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时候打仗和粮草的关系 为什么一打起仗来就特别费粮草

  很多人都不了解打仗和粮草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其实并不是非战时不消耗粮草,而是战时的粮草消耗速度太快了。司马迁曾经说过:“粮草不够多,就切记不能和敌方打持久战。”

  以乾隆在位时期攻打缅甸为例,1万满兵、3万汉兵和各类马匹10万计算,10个月的粮食需要42万石,清朝时期1石等于10斗,1斗等于12斤。意思就是说,这4万的士兵和10万的马匹在10个月内会消耗粮食25200吨。

  由此可见战争对粮草的需求量有多大,而且这还只是计算士兵的消耗量,实际上运输粮草的后勤部队本身也会消耗大量的物资。

  辎重队自身消耗

  由于交通和科技的限制,导致古时候行军打仗需要强大的后勤队伍来提供粮草、衣物和军械等各种物资,所以出征的队伍中非战斗人员的比例是很高的,一般可以达到五分之三。史书上常常提及的十万大军,真正有战斗能力也就四万左右。占比如此之高的辎重队自身也消耗着物资,这才容易导致粮草不足。

  非战争时期军队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古时候有一种特殊的农业生产方式叫屯田,由官府负责组织经营,安排士兵和屯民耕作官田,采取大面积耕作的方式和利用先进生产工具。

  可以集中人力和物力生产大量的粮食,足够满足非战时的军队粮食需求。唐朝时期,藩镇使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起到很大的功劳,节度使的军队就是通过屯田实现自给自足。但到了后期,节度使的权力也一步步扩大,逐渐形成割据一方的局面。

  减少粮草运输过程的消耗

  为了减轻粮草,就必须尽量减少部队中后勤人员的比例,为此古人想了很多办法。例如秦始皇专门修建“秦直道”通往甘肃,宋朝时期在北方修建了运河用于运输、明朝朱元璋在北伐时,为了缩短运粮路程,直接在松亭关大宁会州修了粮仓。这些方式都是为了降低粮草在运输过程中损耗。

  游牧民族的特殊补给方式

  蒙古帝国曾经在成吉思汗的带领下驰骋亚欧大陆,其中后勤补给方式有很特殊,他们将牛肉切细后晒干,装进羊胃袋里,行军途中通过肉干和水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此外,游牧民族还会携带马和羊等牲畜,这便是移动的粮仓,不必依靠庞大的后勤补给队伍,大大减少粮草的消耗。

  兵力的消耗和补充

  战争一旦打响,除了快速的物资消耗,士兵也会出现大量伤亡,兵力的消耗需要补充,所以需要远远不断提供新的兵员,就需要增加征兵量。农民中年轻的劳动力就会被抽走,这会严重破坏农业生产,这无疑是釜底抽薪,所以非到不得已的时候,将军都不会选择打持久战,一般都会选择速战速决。

  古时候打仗,尤其是打秦赵长平之战那样的阵地战、持久战,后勤粮草供应往往会成为决定最后胜负的关键,动辄十万、几十万的士兵每天消耗的粮草,可不是个小数目。受古时候农业生产力限制,日常鸡蛋、猪肉等富含蛋白质与脂肪的副食品供应较为缺乏,士兵们基本是就着咸菜汤吃白饭。这样的吃法一个青壮年每天可以干掉2斤米,1万士兵每天就是2万斤米,10万呢?20万斤!

  如此巨大数目的日消耗量,对国家的粮食供应能力可是巨大的挑战!而且,这里算的仅仅只是人吃的粮食,还没加上军中马匹嚼的呢。汉武帝为打败匈奴,不惜好马喂精粮,军马吃的可都是黄灿灿的粟米,马吃的可比人多,又增添一笔不小的粮食供应。

  海量的粮食,完全由内地产粮区运往前线边区,再强的国力也吃不消啊!于是,从汉朝初年开始,朝廷就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商人、平民等民间力量参与去往边境的运粮活动。但即便如此,边境粮食依然吃紧,为啥?因为远距离运输的成本实在太高,效率又实在太低。

  古时候有句话,叫“千里不运粮”。后勤辎重部队里的人和马,来来回回在路上的日子,也要吃粮食吧。运个几十上百里地还好说,运去100斤粮食,除去沿途押解人马吃喝,也还能剩下个七八成,可要是走上千把里,估计粮食运到军营的时候也就没留下多少了。

  因此在大多数时期,古时候军队的吃饭问题,基本还是要靠自己解决,怎么解决呢?别着急,咱中国人到哪里都能想办法种地。

  早在汉末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出祁山讨伐魏国,就组织过士兵和无地流民,在汉中地区开垦土地种田打粮食。那时候的士兵,没有现代这么高的职业化水平,平常不打仗的日子,就挽起裤腿下田种地。这样的粮食生产模式,叫“屯田”,有些类似于今天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由军队士兵种地的叫“军屯”,换成无地流民或迁移百姓又叫“民屯”,说起来相同的意思就是这块地已经被我们占下种地、盖房子了,是我们的地盘。

  既能防守边疆,又不需要从内地费心费力运粮食过去,这样的军队实在是是太好了!

