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朝科举制度下那些鲜为人知的事

  今天我们来聊聊,唐朝的科举制度下那些鲜为人知的事。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隋朝确立了以试策取士的科举制度,但隋朝二世而亡。唐朝建立后,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具体规定日益完善,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

  科举在唐代称为贡举,考试分为制举与常举两种。

  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不定期考试,科目往往临时设置,著名者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详明政术、军谋宏远等科,目的在于召求急需人才,平民及官吏皆可应试。考中后,有官者升迁,无官者由吏部授官。制科不常举行;每次录用人数也较少,多者五六人,少则一二人。

image.png

  常举是由中央统一举行的定期考试。具体事项如下:

  1.考试时间:每年冬季十一月开始报名,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一、二月的某天。

  2.招考对象: 由国子监所属各学(官办学校)报送者称为“生徒”;未入学馆(自学成才),经州县考试及格后, 由州县贡进者称为“乡贡”。

  3.考试地点:一般都在京城长安举行,中唐以后,也有时分别在长安、洛阳两都举行,这时便称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为“知两都”。

  4、报考程序:一、举子们到达京城后,先要到尚书省有关部门“疏名列到”,即办理报到手续;二、上“文解”,即由地方官府发给举子的推荐证件,还有“家状”,即由举子本人填写的籍贯、三代名讳等方面的家庭状况表。这里要插一句,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须检核乡里名籍,“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部曲、杂户、奴婢无权应举。也就是说在唐代有一大批人是不能参加科举考试的。三、接下来还要“结款通保及所居”。要求举子们以三人为一组来相互担保,并写明在长安城的暂时住所。四、准备参加两项集体活动。一项是在元旦节那天参加由皇帝接见的仪式,另一项是由国子监举行的拜谒孔子像的仪式。

  4.考试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秀才科很快就被废除了,常设的是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时务策等,“帖经”就是将书本上的某行贴上几字,要求应试者将贴住的字填写出来,类似现在的填空题。“经义”相当于现在的简答题,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回答。“策问”是比帖经、墨义高一层次的考试方法,大概与现代的论述题相近。“帖经墨义”由于简便易行,侧重于儒家经典的背诵,一般在应试时常常要问三五十条,更甚者问至一百条之多方可通过。进士考试的内容在高宗前仅为时务策,后来加试帖经、诗赋,“诗赋”是为克服考生存在的多背诵经义和旧策,而缺乏真学实才的现象,后逐渐以诗赋为主,成为进士录取的主要标准。

  4.考试结果:经义全赖背诵,诗赋则需要发挥,因此,中明经易,中进士难。明经及第比例为非常之一二,进士及第比例为百分之一二,相差悬殊,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元”,众人视为“登龙门”,进士及第虽难,及第后却易于升迁,有“士林华选”之称,以至“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我们熟悉的“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都没有中过进士。在唐代有名的诗人里面,下面几位中过进士,其中仅王维和贺知章考取过状元,

  白居易: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中进士

  王维:开元九年,公元721年,中进士

  韩愈:贞元二年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连续三次均落第,贞元八年(公元972年)第四次才中进士

  柳宗元: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

  刘禹锡:贞元九年(公元793年)中进士——与柳宗元同科

  李商隐:公元813年出生,25岁进士及第(公元838年)

  杜牧: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中进士

  孟郊:公元797年,终于在第三次科举考试中,以进士身份受到了统治者的欣赏。并写下了一首名扬千古的《登科后》,表达内心的狂喜。

  从622年到907年的,有史记载的唐朝状元一共有150名,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此外,我们熟悉的书法大家柳公权是唐元和三年(808年)戊子科状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李白和杜甫虽然没有中过进士,但都当过官,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科举选官刚刚起步,旧有的推荐人才模式依然没有根除,故隋、唐初期,人才的选拔,除了科举取士之外,重要官员的推荐机制依然有效,将自己写的文章投送到朝廷大官的家中,如果得到赏识,就会被推荐进入朝廷为官。

  李白就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是通过其他人推荐在唐玄宗身边当了供奉翰林,也就是随侍皇帝身边写文章的。杜甫在天宝年间李林甫当权时,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落第。后来安史之乱爆发,他投奔到凤翔行在,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又因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今华县),几经辗转,最后到了,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此外,这种推荐机制的存在,也使得唐代科举考试制度不够严密。

  因为唐朝士子可以提前把所写诗文装裱成卷轴,呈送给主司或者有名望的达官贵人,得到他们的赞誉并为之推荐。这种方法刚开始对发现人才确实有用。

  比如白居易把自己的诗文给顾况,顾况当时已是有功名的名士,顾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意思说京城里物价很贵,混个饭吃并不容易,后来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联时,大为激赏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白居易果然20出头就考中进士了。

  但这种推荐总免不了要看情面,到后来就会有人走后门,过去叫“请托”“通关节”,所以无才无能者也能靠推荐取得科举功名,导致科举制的权威性大打折扣。而且“公荐”之风盛行,考生与荐举官通常会结成门生与座主关系,他们各自为阵,争权夺利,由此造成了朝政混乱、政治腐败。

