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晳逆案是怎么回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乾隆四年,为了争夺皇权,在清朝皇室内部发生了一起政治夺权事件,被后世称为“弘晳逆案”。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康熙临终前,把大学士马奇叫到畅春园御榻前,下旨说道,“皇四子胤禛最贤,朕死后立为嗣皇。其第四子弘历有英雄气象,令其立为太子。”
过了一会儿康熙又说道,“废太子胤礽、皇长子胤禔性行不孝,仍旧圈禁于宗人府。唯废太子第二子弘晳,朕所钟爱,特封为亲王。”(引自《朝鲜李朝实录》)
康熙做完这次最后的人事安排,便撒手人寰,他以为自己已经为晚年“九子夺嫡”事件画上了句号,却不曾想,这一夺嫡风波自雍正继位后,又持续了近二十年,并且在乾隆朝时期,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而这一切,都与他最爱的那个嫡皇孙弘晳有关。
《朝鲜李朝实录》这段记载里面,胤禛、胤礽、胤禔我们都很熟悉,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也是耳熟能详,唯有这个弘晳,世人知之甚少,史料也并不是很多,就连那部政争剧的巅峰之作《雍正王朝》中都从未提及,但他却是康雍乾三朝大清皇室内部争权夺利的一个不可跳过的人物。
弘晳出生于康熙三十三年,是废太子胤礽唯一的嫡子,也是康熙皇帝唯一的嫡皇孙,从这个身份您就能看出来,要是没什么大的岔子,这位嫡皇孙极有可能就是大清未来的掌舵人了,可偏偏就是出了大的岔子,他的父亲两次被废。
很多关于这段历史的影视剧都给我们这样一个说法,说康熙之所以最终传位四阿哥胤禛,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儿子弘历。
但其实这种说法极有可能是雍正炮制出来的,康熙是很喜欢弘历,嫡皇孙弘晳却是他最钟爱的一个,并且很早就将这个嫡皇孙抚育于宫中。
所以在后来胤礽两次废立的过程中,康熙都非常犹豫。《朝鲜李朝实录》当中就记载,“皇长孙颇贤,难于废立云”“或云太子之子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云矣”,加上本文开头康熙遗命特封弘晳为亲王,或许也是对弘晳因其父胤礽而失去继位资格的一种补偿。
还有传言说,康熙在临终传位雍正时,父子两有一个秘密约定,就是雍正继位后,将弘晳过继过来,这样弘晳便有了皇子的身份,这在之后弘晳给雍正的奏表中称他为“皇父”时可以印证,并且雍正百年之后,需传位于弘晳,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秘密约定,康熙才决定传位给雍正的。
不过这条传言有点过于玄妙,可信度不高。
正是由于这很多的传言,所以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还有很多党羽认为他有可能第三次被复立,他们认为康熙会由于钟爱嫡皇孙而宽宥胤礽。只可惜圣明的康熙并没有做出这样的蠢事。
介绍完弘晳的情况,我们将目光对准康熙晚年这场“九子夺嫡”。
“九子夺嫡”事件一共可以分为四个过程,分别是以康熙四十七年和康熙五十一年两次废立胤礽为肇始,以四爷党和八爷党白热化争夺储君地位为发展,以雍正继位后铲除八爷党为高潮,以乾隆四年处理弘晳谋逆案为终结。
雍正继位后,由于他自己曾经得到二哥胤礽很多帮助,所以对胤礽这一支颇多恩遇,登基之初,就按照康熙的遗命,封弘晳为多罗理郡王,并且对胤礽的其他妻妾子女们“丰其衣食,以终余年”。据说,胤礽死前对弟弟雍正感激涕零,还教导其子弘晳一定要好好侍奉其“皇父”雍正。
不过,弘晳心中到底是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乾隆继位以后,继续对宗室成员施加恩惠,该赏的赏,该赦的赦,也不限制宗室成员的活动。这些仁政使乾隆很快得到整个皇室的拥护。但也正是在这样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一些有想法的宗室成员便毫无顾忌地走到了一起。
这便是由乾隆十六叔允禄(康熙第十六子)和乾隆堂兄弘晳为核心,由近支宗室王公等组成的政治集团,一开始他们的目标或许并不是直接撺掇乾隆的皇位,但也切切实实地让乾隆感受到了威胁。
这个政治团体逐渐稳固后,弘晳在其府中履行僭越之事,用皇帝御用鹅黄銮驾,还仿照内务府仪制,在其家中设立僭越仪仗等。
而在所有史料当中,弘晳最严重的的谋逆事件,是一次与江湖方士的对话。史载弘晳邀请巫师安泰去其家中,并问了这样的话,“准噶尔能否到京?天下太平与否?皇上寿算几何?将来我还升腾与否等语。”
这种话就能解读出很多东西了,比如最严重的是弘晳有可能与准噶尔勾结,里应外合;亦或是直接危害乾隆,窥伺帝位等。整个儿事件的性质由此完全改变。
乾隆在破获了这些信息之后,快刀斩乱麻,立即下令宗人府逮捕弘晳,并直接以谕旨的形式给这件事定了性:“自以为旧日东宫嫡子,居心甚不可问”“心怀异志”“其所询问妖人之语俱非臣下所宜出诸口,所忍萌诸心者,拟以大逆重典,以彰国法,洵属允当”。“弘晳罪恶,较允祀允禟等人尤为重大”。于是对弘晳除宗籍,圈禁于景山,改名为四十六。
这说明,弘晳虽然比较贤德,但跟他父亲胤礽一样,都喜欢僭越,还没当上皇帝就把自己当皇帝了。
弘晳被处理后,其宗室朋党也被一网打尽,除弘晳作为核心外,还有六人,分别是乾隆十六叔庄亲王允禄,允禄第二子弘普,恒亲王允祺长子弘升,镇国公宁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还有怡亲王允祥的两个儿子弘昌和弘晈。
弘晳逆案是康熙晚年夺位斗争的余波,也是无情帝王之家,无法言说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