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汉景帝为什么要将晁错腰斩于市?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景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认为秦朝由于没有采用分封制,建立诸侯国。以至于当天下义军蜂拥而起的时候,中央政权迅速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最终遭致灭亡。在吸取了秦亡的教训后,刘邦将西汉天下一分为二,其中以关中平原为核心的半壁江山归中央直接管辖,而整个西汉东部则分封给诸侯王管辖。
后来当江山稳固之后,刘邦又通过逐个击破的方式,将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诸侯王一一铲除,最终西汉天下尽归刘邦及其兄弟子侄所有。
在刘邦在世期间,西汉中央与各地的刘氏诸侯王之间关系密切,彼此唇齿相依。可是在经历了几代人之后,这种关系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本维系皇帝与诸侯王之间的血缘纽带随着时间推移,变得愈加疏远。诸侯国对中央的屏藩作用越来越小,危险却越来越大。到了汉景帝即位后,朝廷和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呈激化趋势。前者想要加强中央集权,后者想要保持独立王国的地位。
公元前155年,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上书《削藩策》,文中直言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汉景帝早有削藩之意,如今在得到晁错的建议后,他认为时机已成熟,于是正式着手进行削藩。
当皇帝的削藩旨意下达到各诸侯国的时候,立即就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些在自己独立王国中做惯了最高统治者的诸侯王们自然不甘心坐以待毙。公元前154,实力最强大的吴王刘濞联合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历史上将这一事件称为“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初期,叛军来势汹汹,一度将朝廷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汉景帝召见曾在吴国做过丞相的袁盎询问对策,袁盎说:“吴、楚七国出兵的理由是诛晁错,清君侧。而今之计唯有斩杀晁错,撤除削藩令,如此一来,七国就会罢兵了。”
袁盎的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答案明显是腐儒之见。自古以来,造反起兵永远就只有一条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绝对没有中途收兵,然后双方还能和和气气,欢聚一堂的事情。汉景帝作为一名老练的政治家,肯定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然而,知道归知道,汉景帝却还是下令将他甚为倚重的晁错腰斩于市。一代名臣就这样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那么汉景帝为什么在明知杀晁错也无法阻止叛乱的情况下,仍然愿意牺牲掉晁错呢?其实有着重要的政治目的。
当时叛军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很多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以为朝廷里真的出了小人,君王被奸人所挟持,急等着各路诸侯进京勤王,因此他们自然积极支持诸侯王的“义举”。然而在汉景帝杀掉晁错后,叛军就师出无名,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继续进兵就等于承认自己是天下人共击之的乱臣贼子,退兵更是死路一条。所以汉景帝在选择牺牲掉晁错后,换来的是天下的人心,对他而言显然是非常划算的事情。后来“七国之乱”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就被平定,晁错之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此事对晁错来说非常不公平。但在帝制时代中,每个人都是帝王手中的棋子,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便像晁错这样位高权重的名臣,在很多时候也同样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