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的齐国为什么最后成了田氏的齐国呢?
田氏代齐是战国初年陈国田氏后代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侯的事件,在历史上是件非常震憾的事。原本地位并不显赫,甚至卑微的陈田氏通过八代人的努力最终登上齐国的权力顶峰。田氏代齐时,为何无人反对呢?田氏代齐后,齐国原先的君主是什么结局?
田氏的崛起
韩、赵、魏三家的大夫把国君废掉,自立为诸侯,而且得到了天子的正式册封。这种事不但在晋国发生了,在另一个春秋时期的强国齐国也发生了。我们知道,齐国是姜子牙的后代,东海之滨的大国。国君应该是姓姜的,齐桓公姜小白就是春秋五霸之首。
齐桓公虽然是春秋五霸之首,但他一死齐国的霸业也就拱手送人了。虽然后来也出了个齐景公,算是个中兴之主,但是终究没有达到齐桓公的的水平。甚至到了后来,姜太公的子孙,都不能保住祖宗基业,姜姓的齐国,就变成了田姓的齐国。
自从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的威严是一落千丈,渐渐的也没人再把天子当回事。周天子自己也水平有限,只能坐拥江河日下的江山。跟西周初年,分封诸侯时的周武王根本没法比。
诸侯们有不尊敬周天子的,有抢天子东西的,还有指着鼻子骂天子的,甚至连要打天子的都有。但是今天的风光无限的诸侯,也可能面对周天子的命运,甚至还不如周天子。晋国的国君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后没了权力,国家被、赵、魏,三个大夫瓜分。真实凄凄惨惨戚戚啊。
齐国也遭遇了相似的命运,不过多少比晋国强一点。晋国是彻底没了,国土也被一分为三。但齐国却一直保存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但这个国家虽然一直存在,可是掌门人换了。姜太公的子孙,走下了国君宝座,坐上去的人变成了姓田的。
这个田氏家族,实际上是外来户,本来姓陈,是春秋时期陈国国君的后人。后来因为陈国内乱,陈国的公子陈完为了避祸就到了齐国,投靠了当时的国际一哥齐桓公。这陈完本身就是贵族中的贵族,他爹是陈历公。齐桓公觉得,让他在齐国当个平民不太合适,就打算给他个封邑,也算高级贵族了。
这个身份陈完可不敢接受,他很明白,自己是一个外来户,又是初来乍到,要是立马就成了齐国的高级贵族,那些老贵族可不会轻易答应。于是齐桓公就让他当了齐国建设部部长。
那时候的部长可没由现在威风,不过好歹也算个中等偏上的官职。就这样,陈完在齐国是落住了脚。后来陈完同当时的一位齐国的宗族联姻,这么做最起码保证了他们家族在齐国的地位,也就是从那开始改姓田氏,就这样老陈家变成了老田家。
建设部部长这个官职听起来挺威风,手上也有些实际的权力,但没有贵族的身份,只能算个临时工,是齐国的高级打工仔。后来田家的子孙就默默奋斗,从散户变成小股东,从小股东变成大股东,到了陈完第三代孙时,老田家的CEO就被封为正卿,成为了董事会的大佬之一。而到了五世孙的时候,老田家的人就成了齐国的副总经理。
田家经济改革
陈完这个有出息的孙子叫田乞。田乞继承爵位的时候,正是姜氏齐国历史上最乱的一段时期。齐国连遭内乱,好几任国君都被杀,田桓子联合名臣晏婴,推翻了其他士大夫的势力,扶持齐景公登基。田氏就成为齐国贵族当中的两大勋臣之一,地位仅次于晏婴。齐景公确实是个有本事的,而且也有复兴桓公霸业的雄心。但是这个人生活奢侈,到了晚年,特别喜欢修建漂亮的宫室。
为了支撑自己的奢侈生活就需要很多钱,从而对人民征收很重的赋税,齐景公的私人仓库里布匹和粮食都腐烂生虫,从这就能知道他聚敛了多少财富。但是普通百姓的生活却过不下去了,再加上齐景公老修宫殿、劳役不止,所以人民就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抗争。老百姓造反是因为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派兵镇压根本没用,一场完了又来一场,总不能把所有人都杀了吧!
