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对蜀汉如此重要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用马谡
大家好,这里是为什么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蜀汉和街亭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街亭如此重要,为何诸葛亮不用赵云魏延和姜维,反而要用马谡?
街亭非常重要,但赵云、魏延、姜维因为各种原因都不能用,诸葛亮用马谡守街亭是出于战略考虑,蜀汉这个孱弱的国家已经经不起风吹雨打了。
为什么不选赵云、姜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陇西五郡中三郡望风而降,形势一片大好。此时,有一个地方的重要性被凸显了出来,这个地方叫街亭。
只要守住这个地方,就能最大程度地实现“断陇”,曹魏援军无法过来,陇西之地被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事实上,诸葛亮已经快要成功了。虽然马谡没有听诸葛亮据城而守,但马谡当时还没有完全败退,只需要马谡再坚持一会儿,诸葛亮援军已经在路上了。
可恨的是马谡这货自己竟然跑了。
如果拿下陇西,可以从南安、天水就地取粮,极大地缓解了蜀汉从汉中运粮的压力,那时候就可以和曹魏打持久战了。
如今街亭一失,蜀汉士气大损,最终导致失败。
如此重要的地方,诸葛亮为何会选择马谡,而不用赵云、姜维、魏延其中一个呢?
首先赵云肯定不能用,因为此时的赵云并不在诸葛亮身边,而是在箕谷。
赵云此时的任务是和邓芝带领一路人马,在箕谷摆出要从斜谷北攻郿城的阵势,以此吸引魏军主力。
姜维也不能用,因为姜维此时的身份比较尴尬。
姜维是降将,而且还是刚刚投降的,街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一个刚刚投降的降将去守这么重要的地方,即使诸葛亮放心,蜀汉军中也会有非议的。
而且守街亭也是独自掌军,姜维在蜀汉军中没有任何威望,能不能指挥得动也是个问题。
所以姜维也不符合。
为什么不选魏延
魏延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但从战略角度来说,魏延也不合适,根本原因是因为蜀汉的国情问题——本钱太小。
魏延是当年刘备破格提拔的,汉中之战之后更是直接做了汉中太守。刘备当年的这一决定,出了所有人意料之外。史书记载“一军尽惊”。
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魏延是刘备的人,属于“先帝”遗臣。
魏延的这个身份,有着巨大的政治优势,让魏延有了“抗衡”诸葛亮的本钱。
魏延这个人有三个特点:
1.自视甚高,魏延每次出兵都要求分兵,由自己单独带领一只部队,比如著名的子午谷奇谋猜想;
2.魏延军中喜欢逞威风,蜀汉军中除了诸葛亮之外,谁都怕他;
3.诸葛亮对魏延提出反对意见后,经常背地里发牢骚。
史书这样记载:
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
街亭是此战的关键,守住街亭可以说就是北伐第一功。
魏延还没有获得大功就已经如此“神气”,如果获得这北伐第一功,恐怕魏延就要和诸葛亮分庭抗礼了。
毕竟,魏延有他自己的政治优势,他属于“先帝”刘备的人。
所以,魏延也不符合守街亭。
因为蜀汉的盘子太小了,作为战略家的诸葛亮绝对不允许蜀汉出现分兵的情况。
这不是诸葛亮自私,而是蜀汉国情造成的现实情况。
为什么选马谡
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没有带兵打仗经验的马谡呢?
因为马谡是诸葛亮的嫡系。
马谡虽然也在早年跟着刘备,但刘备早就看出他不能重用,所以一直没给马谡什么像样的职位。
马谡是因为诸葛亮的欣赏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正所谓爱屋及乌,诸葛亮之所以这么看着马谡,还有一个原因,是马谡的哥哥是马良。
马良和诸葛亮那绝对算是“亲兄弟”。
马良这个人也非常有才华,如果马良还活着,怎么都轮不到马谡去守街亭,只惋惜夷陵之战,马良就告别蜀汉人民了。
所以,诸葛亮想培养马谡,也想给自己培养出几个嫡系,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这同样也不是因为诸葛亮自私,还是因为蜀汉国情问题,如果诸葛亮真的想要谋私利,自己家族的人早就被安排在蜀汉重要位置了。
诸葛亮了解马谡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而且已经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这个前车之鉴,饱读史书的诸葛亮为何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呢?
那是因为守街亭的任务并不艰巨。
诸葛亮早已经做好了预案,也给出了具体实施方针,只有四个字“据城而守”。
只需要执行军令,这北伐第一功就必然落在马谡头上,这是诸葛亮送给马谡的军功。
惋惜,马谡因为平时和诸葛亮关系太好,又自视甚高,竟然违背诸葛亮军令,把“阻敌增援”改成了“全歼来敌”。
换做是魏延都不敢违抗诸葛亮的军令,但他马谡敢,诸葛亮在万军从中,找到了那个唯一敢违抗他军令的人。
马谡后来的罪过就是:
谡依阻南山,不下据城。
诸葛亮选马谡,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没有按照原则行事,最终出了这么大的纰漏。
总结
赵云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另有任务,此时不在诸葛亮身边,所以赵云无法被派往街亭。
姜维因为刚刚投降,身份比较尴尬,也不是最佳人选。
魏延是非常合适的人选,但因为魏延有政治优势,本身又自视甚高,碍于蜀汉国情考虑,不能让魏延拿到这“北伐第一功”,否则魏延做大,蜀汉危矣。
诸葛亮选择没有带兵打仗经验的马谡,主要是因为马谡是诸葛亮的嫡系,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势力,巩固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而且从客观角度来说,守街亭任务并不艰巨,所以诸葛亮选择了马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