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士兵脸上刺字的起源,士兵脸上刺字什么时候废除的?

  刺字,上古五刑之一,原名叫做“黥刑”或“墨刑”,也就是给一些犯了罪的人脸上刺字,然后再涂上墨炭,表示犯罪的标志,以后再也擦洗不掉。

  秦末农民起义英雄之一的英布,曾因触犯秦律被处以黥[qíng]刑,因此在《史记》中称他为“黥布”,他的传记就叫《黥布列传》。

  黥刑起源很早,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产生,并一直延续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修订《大清律例》时才被彻底废除,前后执行时间长达数千年之久。

  给脸上刺字本来是给犯人脸上刺的,但是,在我国历史上,有一段时间,却把这种使人蒙受巨大精神羞辱的肉刑施加到了保家卫国的士兵身上,这段历史就是从唐末开始兴起,直到南宋灭亡才结束。

  士兵脸上刺字为什么会在这段时间里产生呢?又为什么会在南宋灭亡之后结为呢?

  士兵脸上刺字的起源

  我们都知道,那位灭亡大唐王朝的梁太祖朱温是异常残暴的,他经常滥杀无辜,朱温为了保证自己的军队有强大的战斗力,他规定,在战场作战时,如果将领级军官战死,其手下直属的官兵都必须战死,如有生还也要被杀掉,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规定。

  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是,朱温的这条规定使所有的士兵都陷于恐怖。有时候,即便打了胜仗,但由于军官战死,下级官兵也难逃一死。

  于是,朱温的这项规定造成的结果就是:只要军官战死,下级官兵便无心再战,开始大量逃亡。

  为了防止士兵逃亡,朱温首创在士兵脸上刺字, 目的是即便士兵逃亡了,脸上的刺字也一目了然,很容易就被抓回来。

image.png

  朱温通过残暴的屠杀,终结了唐朝的历史,建立了后梁。虽然后梁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是,士兵脸上刺字却从此开始广泛流行。

  当时的另一个状况也促使了这一方式的传播。唐朝后期的动乱主要起于藩镇割据,朱温给士兵刺字的做法最初是维持军纪的残酷手段。后来随着军阀混战,它转变成军队属性的表现,即以刺字的方式表示军队属于某个军阀。

  再加上当时民众普遍厌恶打仗,各种军阀割据势力将青壮年强刺为兵的做法,成为确保自己武装力量规模的重要手段。

  因此,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各朝纷纷对士兵刺字,甚至后周的开国皇帝太祖郭威身上也有刺青。

  赵匡胤脸上有没有刺字?

  大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脸上有没有刺字呢?赵匡胤原先是郭威的手下,也是职业军人出身,很可能也有刺字。

  北宋著名的将领狄青也是行伍出身,因战功而官至枢密副使,相当于军部的副职。但狄青脸上依然有刺字。据史书记载,宋仁宗等人曾经劝狄青,叫他用药去掉脸上的刺字,狄青不肯。他说自己要留着脸上的刺字给所有的士兵看,鼓励他们上进。

  这个细节说明,刺字也是可以去除的。北宋也有不少逃兵,抓逃兵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有些逃兵就私自去掉了刺字。北宋军队还规定,士兵在这个部队待着不满意,可以换一个部队,叫做“改刺”。因此,像赵匡胤这样的高级将领,很可能在称帝后用药去掉了原先当士兵时留下的刺字。

  对于赵匡胤来说,宋朝在五代的基础上建立,接手了五代时期各个军阀留下的部队,所有的士兵都有不同的刺字,赵匡胤也就延续了这个方式。

  士兵脸上刺字对军队士气有什么影响?

  刺字原先是对犯人的惩罚,且不说这种惩罚是否会让犯人感到羞辱,而士兵普遍性地脸上刺字,就等于是将士兵与犯人放在同一个地位,包括那些不是犯人的良民士兵。因此,凡是在脸上刺字的,就都属于被正常社会所看不起的人群。

  狄青的经历也从反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在社会上层,脸上刺有字是屈辱的标志。否则,宋仁宗以及狄青在朝廷的同僚也不会多次劝他除掉刺字。

  狄青不愿除字,说是想以自己的成就鼓舞士兵,实际上,最多也只能鼓舞个别士兵,难以改变社会大众的根本看法。

  宋朝军队主力“禁军”的每个士兵都要刺字,等于国家的主力部队处于被国民看不起的耻辱地位,其士气可想而知。

  现代有人将宋朝军队的刺字看成是显著的部队番号,这个理解也有道理。因为刺字有不同的部位、大小,有的在脸颊,有的在额头、额角,有的在手上等等,“字"的内容也不同,的确具有部队番号的意义。

  但是,现在的部队番号是贴上去的外在标志,脱下军装,士兵便与常人无异。但刺字使得士兵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迥异于常人,而且。这种差异还是耻辱的象征。

  西夏与契丹辽国有没有刺字?