  中唐时,在“公荐”之风盛行的背景下,发生了科举史上著名的“双李之争”。

  公元736年,也就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又一年省试(所谓省试,是指唐初时期,科举考试由吏部负责,而吏部的上级主管部门是尚书省,故为省试。)这一年省试主考官为吏部考功员外郎李昂,这里提一下,李昂是开元二年状元及第,并写出了著名的《从军行》,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但这个人性格比较直,在面对省试考生的演讲大会上郑重强调“文之美恶,悉知之矣,考校取舍,存乎至公,如有请托于时,求声于人者,常首落之。”意思是本次考试全靠真才实学,妄想靠人情推荐博取科举功名;如果有考生胆敢违此规定,送礼说情,将把此考生推至众人面前令其出丑。但有一个考生李权,抱着侥幸心理,想通过李昂的老丈人的推荐,让李昂给开个后门。但李昂就看不惯这个行为,不仅把推荐信撕碎,还训斥李权不守规矩,事后他立即把考生全部召集起来开会,当众指名道姓说李权不守规矩。还说近日要举行一个文章分析交流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准备。李权心知肚明,你这不就是要批判我嘛,事已至此,李权岂能任人欺负,他日夜苦读李昂的诗歌,就等那一天的到来。且说到了主考官李昂指定的那日,所有参加省试的考生都齐聚一堂,李昂开始当众评析李权的文章。当然李昂的本意也不是评析考生李权的文章,是想进一步批评李权走后门的这个行为,把李权当典型,杀一儆百,彻底制止这种行为。等主考官李昂说完之后,考生李权上场了。李权先是表示感谢,表示提出的问题全部接受,并且保证回去后一定好好努力。但是接着,李权话锋一转,说自己为了取得进步,把李昂大人的文章苦读了好多遍,并问道,“耳临清谓洗,心向白雲闲”这首诗是大人你写的吧?李昂说:“这诗是我写的。”李权接着说,“各位应该都很清楚这个典故,前面那句话是讲贤人许由的,尧年老打算把天子之位禅让给许由,但许由感到这个话侮辱了他的耳朵,赶紧跑到渭水之畔清洗耳朵。此即‘耳临清渭洗’,那么,李大人,当今皇上年富力强,没有准备把皇位禅让给你的意思,你为什么要洗耳?莫非你有异心不成?”

image.png

  古时候文字含义丰富,随便只要能够联系起来,很多歧义就会出现,莫须有的罪名就有了。根据李权的解释,李昂这句诗在古时候的语境中,就可以解释其有篡夺之心。虽然李权的引申,多有牵强,如果皇帝是个疑心病严重的人,很有可能会引发一场地震。李昂别说自己的命不保,九族之命都有危险。

  于是,李昂听了这话,非常恐惧,并且向上级申诉,说李权狂妄,李权被捕,上报朝廷。皇帝令刑部处理,因皇帝并未深究,刑部也就从宽处理。但经此一案,原本状元出身,该有更好前程的李昂,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也导致其仕途平平,最后也不过官拜吏部郎中

  之后,唐玄宗组织多次朝会,讨论科举考试中考生挑战主考官的问题。朝议结论是:“位轻不足以临多士。”主考官的级别太低,一个从六品小官主持全国大考,镇不住局面。于是,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之后,朝廷下发诏书,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相对于从六品的吏部考功员外郎,礼部侍郎是正四品下,级别就高很多了。这次改革看起来没什么,却自后成为“永制”,一直到清亡,科考考试都是由礼部负责之制,再无变更。

  此外,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出身,即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过吏部铨选,铨选项目包括身(体貌壮伟)、言(言词辩正)、书(楷法遒美)、判(文理优长),选试合格后,方得授官。选试通过后获得的官职并不高,即便是进士、明经,所授官位也无非八、九品,但是从此便成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了。如果选试未能通过,则可求当权官僚为之“论荐”,即向朝廷保举求官。再不成,便到藩镇节度使处去做幕僚,过一定时间争取被保举得官。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参加吏部选试,都未能通过。于是他便去请求宰相贾躭、赵憬等人为之论荐,但是那些当权者不赏识他,不肯帮忙。韩愈只好离开长安,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麾下去做幕僚。以后由董晋荐举,才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等官。

  选试也分为博学宏词(文章写的好)、拔萃(司法案件的判辞写的好)
等名目。例如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中进士后,便是以“博学宏词”授官“集贤殿正字”;大诗人白居易中进士后,是以“拔萃”得任“秘书省校书郎”的。

  通过梳理,我们会发现唐代科举考试还有诸多不合理、不完善之处,但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度毕竟使官吏选拔有了一个较为公平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统治者得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搜罗人才。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进一步理顺,统治基础进一步扩大,同时也促使官僚体制走向成熟,促使皇权通过控制士大夫阶层而走向强化。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