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朝官员是怎么上朝会的?
揭秘:明朝官员是怎么上朝会的?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封建社会的朝会与我们现在的开会实质上是一样的,但规矩更多。明朝的朝会是一种政治制度,自然要遵循:历史传统。提问者说到的“签到”当然有且需要核查,只要有人开会就会有“签到”、核查,形式不同而已。我们遇到的各种情况,古人也同样会遇到。
现在有电脑、手机,古代虽然没有,但古今人们所面临的问题本质上是没有变化的,人性变化也极为缓慢。你去没去不“签到”怎么审查呀。另外,现在不用开会有人在家办公,明朝后期也同样有私宅办公的情况。
古今类似,明朝的朝会也是从有人类社会开始就有了。
(1)封建社会朝会制度简述
早在周朝,关于“朝会”就已有规章制度了。但没被记录的规章制度可以想见在更早之前就有了。《周礼》记载的“三朝五门”制度影响深远。但历朝历代都是大体遵循,真正遵循这一制度朝代是隋唐宋、明清。
三朝:隋唐前多被称为外朝、治朝、燕朝;隋唐称:大朝、常朝、入阖;宋代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每五日及朔、望一参)。宋代直接影响明清两朝,被称为大规模礼仪朝会(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
明朝的三朝地点三殿就是: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朝会地点主要是三朝被称为“坐朝、坐殿”但也可以“御门”,即在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奉天门进行朝会。
大朝会主要是在元旦、冬至、皇帝生日、每月初一(朔日)、十五(望朝)五天就是大朝会。其他时间就是“常朝”。
明朝分早朝、晚(午)朝,但午朝实际执行并不多,仍是以早朝为准。过去有一种说法是三朝,但目前主流意见是午朝就是晚朝。
(2)签到制度和处罚
朝会时,明朝实行牙牌制度和门籍制度。
牙牌制度就是参加朝会的官员皆有牙牌佩带,没有的不能入宫。门籍制度就是各衙门每个月都要把本衙门参加朝会的官员信息整理好,交到长安左右门守卫处。遇到公事、患病等情况不能参加者应该填写公文交代事由。
不参加朝会的事情很常见,但大规模不参加主要是从宣德年间开始。元年(1426年)七月初四日早朝,公侯伯尚书等三十人无故不到。1431年六月初八,文武官早朝一次不到者500多人、二三次不到者300多人。
明孝宗时期,大量官员已经懒得去早朝了。弘治十五年(1502年)八月十二日缺勤人数达到1160人,官位最高者是泰宁侯陈璇。甚至野史言,早朝晨钟一响,万余乌鸦飞起,人们笑称“鸦朝”。
对于这些长期不参加朝会人员的处罚,主要是“夺禄”,也就是不给工资。后来,“第一次不给工资一月,两次两个月,三次就抓起来关监狱挨打”。
可以说,朝会只在朱元璋时期还算起到应有作用。主要是明朝的“票拟制度”,明朝皇帝的朝会作用只起到“礼仪价值”,对实际处理事务没有多大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