  当时与北宋鼎立的西夏也有刺字,由于西夏实行全民皆兵的征兵制,没有必要对全民刺字,只对军队中的特殊群体刺字。

  例如,西夏军队有类似朱温的规定,高级将领战死,其手下护卫、亲随都要被杀,但普通士兵不杀,这可能是因为西夏人口不多,完全采用朱温的做法对于保持足够的兵源不利。

  然而,西夏规定,此类将领战死的部队,手下士兵都要刺字,因而,刺字在西夏是一种惩罚。

  契丹辽国同样有刺字的记载和刑罚。比它们更晚的金朝,也有全体刺字的后勤部队“射粮军”。

  必须指出的是,西夏、契丹、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都采取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因此,军队中有部分士兵刺字,并不影响整个士气。

  刺字在北宋与南宋两朝的演变

  军人都会有刺字。岳飞背上也有我们都熟悉的“精忠报国”刺字,但不是按军队规定要求的刺字。实际上,宋朝军人身体上在规定之外自由刺字的现象并非始于岳飞。

  北宋初年,与杨家将齐名的武将呼延赞就有此类情形。呼延赞全身都刺满“赤心杀契丹”五个字,他还要求家里的妻妾也在脸上刺字。因为女人对美的标准与男人不一样,后来,呼延赞家里的女人只在手臂上刺字。呼延赞的儿子则在耳朵后面刺字,内容是“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

image.png

  但是,在北宋时期,我们更多见到的是,逃兵消除自己刺字的现象,像狄青这样的高级将领也被要求合法地消除刺字。

  所以,在北宋,总体上来说,刺字始终是耻辱的象征,像呼延赞这样以夸张的方式,把耻辱变成光荣的人只属于异类。

  到了南宋,刺字这一情况发生了改变。原因之一是,南宋进入军队的士兵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北宋时期,当兵的人有相当多一部分是出于无奈,尤其是不少社会上的“问题人物”都成了士兵。

  南宋初年,北方很多百姓失去了家园,或者亲人遭到屠杀、自愿当兵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也使得人们不得不对军队的性质重新认识。

  自愿当兵在土气上往往要比被迫当兵要高,这在北宋就有体现。范仲淹在陕西抗击西夏时,曾经招募大量本地普通平民当兵,为了减少这些人当兵的耻辱感,范件淹改变了士兵刺字的方法,由原来的脸上刺字改为手背刺字。

  这个做法较好地保证了士兵的士气,因为与禁军脸上刺字相比,手背刺字是一个明显的区分,当这些人日后脱离军籍,也不会被人看不起。

  范仲淹的做法使得北宋时期的西北军始终是一支劲旅,诞生了像狄青、种世衡这样的著名将领。种氏一家将才辈出,被誉为“种家将”。

  北宋末期宦官童贯能够建立一系列战功,靠的也是这支西北军。靖康之难时,大批精锐西北军尚在,只是受西夏的钳制,且路途遥远,或者又碍于原先遵从于童贯指挥的心结,在童贯被杀后,这支部队未能及时救援京师开封,也让人感慨不已!

  文官富弼也组建了一批“教阅厢军”,其来源也主要是自愿当兵的良家子弟。富弼曾特请宋英宗批准不在“教阅厢军”的额上刺字,因而,厢军中有一些军队改为手臂刺字,类似现代军队的臂章。

  这批“教阅厢军”主要从事非军事化的工作,所谓“教阅”就是与禁军一样的军事训练。由于厢军与禁军的地位不同,这批厢军号称“厢禁军”,在北宋的边事中,当主力禁军失败后,厢军有过几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关键就在于其拥有高昂的士气,史称“誓众感慨,一以当百”,从而扭转了战场失利的局面。

  但是,按北宋军制,这些“教阅厢军”一般不会被派往边疆前线,而是驻扎在本地,其主要范围在京师地区以及东南地区。有人认为,靖康之难后,宋朝能够守住东南半壁江山,形成南宋与金国抗衡,与这批“教阅厢军”也有很大的关系。

  士兵在手背或手臂刺字与脸上刺字有明显的不同,一是这些人是自愿当兵,二是禁军脸上刺字与犯人脸上刺字无异,而手背或手臂刺字是一个明显的差异,社会对这些士兵的看法也不同,士兵自身的耻辱感也降低。

