辆见证了晋朝的鼎盛,一辆见证了晋朝的灭亡!值得一提的是,从司马邺以后,再无帝王乘坐羊车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