  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政府,大多实行闲时为农、战时为兵的“府兵制”,不仅节省了粮食,甚至就连作战马匹也由士兵自行准备。比如,花木兰去往军营报到前,就四处张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室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朱元璋更是对这种自给自足型军队喜欢得不得了,因而在全国各地以卫和所为单位设置“军户”,并且配备相应的土地、水塘、山林等生产资源,基本做到了明朝版的南泥湾开荒。

  小时候饿过肚皮的朱元璋看到这幅情景,乐呵呵地说:“我养兵百万,却不用消耗民间一粒粮食。”

  然而,明朝的这套制度运行到后面逐渐面临解体,以军户为主体组成的军队越来越缺乏战斗力。这也难怪,你朱元璋就能保证军户家的孩子代代都是打仗的材料?要是连儿子都生不出,生的都是女孩呢?于是,以当兵领工资的职业化军队成为了主流,如此一来国家又得花钱给粮食养着几十、上百万的军队,以及这几十、上百万军队背后上千万数量级的军属,财政负担也就响应地日益加重。

  国家豢养职业化军队,一旦打起仗来,兵马开赴边疆,那么后勤辎重运输就又回到了老问题上,运输成本太高、运输效率太低。参与军需运输的民夫、牛马脱离农业,就不再向外生产、输出粮食了,转而反过来要国家拿出粮食来供应他们。这一来一去国家三年的存粮,可能也就只能支撑战时一年的消耗,所以打战耗费粮草,就是这么来的。

  因为打仗的话需要后勤部队,这后勤部队的人数会比战斗部队都得多,而这些人也是要吃饭的,他们的耗粮总数也得算到整支部队里的。

  古时候的生产运输能力非常低下,基本上都是靠人力运输。一般来说,打仗在150里范围内的后勤与战斗比例是1比1,也就是说,把部队从城池里拉到乡下拉练打仗大话,粮草消耗数量就会增加一倍以上了;而每增加150里地,后勤人员就得增加一倍以上。比如曹操南征赤壁,曹操带领的战斗部队大约是15.5万人,从宛城到襄樊大约是500里地,曹操征发了50万左右的农夫服徭役来作为后勤部队,战勤比例约等于1比3。想想看,本来只是15.5万人吃粮草吃饭,打起仗来就有65.5万人吃饭,这消耗粮草足足增加了4倍多。

  其次,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在古时候,有个词叫屯田,这个是利用物产就地解决的方法解决给养问题。比如,曹操派曹彰在雁门关北平地区屯田,曹彰手下有15000名骑兵,这些骑兵的战马只要放着去吃草就行了,也不用怎么要去另外补充粮草。但是如果将部队集结起来之后,当地的物产肯定是不够了,这些牛马吃的草就无法就地解决了,必须要从其他地方输送粮草过来,比如一名骑兵加一匹马总共消耗的粮草大约相当于5个士兵消耗的粮草。

  中国大多数王朝采用的是征兵制,即寓兵于农,士兵的主要身份是自耕农。他们按一定期限给国家服兵役,有的甚至还自带衣粮,好处是免除自身徭役,服役期之外就是普通百姓,日常所需口粮自然不需要朝廷来操心。两汉的征兵制、唐前期的府兵制就类似于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军队在一个地方长期屯驻,则需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即所谓军屯制度。明朝的卫所制也类似于这种情况,正如朱元璋所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古时候运送粮食的非常不方面,汉武帝时期的漠北大战,汉武前线的军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领五万,而汉武帝还征集私负从马凡十四万匹
,步兵数十万,负责转运辎重,保障后勤供应。后勤的人员比前方的人员都多,根据记载当时能有五分之一的军粮到前线已经很厉害。《史记》记载,汉军在西南粮食运输损失的情况是“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也就是说只有1%的粮食能到前线。

  战争打的就是银子,现在的战争更加可怕,一架歼-20造价7亿人民币,军舰上面的近防炮一分钟打出的子弹价值几千万,一艘航空母舰几百亿,一旦战争爆发,这些都是要经济作为基础。

  虽然打仗耗费钱粮,影响经济,但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