  北宋还发生过这样的事,原先手背刺字的军队,士气比较正常,但朝廷突然要求将他们改为禁军,要求脸上刺字,士兵便大批逃亡。

  朝廷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脸上刺字的禁军待遇比较高,因此,改手背刺字为脸上刺字,似乎就等于说,国家给了你更高的待遇,你就应该死心塌地地为国家效命。

  然而,对于手背刺字的士兵来说,他们不愿接受脸上被刺字,因为荣誉感是不能用金钱交换的。

  对于士兵刺字态度的改变,在北宋就已经出现,到了南宋初年,大批希望打回老家、赶走金人的平民投身军队,军队成分改变较大,使南宋对于士兵刺字又有了新的做法。

  如果说北宋时期降低刺字耻辱感的主要方式是除掉刺字和改变刺字部位的话,那么,南宋初年,人们更多用呼延赞的方法,以夸张的刺字、刺青来掩盖耻辱,甚至借势将其变为鼓舞士气的方式。

  例如靖康时期,主力部队抗金不利,宋朝将领王彦便招集地方民众组成义军武装,当时在太行山上,聚集了这样一批矢志抗金的民众,号称“八字军”,他们在面部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其抗金行动一直延续到南宋,八字军规模最大的时候达到10万人左右,在各地多次重创金军。

  岳飞早年曾经是“八字军”的一员,后因与“八字军”首领王彦意见不合而离开。后来当“八字军”实力壮大时,岳飞又曾要求重新加入“八字军"。王彦看出岳飞“人才难得”没有接纳岳飞,岳飞就另谋发展。由此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出,岳飞背上的刺字或许同他与“八字军”的渊源也有关。

  “花拳绣腿”的来历

  南宋初期另一位大将张俊的方式则更为夸张。张俊让他手下的士兵,在胳膊与腿上都刺满锦绣花纹,因此他们也被称为“花腿军"。

  但是,张俊以贪财著称,在当时人们的眼里也是因为张俊的部队打仗越来越不行,捞钱却越来越行,因而张家军、花腿军含有“花拳绣腿的意思。换句话说,后来出现“花拳绣腿”这个词,与张俊的张家军、花腿军是有关的。

  从历史的演变看,张俊的“花腿军”更像是现代黑社会流行的刺青,可以吓唬老百姓,真要让这些人上前线打仗,估计难堪大任。

  由于士兵要刺字,犯人要刺字,因而人们总是想改变各种官方刺字所包含的负面含义,因此,刺青在宋朝比较普遍。

  我们也能发现在《水浒传》中,有不少的梁山好汉都有刺青。鲁智深的绰号“花和尚”就来自他身上的锦绣刺青。在梁山好汉中有刺青的人太多,比如九纹龙史进,浪子燕青等,连宋江都有。

  《水浒传》虽说是小说,但是,宋朝也有很多普通人,自愿以花样刺青为美的现象的确存在。

  《水浒传》描绘说,那时候还有民间刺青比赛,燕青的刺青就是为了参加比赛,而由主人卢俊义花钱请高人刺的。

  为了降低士兵刺字所带来的耻辱感,南宋时期开始招募无须刺字的士兵,称之为“效用”。遗憾的是,南宋并没有废除士兵刺字的做法,积重难返也是一个原因。

  终上所述,我们也就看到了士兵脸上刺字在宋朝300年历史上一个简单的演变过程。

  刺字的废除

  士兵脸上刺字的规定到了元朝忽必烈时期废除。蒙古人实行全民皆兵,因此根本就无须对士兵刺字。入主中原后,元朝较多地接受了中原文化,对于士兵刺字就有一个选择。

  元朝把民众分为四等,蒙古人为最高一等,南方汉人为最低一等。虽然忽必烈也招纳了一批汉人当兵,但对于蒙古人,依然实行男子17岁以上都要当兵的义务征兵制,因此,士兵刺字所体现的歧视士兵的做法在元朝那里就没法贯彻,废除也就成为必然。

  但是刑罚上的刺字,也就是黥刑,并没有废除。黥刑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期才被废除。

  士兵刺字在太平天国时期有一个反复,太平军开始大都是农民自愿参军,但后来自愿加入太平军的农民越来越少,太平军不得不强抓很多百姓去当兵。为了防止这些士兵逃跑,便在他们的额头上刺字。

  总体来说,宋朝实行的士兵刺字是一个糟糕的做法,它严重影响了军队的士气,但它也给后世的军队留下一个遗产,即部队明确的番号制度,只不过,后来部队的番号已经不用刺字这种手段了,而用军服、徽章、臂章等外在的形式来区分。

  还有,当代的人们给自己身上刺青,以纹上各种花式为美,也许就是从宋代的刺字、刺青流传下来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