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之战时,诸葛亮为何要安排王平随行呢?
王平在群星闪耀的三国时代显得默默无闻,即使在他最有代表性的战役之一——街亭之战中也毫无存在感。人们只记得诸葛挥泪斩马谡时的惋惜与愤恨,而往往不记得故事里还有王平这么一个人物出现。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在与马谡立了军令状,给他2万5千精兵之后,又拨了一员上将,这员上将正是王平。诸葛亮安排王平随行的主要原因,是“吾素知汝平生谨慎”。
和马谡这样一位饱读兵书但毫无经验的将领相比,王平可谓是完全互补型的,史书记载,王平认识的字不超过十个,便命人读《史记》、《汉书》,即可略知大意,往往论说而不失其大义,可见其资质并不差。在行军作战时,王平也的确如同诸葛亮所评价的“平生谨慎”,一生中大小战役中,都是以防守见长,即使骁勇善战的张颌遇到他也毫无办法。这其实与《孙子兵法》中“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的理念是暗合的,但在三国那样名将性格分明的时代,就多少显得毫无特色,没有值得大书特书之处了。
回到街亭之战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诸葛亮对马谡和王平的安排是不一样的。诸葛亮在战前对马谡说,“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汝。虽深通谋略,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又说,“司马懿非等闲之辈;更有先锋张郃,乃魏之名将:恐汝不能敌之。”只是强调街亭之战的难度与重要性。或许,在诸葛亮的判断中,有这样的强调,应该能引起马谡的重视。但是小心谨慎的诸葛,还是忽视了马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莽撞,因为没有战争经验,所以诸葛亮的这些苦口婆心,对马谡来说可能毫无概念,而这正是后面一切悲剧的起因。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自负的马谡,诸葛亮如果再耳提面命交代具体事项,也可能丝毫起不到积极作用,更可能适得其反,引起马谡的逆反与不满。因此,对诸葛亮而言,唯有通过”军令状“的方式试图再次强调街亭之战的重要意义。
到了向王平吩咐,就不一样了,诸葛亮对他的交代可谓细致入微,“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倘若此战没有马谡,单凭诸葛亮的这些教诲,王平大约也能立于不败之地了。但正因为其中有了马谡这一环节,才导致败局的产生,诸葛亮虽然战略得当,安排也无微不至,但却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授权,在“将领负责制”的军事体制下,王平在马谡面前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管辖权乃至话语权,诸葛亮的安排也因此成了空中楼阁。除了马谡和王平,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还留了高翔和魏延作为后手,可见“诸葛一生唯谨慎”绝非浪得虚名,但所谓战役,就有先后主次之分,主战场倘若失利,再多的后手也只是可能减少损失的补救措施,对大局而言无济于事。倘若后手太多,甚至可能造成资源过于分散,弊大于利了。事实证明,在街亭之战中,诸葛亮的这些后手确实没有起到任何积极作用,街亭的失利直接导致诸葛亮以空城直面司马懿大军,如果不是诸葛亮个人临场发挥,表演了一场“空城记”吓退敌人(姑且信以为真),说不定街亭之战就成为蜀汉覆灭的导火索了。在马谡和王平到达街亭之后,《三国演义》不惜笔墨对两个人在安营扎寨的战略安排方面的争执详细叙述,这也是王平在整本三国演义里台词最多的一段。王平先按照诸葛亮的安排,提出当道安营扎寨的战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但王平却没有及时指出这是诸葛亮的意思,这也成了整个讨论中最大的败笔。如果王平先提出这是诸葛亮的意思,马谡一定会在辩驳时先掂量一番。但王平既然没有说,而这样安营扎寨的方式又是兵书所不推荐的,因此这一建议恰好成了马谡凸显自己饱读兵书的机会,他不失时机地指出,“当道岂是下寨之地?”而后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可就山上屯兵。”在王平提出反对意见后,马谡又搬出兵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而直到这个时候,意识到自己没有办法在道理上说服这位大将军的王平,才想到搬出诸葛亮的大旗来,“吾累随丞相经阵,每到之处,丞相尽意指教。”但到了这个时候,两个人已经从讨论变成了立场之争,马谡也不太可能撤回自己的观点了,他因此搬出了更大的权威,“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并以此为依据作为讨论的结果。
退而求其次的王平在无奈之下,只能请求分兵一部分,在山下结一个小寨,试图作为挽回战局的最后努力。但”马谡不从“,于是没有任何选择的王平只能用最后一个手段来表达立场,“王平欲辞去”。和现代用脚投票的方式不同,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王平这一举动可以说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如果换一个将领,很可能直接用不听指挥的借口就把王平砍头示众以定军心了。但马谡在这方面还是显得很温和,在王平以辞去来抗争的时候,他同意分兵5千,让王平“自去下寨”。当然,马谡的这一做法,从好的方面考虑是他的温和体恤,虽然态度有争执,仍然会顾及下属的想法,给予其一定自主权。但也不排除他希望能以此立威,等战胜之后再秋后算账算计。
但无论如何,马谡临阵分兵的这一举措,给了王平一定的自主权,这才让他有可能在街亭之战的溃败中发挥作用,减少损失。如果没有这5千兵马,那么只剩下孤身一人的王平,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继续在街亭之战中发挥作用了。
之后就是司马懿大军到来,马谡如意料之中被团团围住,无计可施。而王平虽然有意来救援,但面对张颌这样的强敌,也毫无办法。再之后就是一场混战,先是后军中的魏延,急于夺回街亭,中了张颌的计谋,被张颌、司马懿、司马昭包围,无计可施之时,“忽一彪军杀入,乃王平也”,正是王平在关键时刻救了魏延,为蜀军保留了一线生机。而当魏延到了柳城与高翔汇合之后,两个人又因为想要偷袭魏军,再一次陷入包围圈,这时,又是“忽听得山坡后喊声若雷,一彪军杀入,乃是王平,救了高、魏二人”。
王平在一片混乱的溃败之中,两次挺身而出,为蜀军保留了战力。但王平因为兵力有限,个人战斗能力也有限。因此,既无法在街亭之战中起到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作用,更无法帮助诸葛亮在北伐的战役中取得成功。而在街亭之后的几场战役中,王平的表现也大抵如此,五丈原之后,王平解决了魏延和杨仪的内乱问题。兴势之战中,其利用汉中地形成功阻止了魏军的入侵。在执行层面上,王平是蜀汉不可多得的支柱人才,但他的作用,也仅止于此,对于三国大局而言,难以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普列汉诺夫在《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中写道:“有影响的人物由于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的种种特点,可以改变事变的个别外貌和事变的某些局部后果,但它们不能改变事变的总的方向,这个方向是由别的力量决定的。”街亭之战中王平的作用,只能如此。而在整个风云动荡的三国乱世中,谁又不是如此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