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岳飞遗体掩埋的人是一小狱卒,他最后结局如何?

  冒死将岳飞遗体掩埋的,竟是一小狱卒?接下来为什么小编为您讲解。

  那位冒死将岳飞尸首掩埋的小人物,叫做隗顺,是一名普通的狱卒。如果他没有做这件事,那么他永远只是一名狱卒,当时间流逝,历史的车轮倾轧过去后,再也没有人能够记住他的名字。

  西元1142年的一月,白雪皑皑,大理寺监狱中的岳飞,看着下令赐死他的诏书,难以置信,随后,失望充满了他的身心脑海。供状上,岳飞写下了在人世间的最后八个字: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我们可以感受到宋高宗的无情,也能体会到岳飞的悲愤,或许,我们还能想象到,很多大臣可惜岳飞的冤死。但是,没有多少人敢为岳飞求情申辩,甚至在他被赐死后,不敢为他收尸,因为这些满口舍生取义的大臣害怕被牵连,害怕得罪秦桧。

  可是隗顺不怕,他或许不知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也不知道“虽千万人吾往矣”如何书写,他只是默默地用行动去施行了孔孟之道。

  隗顺经常听到岳飞将军的故事,在口口相传中,他听见岳将军带领南宋的好儿郎打到了开封,眼看就要洗刷靖康之耻,然而昏君奸臣的构陷,让岳将军功亏一篑,还含冤而死。

  隗顺只是一名普通的狱卒,对于他来说,九品官员都是他仰望的存在,他没有能力去救含冤入狱的岳飞,所以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岳飞被赐死。看着岳飞的尸首,我们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隗顺是多么的悲伤,因此他想尽自己的能力为岳飞做最后一些事。

  哪怕得罪权臣秦桧、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

  趁着夜色,隗顺背着岳飞的遗体,绕过守卫,利用自己对地形的熟悉,逃了出去,他一口气跑到了城外,将岳飞埋葬在九曲丛祠旁边,他相信总有一天,岳飞能够沉冤得雪,然后被风光大葬,所以他将岳飞的玉佩系在他的腰间,以证明他的身份。

  所幸,这一切没有人知道。我想应该是守卫、狱卒,一起创造了机会,将岳飞的遗体运至城外,之后又编造了一个能说的过去的理由,搪塞了上司,毕竟岳飞、岳云已死。目的达到,最后关于岳飞尸首的事情,没有被深究。不过隗顺担的风险最大,一旦被发现,便是死罪。

  掩埋了岳飞,隗顺不敢立碑,只是悄悄种了两棵桔子树,以助辨认。

  时间一年一年的过去,宋高宗并没有为岳飞平反的打算,而隗顺已经垂垂老矣,在临终之前,他喊来自己的儿子,将这个埋藏在心中的秘密告诉了儿子,并且嘱咐他一定要守住岳飞的坟墓,他相信,正义总有一天会来临。

  正义终究还是来了,在岳飞冤死的二十年后,宋孝宗赵昚下旨为岳飞平反,澄清了构陷他的所有罪名,赠其谥号“武穆”,并且,朝廷花重金悬赏岳飞的尸首,要为他重新举办一次,能够配得上他功绩的葬礼。

  隗顺的儿子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大为振奋,第一时间赶到官府,告知了岳飞的掩埋地,朝廷闻知后,下令将岳飞的遗骸迁葬到栖霞岭,使之长眠于他誓死守护的南宋都城西湖之畔。

  隗顺的结局:

  虽然只是一名小狱卒,然而隗顺的忠义之举,让他得以名留青史,被后人铭记。更为幸运的是,好人有好报,隗顺并没有为此获罪,反而得到南宋臣民的尊敬,后世之人,每到岳飞墓前祭奠,都会对隗顺报以感激之情。

  岳飞平反后,隗顺的儿子也得到了巨额的赏金,一生吃穿不愁,而岳飞的儿孙,在平反之后,都入朝为官,他们对于隗顺的子孙,也存以感激之情,照拂有加。斯人已逝,这是岳飞身后最好的结局了。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中华民族正是因为有着许很多多岳飞这样的英雄,他们把精忠报国的精神,流传于世,所以,才会产生无数像隗顺这样心存良善的小人物,同时也是这些心存良善忠义的小人物,才构建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