这个时候田氏的掌门人,就开始了经济改革。他把齐国的粮食单位,由四进制改为五进制。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向人民借贷的时候,用的是新制,一个单位五斗。而百姓还贷的时候用旧制,一个单位四斗。计算借贷的数量时只看单位,不论重量。也就是说百姓借粮食五斗,还贷的时候只用还四斗就可以了。这么好的事还不算利息。
这样一来的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国君齐景公对百姓不闻不问,而大夫田氏施恩于百姓。所以田氏就得到齐国人民的,拥护和爱。老百姓心向田氏,田氏家族就日益强大。所以到了齐景公九年的时候,晏婴出使晋国,私下就跟晋国的大夫讲,齐国的政权最终要归于田氏。田氏虽然没有大的功德,但是能借宫室施私恩,有恩德于民,已经很不错了。
到了景公晚年的时候,有一次晏婴陪齐景公在宫里坐着。齐景公一看这个豪华的宫殿,就想起了身后事,感叹道我死了之后,谁会占有这儿呢?晏婴接过话来,恐怕是田氏占有这儿。田氏虽然没有大的德行,但是知道对于民众肯施舍。君主您征税多,田氏施舍多,民众都向着他。您的后代要稍稍懈怠,田氏如果不灭亡,那齐国可就姓田了。
齐景公一听,慌忙问这种情况怎么应对。干脆把老田家做了?晏婴说,暴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你要把他逼急了,他可就狗急跳墙了。更何况连“莫须有”的罪名都没有。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所有的一切都符合礼法规范。农民去种地,士兵去站岗,该干嘛的就去干嘛,不要多管闲事,也不要瞎折腾。
贵族们也一样,你的封邑多大,你就管多大的地方,出了那一亩三分地,就不是你的管辖范围了。表面上看晏婴是想让国家的秩序正常话,但实际上他的言外之意就是要限制田氏的权力范围。这样一来,他就不可能再窃取国家的利益。
力挺阳生
景公很赞许晏子的主张,但是他实在是无能为力。虽然他采取了一些限制田氏家族发展的措施,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实际上景公这个时候的主要精力,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实现桓公当年的霸业。没功夫为后世精打细算。
所以景公年老得时候,他就让齐国传统的两个老牌贵族,分别担任左右相国。辅佐他最喜欢的女人生的孩子。不久他就去世了,太子在两位国相的辅佐下继承了王位。可是这个人继承了王位是田乞不高兴的,他想立景公的另一个叫阳生儿子。
这个时候阳生为了避祸,就逃到了鲁国。田乞则假装拥护两位相国,暗地里挑拨大夫和他们的关系,掀起武装争权的斗争。他对那两个人说,好些人对你们相国的地位不满,正在暗地里筹划怎么推翻你两个。
然后又跟大夫们讲,说那二位野心不小,他们打算独霸齐国的朝政,把我们这些碍眼的都干掉。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与其等他们动手不如我们先发制人。两头挑事的结果,就是两方都相信田乞说的是真的。于是其他大夫就联合田氏发动武装政变直接杀入王宫,结果不但二位相国被干掉了,连刚上任没多久的新国君也成了政治难民。
第一步计划成功后,田乞就派人到鲁国接回了阳生,先藏到到田乞家,然后田乞就邀请大夫们来家里聚会。酒宴期间田乞就把阳生,藏在了一个口袋里,放在中央的座位上。喝酒喝到一半的时候,田乞突然打开了口袋,放出阳生,说这才是齐国的国君。
大夫们争争吵吵一阵子后,就都同意承认阳生是齐国的国君。这就是齐悼公。悼公一继位,田乞就被任命为相国,开始独揽齐国大权。
田乞闯宫
悼公是完全倚重于田乞,吃喝拉撒睡都归田乞管。但是齐国旧势力,仍然很强大。田乞虽然手握大权,也不敢轻视他们。随着田乞当上相国,田氏的权威日益扩大,齐悼公做了四年傀儡,结果是被一个看他不顺眼的老贵族给干掉了,然后大家伙开了个会,共同推举了一位宗室当国君,就是齐简公。
