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满怀抱负,他在位期间有什么成就呢?
跟朱元璋开创王朝,朱棣立下盛世相比,处于中间的建文帝朱允炆,显得有些渺小。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似乎没有留下太多显赫的功业。
对于朱允炆最大的讨论,其实是他兵败被夺去皇帝后,消失在人海里的下落不明。但在朱允炆执政的短短四年里,其实他做过很多事情。而且,很多事情即便在今天看来,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的。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汉族,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
,史称“建文新政”。
跟祖父朱元璋的霸道猛烈不同,朱允炆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聪明,学东西很快,拥有年轻人的热情、朝气、冲劲,极其孝顺。十四岁时,朱标生病,朱允炆小心侍候,昼夜不离开一步。这样持续了两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朱允炆守孝时因过度哀伤而消瘦,朱元璋安慰说:“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他没有经历过战场的厮杀搏斗,从小深居皇宫,接受儒家文化的学习。几位老师,都是那时有才学的大儒。所以,朱允炆对于儒家,更有感情。
而武将在他心目中,地位就没那么高了。至于宦官,则是严厉打击的范围。不过,在朱元璋时期,文官地位并不高。朱元璋建国后,以“洪武”为年号,更崇尚武力。
朱元璋时期,武将级别最高的左右都督,为正一品官职,而文官最高的六部尚书,官阶仅为正二品。并且,在《大明律》中有明文规定,文官不能封功侯。这也是为什么,刘伯温只得了一个诚意伯的称号。但却有很多武将功臣,可以被封王拜侯。
朱允炆为了提高文官地位,选择改制,变更朱元璋时期的制度。
年轻的建文皇帝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温和和好思考的脾性。他腼腆,且又毫无国政经验;且不说和他的前皇祖考相比,甚至比起他的雄才大略的叔父们,他也没有那种自信心和坚强的性格,甚至也没有那种能力。这位年轻皇帝的温顺性格和儒家教育,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理想的仁政。他在政府的言论和行事上努力实行一些较大的变革,但这些变革却招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在即位亲政后不久,朱允炆就开始提高文官的地位。六部尚书的官阶,从正二品直接被提拔为从一品。
他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中七十三条过分严苛的条文,深得人心。
文官整体地位,也开始提高。很多文官开始被纳入皇帝智囊团中。朱允炆把三位儒家师傅引为心腹,他们是黄子澄、齐泰和方孝孺。这几位老者对朱允炆关于君之为君的概念起了强有力的作用。黄子澄(1402年死)是一个非常受人尊敬的儒家学者,他在1385年举进士第一名。他在明太祖时代担任过很多官职,现在被朱允炆任命为翰林学士,并参与国家政事。齐泰(1402年死)也是1385年的进士,是一位对经书学有大成的学者,特别精于礼和兵法。他在洪武帝弥留之际受顾命,以护卫皇太孙和嗣君,被新皇帝任命为兵部尚书,参与国政。方孝孺(1357—1404年)早在四十来岁的初年就已经是声名卓著的学者,以文章家和政治思想家闻名,未中过举,在他很晚的岁月才开始进入仕宦生涯。朱允炆即位以后被召为翰林侍讲。
这种做法,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改变了过去朱元璋时期,那种文官压抑的环境。但同时,也让武将地位下降。对于后来的削藩,其实是有妨害的。
不过,在文官智囊团的影响下,以及朱允炆本人对儒家的向往。很多政策,都是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被制定出来的。这些政策,同样有利有弊。一些比较好的政策,比如对于对于那些岁数大的老人,每年赏赐米、肉、衣服棉被。如果是孤寡残弱,由官府收养。
同时,重视农桑,兴办学校,大开科举,加强儒学教育,考察官吏,扶持贫困灾民,鼓励忠孝,掩埋那些无人收容的尸骨,减免田租。而且,当时还规定,寺庙田产只有五亩,多余田产必须退给百姓。
这些政策,对于百姓而言,无疑是有利的。对于朱元璋时期,法律的过于严苛,朱允炆以及身边的文官,也做了很多纠正。一些冤假错案,也被纠正过来。所以,从儒家角度讲,朱允炆是个好皇帝。
但是,如果说这些政策仍比较务实的话。一些其余的政策,则完全是天马行空。对于儒家官员来说,周朝一直是最好的理想国。在那个时代,可以实行“天下大同”。如果要实行这个理想,当然是恢复周朝的制度。
于是,周朝使用的土地制度“井田制”被朱允炆的智囊大臣方孝孺搬了出来,并且被建文帝采用。而且,还根据《周礼》,把官员和皇帝侍从的头衔,做了一次巨大更换。
在这些政策以外,对于儒家文臣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皇帝权力。让皇帝信任的文官掌权,打压宦官、武将、以及各路藩王。朱元璋当年设立藩王,本意是为了借用藩王,保卫朱家天下。在朱元璋看来,自己人当然是可以信任的。
但是,朱允炆不这么看。因为这些自己人,现在已经成为皇帝最大的威胁。朱元璋设立的二十多个藩王,虽然不过问地方事务,但是,可以有权指挥地方军队。而且,这些藩王各自麾下还直接管辖着三千人到上万人不等的军队。就连朝廷军队经过藩王封地,都要征得藩王同意。
可是,削藩是艰难的。朱允炆等人也清楚这一难度,他们为此做了很多工作,限制藩王权力。1398年末,即朱允炆即位之初的几个月中,利用或有或无的罪名对那些较小较弱的藩王采取激烈的行动。周王朱橚(1361—1425年)是第一个倒台的,接着另外四个王子也垮了下来:代王朱桂(1374—1446年);湘王朱柏(1371—1399年);齐王朱榑(1364—1428年);以及岷王朱楩(1379—1400年)。一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还让那些藩王的孩子们接受儒家教育。燕王成了下一个目标。朝廷承认他是最棘手的敌人,因此在行动上很小心谨慎;可是,这样一来反而给了燕王集结部队和作准备的时间。建文帝还是低估了削藩的难度。
燕王朱棣生于1360年5月2日,他长得坚强有力,同时也精通武艺,而且据说在学习儒家经典和文学方面也是出色当行的。他的文学功底在正史中有所表述。1370年5月,朱元璋把他封为燕王,定他的封地在北平(今北京),让他坐镇北方边境,以保证国内的安全和抵御蒙古人的入侵。
那时的燕王只有10岁,直到他成年以后才于1380年4月去北京就国。到了这时,他在宫廷已经接受了优秀学者和佛教和尚们的最好的通才教育。他在明王朝头等将领们的辅导之下也已经开始表现出军事领导才能;特别是徐达(1332—1385年)对他的教导更有效,因为1376年他在皇帝的意旨下娶了徐达的长女。在往后的数十年中燕王守卫他的藩封时,他经常指挥对蒙古人的战斗,在老将们的辅弼之下很会打仗。这是在战场上厮杀过来的,不是建文帝身边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大臣可以对比的。
朝廷也没有可以支撑大局的武将。建文帝的确有着自己的政治理想,自己重于文而轻于武、创造一个辉煌盛世的理想。这个理想不是这场战争的原因,却使得他甚至很难想到要去迅速培养一个忠于自己的军人集团,更不要说做到。
靖难之役中,为建文朝死节的,几乎都是文人,而投降叛变的,大多是武官。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此。朱允炆是文人们的圣上,不是武夫们的老大。
建文帝的削藩,变成平叛,最后以掌握全国财富、军队、人力的巨大优势惨败。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结局。也让建文帝的在位时间,定格在四年的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