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曹操为什么会冷落张松?

  曹操为什么会冷落张松?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历史上没有张松送地图的桥段,但曹操瞧不上张松是真的。而这种态度,不过是人性的真实一面的体现而已。

image.png

  首先,对于“以貌取人”,咱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这就是贬义词。在特定时代特征下,这种态度其实没啥毛病。

  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隋以前),不存在考试和学历这些东东;人才的录用,大致有三种渠道:

  第一,才华太过耀眼,第一次见面就口若悬河、才气侧漏,彻底打动了当权者。比如战国四公子家里的那些门客;

  第二,当权者非常了解你,否则,就得有了解你的大佬当介绍人、担保人,以其名誉、权威为你背书;

  第三,就是相术。对方与你素昧平生,你的学识也表现得中规中矩,但对方分析你的面相、谈吐、举止、神情等等,随之形成了系统的判断。

  这种方式久来有之,“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上古三位圣君尚且如此。到了东汉,专门鉴别人物已经成了一个行当。

  年轻时的曹操毫无过人之处,但桥玄见了他却语出惊人:“天下将乱,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另外,朱建平、管辂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师,刘邵还专门写出了鉴人指南《人物志》。当然了,他们鉴定人物,不单单看外形;但对非顶尖相面师而言,外貌、神采的干扰性不容忽视。

  这种情况下,张松就比较吃亏了。

  其一,他在曹魏既没知名度,也没熟人,意味着没人给他担保。唯一认为他靠谱的杨修,偏偏在曹操面前不怎么受欢迎;

  其二,当时像样的诸侯,或多或少具备看人识人的眼力劲,但水平毕竟比不上专业的,曹操就属于这种情况。

  而张松的外形实在对不起观众,身材矮小,却又伶牙俐齿,也许在曹操看来,这人长得丑、嘴还欠,怎么让人喜欢得起来?

  不好的第一印象,只是张松被曹操冷落的原因之一。但最关键的因素在下面,否则,曹操也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第一感官。

  古人云:国破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所以每逢群雄逐鹿的乱世、内忧外患的压力,掌权者才会愿意放低身段、不吹毛求疵,不介意出身、长相、性格甚至人品,录用那些具备一技之长的人,上天才会“不拘一格降人才”。若放在歌舞升平时,当权者总会人为地设置各种门槛,类似于如今的985、211、第一学历…

  曾经的曹操,可不就是折节下士的典型?为了求强求大、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他曾长期秉承实用主义,甚至宣称可以录用带有道德污点的人才。许攸是多么嚣张、嘴欠,但由于对方能帮自己,曹操曾经差不多是低声下气。

  就在平定荆州之前,曹操还拉拢了张松的哥哥张肃。当时,听闻曹操发兵南下、气势如虹,原本鼠首两端的刘璋接连示好,先后派遣阴溥、张肃前去致敬、送礼。而当时的曹操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不然益州、荆州背靠背结盟的话也挺麻烦,所以,他欣然地礼尚往来,以汉朝廷之名,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把张肃任命为广汉太守。

  作为张松的哥哥,笔者不信张肃的形象会与其截然相反。但在当时的曹操看来,这都不是事儿,借花献佛、用个官职就能安定一方,这买卖划算。

  而在接下来,刘璋派张松拜见曹操时,形势自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荆州已投降、刘备被打得落花流水,曹丞相意气风发、认为天下再无敌手。区区益州?如拾草芥尔!因此,对于长相可憎、巧舌如簧的张松,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就算明白对方有才,他也没兴趣虚与委蛇了。

  其实,曹操对张松的态度,不过是真实人性的体现。

  政治家与常人的一大区别,就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为了大利益,不惜压抑自己的真实喜好,与自己内心极度讨厌的人把酒言欢,对自己厌恶的事泰然处之。这种隐忍、大度,往往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已。

  但一旦他们渡过艰难时期,难免会放松紧绷的弦,内心压抑许久的好恶难免会有所暴露。曹操冷落张松就是如此,对方可能产生报复情绪?那也得有能力。然而,赤壁之战打破了他的预估,这才让张松的疯狂报复得到了机会,刘备可谓是捡了个大便宜。

  然而,一生遵循仁义人设的刘皇叔,其实也有暴露本性的时刻。在进军成都的途中,他曾经所过辄克。得意忘形之下,他在涪地开设宴会、饮酒作乐,庞统提醒他注意,却被斥责而出。但随着酒劲稍过,他立即“寻悔”、请回了庞统。

  由此可见,常态化地压抑真实喜好,即使对于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政治家而言,也是多么地不容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