这时候田乞也不在人世了,继承家业的是他儿子田常。因为在新君继位的过程中,田氏受到了排挤,所以比起前任的悼公,简公的权力要大得多。虽然田常是被齐简公任命为右相,仍然掌握大权,但是担任左相的官员,非常跟他不合。这个时候田氏代齐的传言,已经在社会上散布开了。齐简公不想祖宗基业毁在自己手里,从而想把田氏彻底解决掉。
而且这么多年来,田氏都大权独揽,这引起了很多旧贵族的不满。国君就跟这些旧贵族联合,形成了反田统一战线。当时的左相,有一个同族叫就经常跟其他人讲,要把田氏子孙全部杀光,才能解我心头之恨。面对这样的局面,田常是不可能漠视。
齐简公继位的第四年,田常一面延续祖父收买人心的政策,在封地内实行仁政,招揽大批百姓来投靠。另一方面加强田氏宗族内部的团结,整合田氏宗族的力量,很快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政治班底。在田常之前的田氏历代宗主,是通过联合旧贵族来扩大权力,到田常的时候,就可以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了。
公元前481年,田常动手了,第一个被拿来开刀的就是那个宣称要杀光田氏一家的人。这个人平时是住在齐简公的宫殿里的,于是田常连招呼都不大就乘车入宫,带了一些打手去杀他。
齐简公这个时候,正在宫里边正和宠妃喝酒作乐。一听说田常带人到宫里边杀人来了,顿时火冒三丈。你田常也太看不起我了吧,竟然跑到王宫里边,来杀人放火。从而调动武装力量,准备镇压田常。田常一时半会打不进宫门,就只好暂时撤退。回去又多交了些家臣、军队什么的,第二次杀向王宫,要召回场子。
当时忠于齐简公的大臣和军队,还是很多的。如果齐简公当机立断,联合反田统一战线的力量,进行决战。田常估计就交代在那里了。可惜齐简公的反应,一开始很果断,可到了临近行动的时候,却变得犹豫不绝了。
他犹豫田常可不犹豫,在火并的过程中,身先士卒将左相的军队击溃。左相被击溃,齐简公就吓破了胆,扔下随从就跑了,被田常的部下追到捉住,死于非命。然后田常来了一次大清洗,把凡是跟自己不对付的都解决掉,这下可就真是大权独揽了。
废王自立
齐简公被杀掉之后,田常拥立了他的弟弟当傀儡,这就是齐平公。而他自己以国相的身份,继续掌握大权。这个时候田常的内外政策是,对内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对外是要寻找盟友,稳固自己的地位。
这个时候的晋国已经是韩、赵、魏三家的天下,所以田常就找上了这三家,建立友好关系,相互之间承认对方的地位。就这样几位犯上作乱的大夫就结成利益共同体。为了争取韩、赵、魏的支持,田常主动把之前齐国占领晋国的归还给他们。而面对咄咄逼人的楚国时,田常采取隐忍政策。
所以这个时候,田常就是齐国真正的当家人,他就相当于东汉时的曹操。田常去世之后,田氏掌握政权的局面持续了六十九年,这六十九年都没有篡位。但是田氏越来越像国君,原来的国君姜氏,是越来越像臣子。
田常的儿子立了齐宣公,孙子立了齐康公。田氏宗族当中的各类人物,也陆续接替齐国旧贵族的地位,以新贵族的身份把持国政。田氏接班那就是时间问题了。
到了公元前392年,傀儡国君齐康公,被田常的孙子田和迁移到了海边居住。这个田与魏国国君魏文侯关系很好,所以他就让魏文侯,给周天子上奏,要求按照三家分晋的例子,册封他为齐国国君。周天子自身难保,哪能不答应。
所以公元前386年,正式册封田和为齐国国君。立国七百年的姜氏齐国就算是灭亡了,不过总算保留了齐国的名号。三家分晋虽然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但是那是三家权臣,势力均衡的产物。但田氏代齐就厉害了,一家权臣独大,最终完成一个国家从里到外改朝换代。这标志着西周建立的宗法秩序彻底崩溃,所以田氏代齐也可以看作是下篡上的开端。
田氏代齐是一个漫长的事件,在这一过程中,各国都是什么反应,为何没有诸侯国讨伐齐国田氏呢?
