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秀全的一生参加过几次科举考试?结果如何?
对洪秀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创建者。那么他为什么要建立太平天国呢?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走仕途呢?实际上他是参加了四次科举考试的。那么他最终考中了什么呢?答案是:他连秀才都没考中,是不是颠覆你的想象?
洪秀全出生于1814年1月1日,客家人。他的远祖是汉族人,从江西迁至广东,后来,不堪富豪的压迫,从潮州,迁居嘉应州(今梅县),到曾祖洪英伦时期,又由嘉应州迁居花县城北的福源水,他的父亲洪镜扬再由福源水迁居至县城西南的官禄。洪秀全就在官禄长大,他有两个哥哥:洪仁发和洪仁达,一个姐姐洪辛英,一个妹妹洪宣娇。由于家境贫寒,父兄都靠种田为生。七岁那年,他被送到私塾读书。洪秀全聪明过人,没用几年,他就熟读了《四书》、《五经》、《孝经》以及其他古文名篇和史籍。
老父洪镜扬更加怜爱少子,他不顾家境之艰难,勉强维持洪秀全的学业,渴望他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而夺得功名。1828年,十五岁的洪秀全第一次参加科举考试。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童生考秀才,曰童试;第二级为秀才考举人,曰乡试;第三级为举人考进士,曰会试和殿试。当时洪秀全是童生考秀才,要依次经过县考、府考和院考三个阶段的考试。他在花县的大约五百人考试的县考中名列前茅,然而在赴广州参加府考和院考中却名落孙山。
洪秀全品行坦直,性情活泼豪爽,才能出众而善于思考,他曾写一首诗抒发感怀:“有德青年,浪游河海。救其朋友,杀其仇人“。这样的青年显然不适合做八股文。当时的洪秀全还没有认识到这些,他把失败归于自己学问不深。当时他家经济拮据,已经无力支持他求学了。幸好有一同窗邀请他伴读一年,才解决经济问题。到他十八岁时,族人又聘请他当塾师。就这样,洪秀全才得以在教书之余继续发奋自学,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科考上。
经过七年潜心研读,1836年,洪秀全第二次去广州赴考,结果仍然名落孙山。七年攻读换来这样的结果,洪秀全深受打击。并不甘心失败的他,1837年春,第三次赴广州赶考,照旧名落孙山。考生中有不少是同乡,平时就相互了解自己有多高的水平,外乡的考生也聚集在广州考试,常在一起谈论诗文。洪秀全觉得自己的学业并不比他们低而依然落选,顿觉羞愤难当,不久就病倒了。
1843年,洪秀全三十岁,他第四次去广州应试,尽管又一次名落孙山,然而这一次失败带给洪秀全的既不是失望,也不是精神危机,而是愤恨。他气愤填膺,怨恨谩骂,将书籍都仍在地上,大叫:“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
当洪秀全第二次去考试的时候,传教士给了他一本《圣经》,他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了解了西方的事物,对基督教产生了新鲜的见解。第三次赴考落榜后,他把自己的名字由“洪火秀”改成“洪秀全”,因为《圣经》译本中的上帝“耶和华”被译成“爷火华”,在他看来和上帝之名有一字相同,犯了忌讳。此时他以上帝次子自居,宣称他是统治中国的天王,所以第四次考试落榜后才会发出那样的呼声。
1843年6月,洪秀全决定创立拜上帝会。他先向同窗冯云山和族弟洪仁宣传。得到热烈响应。于是洪秀全在冯云山的书塾给二人进行了洗礼仪式,不久这三人又跳进附近的石角潭进行洗礼。然后他们一同出游传教,教众逐渐增多。在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见时机成熟,就在广西桂平县的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他自称天王,同时封诸王。目的是想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并于1853年春末,颁布诏书,开甲取士,同时打破常规,增加"女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
至此,洪秀全终于实现了自己开科取士的理想。虽然他的开科取士饱受诟病,但是他以一介书生,从饱受八股取士荼毒,到勇于打破明清“八股取士”的先例,已经是走出一大步了。
生活中,不是干什么都是一帆风顺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所以当事情不如意时不要灰心,不要气馁,不要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可能已经为你打开一扇窗。一试不行,就多试几次。当某事始终不能如愿时,不妨从自身反思,找原因。只要为了理想坚持走下去,成功只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