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生活,他们都爱吃“药”?

  魏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为什么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中国古时候有一种极其神秘的药物,名叫五石散,光从药物的疗效来看,它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功效,但正是这样一个没有什么奇效的药物,却让无数的世人阶层趋之若鹜,自汉朝以后服药在一时间成为了一种社会潮流,这一现象在魏晋时期更是达到了顶峰。

  众所周知魏晋时期的门阀士族是一个非常洒脱自由的阶层,他们不仅追求生活现实中的自由洒脱,更乐于追求精神上的超然,因为五石散具有的某些作用,使得服用五石散成了当时贵族人士的一种潮流。那么五石散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作用,为何有这么多的人对它情有独钟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魏晋时期,看看门阀士族的潮流生活和独特习惯。

  01

  每每提到药物,人们不免都会将其与治病救人的效用相联系,而五石散却是个例外,虽然说它是一种药物,但多数服用它的人却并不是为了治病,而是别有目的。

  五石散顾名思义是将五种不同的药材作为主要材料混合而成,同时其中还会混杂其他的成分。五石散又叫作寒食散,而根据早先的记载来看,它实际上是一种剧毒的药物,服用以后因为会产生一股巨大的内热,所以需要将其散发出体内,而要将这热气发出体内,又得在服药后多吃冷饭,故而得名寒食散。

  寒食散,如果发散得当,就能将体内的疾病随同热气一同发散出来,以达到治病的效果。反之,如果不能及时的发散出来,就容易造成急火攻心,严重的甚至会致死,倘若不死,也会留下永久的残疾,所以这样的药物还是非常危险的。那么既然这么危险,又不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治病效果,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呢?

  其实早在汉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寒食散,但由于当时没有发现能够广泛种植这种药物的土壤,因而较少有人服用。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魏晋时期已经产生了能够满足寒食散生长的土壤,寒食散在一时间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又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最终使得服食寒食散在魏晋时期成了一种广泛流行的社会潮流。

  02

  寒食散之所以能够在魏晋时期得到广泛的流传,其中一个原因与其的“不死药”传说相关。

  据说早在先秦时期就传言此药物是一种能够让人长生不死永葆年轻的药物,而魏晋时期这种药物又得到了大面积的种植,自然吸引了大量士人阶层对其执着的追求。再加上汉末以来社会动荡不安,直接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人的平均寿命普遍降低,人们对于健康长寿的期望越来越强烈。

  而在魏晋时期儒家思想也不再是主流,其所宣扬的未知生,焉知死的态度也越来越不被人们所信服。人们更加愿意主动追求生命的长久,而传说之中寒食散的作用又恰好能够满足人们的长生愿景。道教之所以能够在魏晋时期兴盛,也是因为它鼓吹了服药与成仙的作用,这对于渴望长生的人们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当时的士大夫也主要信奉天师道,并将服药当作祈求长寿的重要手段,他们将对生命无常的一种感慨,转化成服药来寄托长生之希望。

  当然除了祈求长生的目的外,魏晋时期服药还与当时士人阶层的生活风俗有关,例如服药能够使人面色红润,神明开朗,这对于讲究仪容之美,热爱人物品评的魏晋人来说,也极有吸引力。魏晋人士大多重视仪容外表,据说当时的皇甫隆因为服食了寒食散,而容光焕发,耳聪目明,让曹操非常羡慕,进而使曹操不耻下问地向其讨教方法,所以也可以看的出当时服药所带来的美容作用也是魏晋人所追求的。此外由于魏晋时期的贵族文人生活较为放荡,通过服药能够让其保持美好的容貌,也能让其更好的取悦女人。

  当然服药除了能让人保持姣好的面容以及传说中的长寿作用外,据说服药还能够让人达到一种神明开朗的超然境界,这一效果自然也是魏晋文人所需要的。而所谓的神明开朗,实际上也是因为在服用了五石散后,能够让人的大脑受到刺激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兴奋与舒畅,这一作用与饮酒后的作用类似,如果能够理解魏晋人的饮酒风俗,自然也能够理解他们为什么执着于服药。

  如果说在汉代以前的人们服实寒食散只是为了保持面容的光泽外,那么发展到了魏晋士人阶层这里,便又与精神世界的内涵产生了联系。将服药作为一种保持精神世界超然的手段,也是魏晋时期道教所宣扬的。服药之后能让人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联想成神的寄托所在,进而再对这种神经的境界产生遐想,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正是这种对神的境界的无限向往,使得魏晋文人对服药趋之若鹜。

  03

  除了以上提及的服食寒食散所能带来的正面作用外,寒食散同样具有不少的副作用。关于服药的副作用在上文中也有提及,即所服用寒食散后发散不当,很容易造成五毒攻心,很有可能会造成死亡,若是侥幸逃过一死,也会让人终生残疾,痛不欲生,所以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不少恶劣的影响。

  但是寒食散带来的副作用有时也不是那么极端的,有时只是会让人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并不会对生活产生多大影响,而正是这样的副作用,被一些人政治人士加以利用,并进行夸大用来躲避政治漩涡。他们谎称自己服食了寒食散,症状发作,因为服食了寒食散患后遗症的人会被人视为残疾人,这样一来更容易躲避灾祸。

  例如《晋书王戎传》中所提及的一个案例:发生八王之乱时,司马冏曾向王戎讨教对策,王戎劝其放弃权利,以保全自身,后来司马冏的谋臣得知后却并不赞成王戎的对策,甚至怀疑其不怀好意,准备要杀掉他。而王戎得知后便将假装自己寒食散发作,故意摔进茅厕之中,因而得以免除了杀身之祸。

  之所以能够免除灾祸,其实也在于当时的人们对于寒食散的副作用深信不疑,认为一旦发作,便会造成人的残疾,而一个残疾之人如同废物,是无法给人造成任何威胁的,所以不少人用这样的办法来躲避政治漩涡。

  服药的副作用同样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让人变得暴躁无常。服用了寒食散以后,如果散发不当,便会使人变得性格乖张,易怒,喜怒无常等。例如北魏太祖拓跋硅在服药了以后一直没有看到多大的效果,后来为他诊断的太医又突然去世,一时间让他的后遗症变得越来越严重,再加上其它的一些天灾人祸的影响,使其性格突然变得喜怒无常。

  甚至猜忌太医,不信任任何人,后来变本加厉,只要大臣中有人脸色异常,或是说话不当,或是因为其他的一细小的事情惹的他不满意,都会被其残忍的殴打甚至杀戮。总而言之,寒食散带来的危害也极大。由此看来,魏晋时期文人所表现出来的暴躁甚至一些怪异的行为极有可能也与服药的副作用有关。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