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的门楼是什么样子的?起源于何时?
徽派建筑是我国建筑史上非常有特色的一种,那么徽派建筑的门楼是什么样子的?起源于何时?其实徽州建筑的大门作为整个民居的重点,其位置与造型、装饰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安全、交通、分隔、采光、保温等功能,还具有风水、象征功能,是房屋建设的重中之重。
徽州民居的门楼是入口的标志,强调了其体量感及重要性。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门楼是建筑中重点装饰的部分,在大面积粉墙映衬下,产生强烈的印象。徽州建筑大门,均配有门楼(规模稍小一些的称为门罩),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顺墙而下溅到门上。
门楼是位于家宅宅院门外部,装饰大门之用。门楼设计则是徽派建筑的亮点之一,盛行于民居建筑之中。徜徉于徽州古村镇街巷,那些或单体高耸、或沿街成排相连,形制各异的门楼尤为引人注目。
门楼顶部结构和筑法类似房屋,门框和门扇装在中间,门扇外面镶有铁制的门环。门楼顶部有挑檐式建筑,门楣上有双面砖雕,一般刻有“紫气东来”、“竹苞松茂”的匾额等。斗框边饰有花卉、蝙蝠等吉祥图案,有锦上添花之美感。
一般农家的门罩较为简单,在离门框上部少许的位置,用水磨砖砌出向外挑的檐脚,顶上覆瓦,并刻一些简单的装饰。
富家门楼十分讲究,多有砖雕或石雕装潢。徽州区岩寺镇进士第门楼三间四柱五楼,仿明代牌坊而建,用青石和水磨砖混合建成,门楼横枋上双狮戏球雕饰,形象生动,刀工细腻,柱两侧配有巨大的抱鼓石,高雅华贵。歙县渔梁镇一民宅门楼,两横枋间一幅砖雕“百子图”,画面层次所雕百个顽童形态各异,神韵毕现,栩栩如生。门楼是住宅的脸面,成为体现主人地位的标志。
门楼起源
门楼肇始于驱魔辟邪的“符镇”,进而发展成固定的石砖雕门楼。徽州门楼按形式分大体可分为三类:门罩式、牌楼式、八字门楼式。
门罩式是其中最简洁的一种形式,位于门楣处,在徽州村落民居中广泛出现。牌楼式即门坊,等级较高,常见的如单间双柱三楼、三间四柱五楼、三间四柱三楼。八字门楼是门坊的一种变体,在平面形制上看,大门向内退进一段距离,形成“八”字形,象征该户为做官人家。门楼上多刻有精致的砖雕和石雕。
门楼的分类
徽派建筑中常见的门楼形式有城门、宫门、殿宇门、府第门、山门、如意门、五脊门楼、牌楼门、垂花门、花门、随墙门、什锦门、字匾门、拱形门等。现存徽州古民居多为明清及民国遗构,门多为随墙门,其所处位置境况、造型、色调、材质既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明至清初,徽派民居门楼造型常见有八字形、牌楼形、垂花式、字匾式等。一般官吏和商贾居住在胡同的南半部,门楼在主房的西北,多用如意门。门楼虽小却十分华丽。门小院大房屋多,属于那种显贵不漏富之意。
门楼装饰艺术风格
徽州门楼作为徽州建筑中的点睛之笔,在发展过程中也日趋从明代门楼的造型简洁、雕饰上的古朴素雅,发展成清代的细腻和繁复。
徽州门楼以砖为主要材质,墙面覆以白石灰,由于风雨的侵烛,原本洁白的墙壁慢慢变成了灰色,青石砖也逐渐变的墨黑起来,大面积的灰色调映入眼帘,也使得初到徽州的人都不仅为她散发出的岁月的沧桑感到赞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