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孝文帝为什么会赐死废太子元恂?

  自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建立起“皇帝”这一至高无上的尊位后,无数的后来人为了能称帝而展开腥风血雨的厮杀,即使是在帝王之家的内部,也时时刻刻充满了激烈的斗争。

  比如我们熟知的唐朝初年爆发的“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与其长兄、太子李建成为了储君之位,展开了血腥的手足相残,最终以李世民胜出,将其兄长李建成及四弟李元吉击杀,成功地当上了皇太子,不久又顺利地当上了皇帝而告终。

  实际上,在宫廷血案里,除了手足相残外,还有很多的父子相残,北魏时期还发生了一件孝文帝赐死废太子元恂的悲剧。

  北魏孝文帝是我们熟知的一代雄主,他虽然是鲜卑族出身的帝王,却能审时度势,在北魏王朝内全面实施汉化,并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都于河南洛阳,大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与统一。

  这么一位有识之君,为什么能下的了狠心,竟然将自己的嫡长子元恂赐死呢?

  元恂,字元道,生于太和六年(482年),是孝文帝拓跋宏(汉名元宏)的长子。元恂其实是一个很可怜的孩儿,因为按照北魏“子贵母死”的制度,元恂的母亲林氏于次年就被赐死,元恂由曾祖母冯太后抚养照顾。

  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动身前往洛阳名为“南伐”实为迁都前夕,立12岁的元恂为皇太子。之后,元恂跟随孝文帝来到了洛阳。

  当孝文帝出外征伐或巡视时,元恂就留守都城洛阳,主持庙祀。刚开始,孝文帝和元恂的父子关系正常和睦。

  元恂虽然年幼,但体型已经高大肥壮,迁都至洛阳后,一到夏天,就浑身流汗,很不适应洛阳这种相对闷热的气候,老是想念平城的凉爽气候。

image.png

  因此,元恂念念不忘地想回平城,对于一个仅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种思想应该是很单纯的,不会带有任何政治因素的。

  太和二十年(496年),孝文帝巡视嵩山,留皇太子元恂在洛阳主持朝政。

  然而,孝文帝在出巡途中,接到了尚书陆琇的紧急报告,说元恂要逃回平城去,还亲手杀死了苦苦劝他留在洛阳的中庶子高道悦。事发后,领军元俨派兵严密封锁各宫门,阻止了事态的发展。

  接到报告的孝文帝立即返回洛阳,经过初步的审讯,元恂出逃的经过非常清楚,自己也供认不讳。因此,元恂当即被捕入狱。

  此前,孝文帝长期处在改革和反对改革的巨大旋涡之中,他一手推动的汉化改革,遭到本民族鲜卑族保守势力的反对。而此时的太子元恂,为了避暑,竟然要逃回平城,要知道,平城是孝文帝要舍弃的鲜卑族保守势力的象征。元恂逃回平城,这不是和自己唱对台戏,反对改革吗?

  于是,孝文帝将太子元恂的出逃上升到了一个政治事故的高度,他当众斥责元恂的罪过:“古人有言,大义灭亲。今恂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天下未有无父国,何其包藏,心与身俱。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脱待我无后,恐有永嘉之乱。”(《魏书·卷二十二·列传第十》)

  孝文帝甚至还亲自动手杖责了元恂一顿,自己打累了,又令咸阳王元禧替他继续杖责了元恂百余下。

  元恂还只是一个不足15岁的孩子,如此这般的一顿狠打,当即遍体鳞伤,足足一个月趴在床上难以动身。

  事后,孝文帝宣布废黜元恂的太子之位,将元恂软禁在河阳(河南省孟州西),由兵丁看守,每日只靠粗食生活。残酷的政治斗争,让孝文帝丧失了正常的父子之情。

image.png

  元恂被废的当月,恒州刺史穆泰、定州刺史陆睿密谋,勾结一帮鲜卑贵族,欲推举朔州刺史、阳平王元颐为新君主,起兵叛乱。

  但是,元颐本人对起事缺乏信心,这边来推举他的人刚走,他马上就派人向孝文帝告密。孝文帝迅速派任城王元澄率军北上平叛,顺利地将一帮密谋之人该捉的捉,该杀的杀。

  一场未遂的平城兵变,让孝文帝沉重地打击了反对势力,也让他加深了密谋反叛自己的警惕和仇视。这场事变,甚至影响到了几个月之后的废太子元恂的身家性命。

  废太子元恂在河阳每日忍饥挨饿,也对自己的鲁莽行为忏悔不止,他每日就是礼佛诵经,还经常书写学佛心得。

  然而,即使如此,在平城兵变平息后不到四个月,孝文帝下达了对废太子元恂的处决令。

  太和二十一年(497年)四月,中尉李彪密报孝文帝,告发元恂仍与左右密谋反叛。孝文帝随即派中书侍郎邢峦与咸阳王元禧,带着诏书和毒酒前往河阳,赐死元恂,元恂死时年仅十五岁。元恂死后,仅用平常的衣服和粗木棺材收殓,就葬在河阳城。

  元恂死后的第二年,御史台令史龙文观犯法应判死刑,他为了减刑,又向廷尉告发,废太子元恂被勒令自尽前,曾亲笔给孝文帝写了一封申诉信,但被中尉李彪、侍御史贾尚扣留。

  为了查明此事,廷尉将贾尚逮捕。当时的李彪已经免官回到了老家,廷尉奏请求将逮捕李彪至洛阳。

  但是,孝文帝非但不准,反而赦免了李彪,并指示龙文观交待的这条线索“到此为止”,不再追查。贾尚随即被无罪释放,回家后没几天却“暴病”而亡。

  这些,绝对是一件令人疑惑重重的案件,元恂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孝文帝为何又不让追查下去?而且,孝文帝明显偏袒中尉李彪,却对自己的儿子元恂的死漠不关心。

  这一切,最大的可能性是元恂写了一些对李彪不利的文中,导致了李彪对自己的诬告。

  而孝文帝刚刚经历了平城兵变,本就多疑,他对废太子不放心,现在既然有人告发废太子仍想谋逆,那就正好顺便处死自己的儿子,即使他知道其中有猫腻,但他只要解决隐患目的达到就行了。

  毫无疑问,废太子元恂是无辜的,即使他有一时的冲动,也绝不至于被亲生父亲杀害,元恂只是一场孤独而又艰难的改革的牺牲品。

  孝文帝作为一位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杰出的君主,领导了一场中国历史上汉化程度最深的改革,并为此牺牲掉了自己的长子,还杀掉了一大批反对改革的宗室贵族,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但他的汉化改革又是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场改革。

  只是令人遗憾的是,孝文帝去世的太早了,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四月初一,孝文帝在南征的途中去世,年仅33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