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正一品”的官都有什么?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为什么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大家可能知道,中国古时候官员都是分品级的,品级就是就是官的等级,那么等级最高的官是什么呢?自然是一品大员了,不过嘛,清朝的一品大员对应的官职,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
你常听的什么总督之类的大官,并不是正一品;而正一品的官职,你可能还真没听过,
如果往细了说,清朝官员的品级是有9个大档,18个小档次(当然未入流的自然不算),也就是“九品十八阶”,品级是由一到九,但是每个品级都分一个“正”和一个“从”,那等级最高的自然是“正一品大员”,它们对应的都是些什么官呢?
不同等级朝服是不一样的
说到这先要简单介绍一下清朝官员的分类,大体上,清朝官员可以从两个方面分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按文和武来分,分成文官和武官;一类是从地方和中央上来分,分为京官(在京城当官)和地方官。
文官和武官中自然都有正一品的,但地方官是没有正一品的,即使是最高的总督领兵部尚书衔也只是从一品,一般的总督都还是正二品。
乾隆年之前官制变化过大,难以简单说明;但乾隆朝之后,官职比较稳定了,那一品官包括哪些呢?
文官中的正一品有这么几个: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散阶特进光禄大夫,外务部头等出使大臣。
怎么样,是不是和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样?这里面除了殿阁大学士,很多大家都没听过吧,尤其是说什么太师,太傅,太保,总觉得怪怪的,这些官职大家似乎听过,但似乎不是清朝的事情了,仔细想想,清宫剧中一些很大很大的官员耍官威的时候,似乎也没人拿这个职位说事,那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太师,太傅,太保是周朝的事情,合称“三公”,一开始权力很大,但后来成了虚职,只是个荣誉象征,没什么权力,《清史稿.官职制》记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正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三公”后来演变成别的职位(汉代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这些职位只是一种荣誉而已,并不真管什么事,你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名誉主席之类的,所以一般他们还会兼任其它职务的;后面散阶特进光禄大夫也是一样,是荣誉职,所谓散阶指的是授予官职时同时授予的虚衔,光禄大夫在汉朝是为掌议论之官,但后来成了“阶官”,就是这个官不管实际职务,仅仅是表示品级,清代一开始,文职正一品和从一品均称光禄大夫,如果在光禄大夫前加“特进”二字,为正一品官,顺治九年(1652年)把“特进”省略了,光禄大夫全是正一品,是文臣最高阶官,这也是个虚衔,可以理解为国策顾问,通常也会兼任其它职务。
不过殿阁大学士很重要,这相当于皇帝的机要秘书,清朝一开始有“中和殿大学士”、“保和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乾隆年间,改“中和殿大学士”为“体仁阁大学士”,成为“三殿三阁”,这些全是正一品。
对了,还有个外务部头等出使大臣,这是清末新政后,实行新官制后的新官职,也没有定额。
说完文官再说说武官,武官和文官有个区别是——正一品不是等级最高的,因为还有些是超品的存在,比如和硕亲王,多罗郡王,镇国公,辅国公,一二三等公爵(功臣),一二三等侯爵(功臣),一二三等伯爵(功臣)什么的。
而武官中的正一品有,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銮仪卫掌卫事大臣,一二三等子爵(功臣),一二三等镇国将军(宗室),郡主额驸,散阶建威将军,还有伊犁和绥远的将军,陆军部大将军和陆军部将军。
清末新政
前面的侍卫处领侍卫内大臣和銮仪卫掌卫事大臣是啥?前一个是职责是掌管御前侍卫和统领禁军,保护皇帝安全等,后一个是掌舆卫政令并总理卫事,负责在出行期间保护皇帝。
重要性不用说了,打仗都没有保护皇帝重要。
子爵和镇国公其实也是一种荣誉头衔,并不需要实际负责什么职务,一个封功臣,另一个封宗室。
还有一个是“额驸”,这其实就是“驸马”,固伦公主额驸和和硕公主额驸是超品的存在,但君主额驸则是正一品,那岂不是娶了公主或者郡主,官的等级就上升了?还真是,《清史稿·职官四·公主额驸》详细记载了不同等级额驸的封官情况。
当了“额驸”,理论上也是大官了
那散阶建威将军呢?听到“散阶”就知道了,这也只是虚职,表示荣誉,其中建威将军是很高的散阶。
不过伊犁和绥远两个地方的驻防将军可不是虚职,驻防将军是八旗军的大军区司令,全国共有十四个,绝大部分都不是正一品,不过伊犁将军和绥远将军两个特殊地方的将军为正一品。
可后面什么陆军部大将军和陆军部将军呢?这“陆军部”也是清末新政后实行新官职后新设立的,清朝的陆军部设立于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其前身为兵部、练兵处与太仆寺,由陆军大臣掌管,不过陆军大臣可以理解为是超品的存在,他下面管的大将军、将军正一品;正都统从一品;副都统正二品,然后按照职位依次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