首先,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相,这意味着田氏逐步掌握了齐国大权。到了公元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田氏仍以“齐”作为国号,史称“田齐”。对于田氏代齐这一事件,几乎持续了百年左右的时间。
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因为田氏非常有耐心,也即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促使田氏代齐没有在齐国内部引起较大的反抗。在此基础上,等到其他诸侯国发现齐国已经改头换面后,无疑是为时已晚,失去了干涉的最好时机。
进一步来说,对于其他诸侯国来说,干涉田氏代齐的最好时机,显然是田氏和姜氏激烈对抗的时候,也即可以趁机浑水摸鱼。不过,就齐国姜氏来说,则是被田氏用100多年的时间给温水煮青蛙时,等到齐康公在位时,根本没有反抗田氏的力量了。
同时,田氏代齐发生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彼时,齐国周边的弱小诸侯国,根本是没有实力干涉田氏代齐的,比如鲁国、郑国、卫国这样的诸侯国,如果真要对田氏代齐指手画脚,很可能有灭国的风险。至于楚国、秦国、燕国等诸侯国,确实拥有干涉的实力,不过,因为距离遥远,即便派出大军,也很难获得什么实际的好处。
况且,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燕国还在忙着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秦国正在被晋国和之后的魏国压制,而楚国在柏举之战,也即被吴国攻破都城后,可谓元气大伤。因此,对于这些诸侯国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精力来管田氏代齐这件事情。至于本来就是傀儡的周王室,即便有心,也没有干涉齐国的实力,毕竟这不是西周时期了。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真正有实力干涉田氏代齐的,就是晋国的魏赵韩三家了。不过,从魏赵韩三家来说,实际和齐国田氏建立了攻守联盟。周威烈王廿三年,三晋伐齐至长城,俘虏齐康公朝见周天子,请求册封为诸侯。对于三晋来说,希望借着齐国君主,以此请求周王室册封自己为诸侯。
而在魏国、赵国、韩国被周王室正式册封为诸侯国后,齐国田氏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也请求周王室册封自己为诸侯。齐康公十九年,田和被周安王列为诸侯,姜姓齐国为田氏取代,田和正式称侯,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示别于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最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而齐国田氏被正式册封为诸侯,就发生在魏国、赵国、韩国被册封为诸侯国的十多年后。也即三家分晋的成功,为齐国田氏代齐指明了方向。
进一步来说,不管是田氏代齐,还是三家分晋,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齐国田氏和三晋,都担心自己名不正言不顺。基于此,二者自然是互相支持,携手共进。打个比方,这就像两个做了错事的孩子,自然建立了心照不宣的默契,也即二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三家分晋失败,齐国田氏自然也会受到挫折。反之亦然,因此,在齐国和晋国两个大国建立攻守联盟的背景下,不管是秦国还是楚国,都不具备干涉的实力了。试想一下,战国七雄中的四个诸侯国联合在一起,这是何等强大,对于其他诸侯国来说,只能选择在一旁看戏了,又怎么敢不自量力,跳出来反对呢?
齐国经历“田氏代齐”后,齐国原先的君主是什么结局?
对此,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齐康公,生于公元前455年,姜姓,吕氏,名贷,是齐宣公吕积之子。周威烈王廿三年,齐康公刚刚即位,成为齐国的君主时,就遭遇了三晋的进攻,就三晋来说,指的是魏国、韩国、赵国这三个出自晋国的诸侯国。
在这场战争中,三晋进攻到齐国腹地,挟持齐康公朝见周天子,请求册封为诸侯。对此,在笔者看来,就齐康公这位君主,可谓开局不顺,也即刚刚即位后,就被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国的大军给俘获了,可谓颜面无存。
在此之后,齐康公对外要受到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国的压制,对内又受到了田氏的架空,也即成为了一位傀儡君主。周安王十一年,田氏势力所在的田和将齐康公放逐于临海的海岛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而这,意味着齐康公正式失去了齐国君主的位置。
当然,从齐康公的角度来看,离开齐国君主的位置,或许也是远离了是非之地。不过,在田氏代齐后,田氏发现不管是在齐国内,还是在齐国之外,都没有遇到多少反对的声音,于是其选择将齐康公唯一的食邑也收回来。
最后,在失去唯一的食邑后,齐康公只好在钭坡上挖洞为灶。与此相对应的是,田和自立为国君,是为齐太公,也即和当年的姜太公姜子牙相提并论。到了公元前379年,齐康公病逝。据《吕氏世系谱序》中记载,虽然康公的正妻没有生养,但是却有“二庶子曰绥、曰缨”而这两支后代,又在经过了不知多少次的迁徙,以此繁衍至今。
总的来说,齐康公老死后,姜齐绝祭祀,但是姜氏族人还是在田氏齐国生活得很好,换而言之,出于稳定齐国内部的考虑,田氏并没有对姜子牙的后人赶尽杀绝。在田和去世后,田齐传至田因齐时,齐国的实力不断增强,田因齐自立为王,也就是威名赫赫的齐威王,并推动齐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