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将刘贺废黜后,为什么没有扶持刘胥继位?
下面由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霍光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
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统治时期,即汉武帝刘彻,他16岁登基,70岁去世,执政共计54年。然而有趣的是,武帝去世以后的仅仅13年里,国家就换了三位皇帝: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短时间、快速更迭皇位,倒是与刘彻久久在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梳理以上人的关系,汉昭帝是武帝的儿子,汉废帝是武帝之孙。看上去合情合理,却也有地方值得思考:昭帝死前没有儿子,刘彻另一子刘胥尚在壮年,为什么不立他,而是立了刘贺呢?
汉武帝去世前,将皇位传给了小儿子刘弗陵,也就是汉昭帝。刘弗陵时年仅有八岁,即便皇室中人成熟较早,他也不过是个孩子。千万不要认为刘彻不靠谱,因为年幼,刘弗陵性格尚未养成,身上没有戾气,身后亦没有浑浊的党羽。
唯一缺点,就是太小了。
汉武帝为了弥补这个缺点,为儿子选出四位辅政大臣: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这四人同朝为官,各有所长,势力分布在军事、经济、政治以及门阀,为的就是个彼此制衡,拱卫皇室。千年以后,清代顺治帝去世,康熙恰好也是八岁,顺治为他择出四位辅臣:鳌拜、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他们分别置身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政见经常相左,境况倒是跟西汉尤其相似。
经过一系列的恶斗,四位辅臣霍光独大,他渐渐掌握了国家大事的话语权。
然而,朝局刚刚稳定,还未走向“发展”,汉昭帝就去世了。
汉代有过类似的先例,汉惠帝刘盈死的也很早,当吕雉势力基本上被铲除以后,继位的是刘邦另一个儿子刘恒。
摆在辅政大臣霍光面前,也有相似的选择,即武帝第四子刘胥,时,他正值壮年,继位的话似乎合情合理。
谁知道霍光立即否决了这个提议。
没多久,昌邑王刘贺被紧急召回国都,登基为帝。
刘贺,就是史上著名的汉废帝,前几年考古发现了“海昏侯墓”,正主就是他。刘贺在位仅仅27天,即被霍光废除,理由是“荒淫无度”。
有趣的地方在于,彼时的广陵王刘胥还活着,排序也该排到他了吧?
并不是。
这回霍光甚至从掖庭找来了废太子孙子刘病已,都没扶持他继位。
于是,就产生了个疑问:刘胥是不是很不堪。
这一点,史书有迹可循。《汉书 武帝子传》记载:
胥壮大,好倡乐逸游,力扛鼎,空手搏熊彘猛兽。动作无法度,故终不得为汉嗣。
好武斗狠,多半不能知礼讲法,因此刘胥最终都无法成为储君。《汉书》从性格方面为我们解答了疑问。
再之后,从汉昭帝到汉废帝,除了记载几次封赏以外,在没有针对刘胥个人的评价了。是因为他有所收敛吗?
恰恰相反。没有记载,是因为没有发现。
公元前54年,汉宣帝时代。有一人名刘延寿(因为收受贿赂,不给王昭君好好画画的毛延寿是汉宣帝儿子时代的人,二人同名而已)因谋反自杀,他的通信、亲友皆被查。
这一追究可好,断断续续抻出来不少达官显贵,其中就包括刘胥。
于是,刘胥此人的真实面目才得以大白天下:
在争储失败后,刘胥非常记恨幼弟,他安排了女巫对其进行诅咒。
随后刘贺继位,他继续诅咒。
汉宣帝是太子的孙子,这太子还曾经被废,刘胥心中更加不满,于是再一次诅咒。
也是巧了,经他诅咒的人,汉昭帝、刘贺,都没有在皇位上坐太久。
多年来,刘胥做得非常隐秘,可不意味着,其他人不知道他的心思。正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一个人觊觎皇位,经营人脉,但凡有政治嗅觉,都可以看出一二。
回到今天的问题,霍光为何不扶持刘胥继位?原因大概有三点:
1,广陵王刘胥的性格根本就不适合做皇帝,否则武帝自己就立他了,根本没有必要传给年龄太小的刘弗陵。
2,刘胥此人狠毒,这一点,通过他多次诅咒亲人就能看出来,这样的人做了皇帝,恐怕民不聊生。
3.根据性格分析,刘胥继位以后很可能会清除阻碍,而手握大权又身兼辅政重担的霍光,首当其冲。这是一场为了国家、为了先帝、也是为了自己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