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满腹经纶,为什么科举考试却落榜了呢?
我们都知道和珅是清朝的巨贪,年轻时候的和珅其实只是一个满腹诗书的文人,一心想考取功名,但是以他的满腹才华却每次都名落孙山。
关于和珅赴考的经过,《清史稿•和珅传》中没有任何记载。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
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了十来年书,“十年寒窗”苦读,又有当时京师最好的老师教授,不但精读了四书五经、满汉典籍,还学习了骑马射箭、满蒙藏文。在当时多数贵族子弟热衷于提笼架鸟、游嬉浪荡的风气下,说他是“有志青年”、“有为青年”,应该不是过誉的溢美之词。
像他那样的身世,给他明摆着的出仕正途,当然就是通过乡试之后,再在皇帝主持的殿试中大显身手,从而给自己求一个进身之阶了。
和珅是在哪一年参加乡试的,史籍上没有正式记录。不过也有两个旁证可以推算:第一,是和珅在乾隆三十七年就放弃考试,去当侍卫了,因此他参加乡试的时间,只能在乾隆三十七年以前;第二,清代举办乡试的时间,是固定的:每隔三年举办一次,具体年月是逢子、卯、午、酉的秋季,称为“秋闱”;考取的举人连同历届的举人在第二年的春季上京会考,称为“春闱”。
乾隆三十七年以前,只有乾隆三十三年的戊子科和乾隆三十六年的辛卯两科。但是也有好几本当代人的著作,包括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说他参加的是乾隆三十五年“庚寅科”乡试。乡试的地点,是有严格规定的。一般说来,除了在国子监读书的“监生”和“贡生”允许就近在京城参加顺天府乡试之外,所有的“举子”,都只能在“本籍”的省城参加。和珅的“户口”在北京,所参加的乡试,应该是顺天府乡试。只要他参加的确实是顺天府乡试,就不可能单有“庚寅”一科。我不知道清代顺天府乡试是不是曾经有过“庚寅科”这样特殊的例外。为此特地去请教过专教清史的教授,答复是“无此例外”。咸安宫官学的学生享有特权:只要考取了举人,可以不用参加会考,就有资格直接参加殿试。除非是皇上特典,给这些八旗子弟单开一个“恩科”,不然的话,顺天府乡试,是不可能有“庚寅科”的。——纪连海先生说和珅曾经参加庚寅科乡试,当然不是他个人的杜撰,他也是有“根据”的。这个根据,我在后文中还要提到并加以说明。
乾隆三十三年戊子,和珅十八岁。这一年和珅结婚,据我推测,很可能就是和珅参加乡试的日子。往前推三年,和珅只有十五岁,好像小了点儿,可以排除为“不可能”;往后推三年,和珅二十一岁,倒是有可能,但是这时候,他已经去当侍卫,不可能再去参加考试了。有的书中,就明写和珅是当了一年侍卫以后,才去参加乡试的。但是我认为这样的可能性比较小。再联系到他定在十八岁结婚,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洞房花烛夜”,应该安排在“金榜题名时”之后,好来一个“双喜临门”,因此我认为和珅参加乡试,应该在乾隆三十三年的秋季。
和珅的学业,是英廉亲自考核过的。英廉是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看来,和珅熟读诗书,文笔老到,考个举人,应该就像探囊取物一般,手到擒来。
但是非常遗憾,和珅参加乡试的结果,却是名落孙山!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就是学识和考试的矛盾。
学识高的人,不一定能通过考试;能通过考试的人,学识却不一定高。中国古典文学里程碑《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没有考上举人;“写人写鬼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文章应该没得可说吧?他一生热衷于科举,多次赴省乡试,却始终没有考上举人,直到他七十二岁,当地官员“看他可怜”,才给他“补”了个“岁贡生”。可是再过三年,他就寿终正寝了。再例如大数学家华罗庚,就没有考上大学。就像区区在下,虽然有文学作品两千万字,有电脑教材一千万字,也曾经在大学里讲过文学课、电脑课,却绝对考不上任何一所大学!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这就是考试制度的不合理!
关于今天的考试制度,我曾经现身说法地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做过专题节目,认为要求考生是“通才”太不合理,我把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改了一个字,提出“不拘一格用人才”的主张。
关于清朝的科举,因为“清袭明制”,仍旧以“八股”取士,导致埋没了很多人才。八股文是一种僵死的文字,有固定的格式,甚至连字数都有规定,名其为“代圣人立言”,实际上只要把四书五经、主要是《论语》背熟了,按照格式填写就可以,没有什么“个人风格”,更不可能“随意发挥”。八股文除了应付考试之外,没有任何用处。所以它只是一块“敲门砖”。考上了,当了官了,就可以把八股文丢掉了。因此,通过八股考试录取的官员,除非他另有所学,不然,只能是个庸才。八股取士,实际上是一种“庸才考试制度”,不是“精英选拔制度”。它的“好处”,仅仅是便于“打分”。这和今天高考作文试卷的判卷打分用固定格式衡量是一个模式。因此,真正的读书人如曹雪芹、蒲松龄等,都不喜欢八股文,不愿意把时间和功夫用在八股文上。他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杂学”上,变成了“杂家”,对于被称为“制艺”、“时文”的八股文,倒放松了。手中没有“敲门砖”,科举的通路,自然不得其门而入。
曾经有过这样的笑话:一个进士老爷,八股文作得很不错,《论语》、《孟子》背得滚瓜烂熟,你只要随便读一句《论语》或《孟子》,他就能接着背下去;但是问他《史记》,却说没读过;问他司马迁是谁,他说不认识!
这有点儿像是今天的“高分低能”学生。在学校里是个“优秀生”,毕业后走上社会,却是个庸人,至少不是社会精英。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班上的班长,就是个门门功课都考九非常以上的优秀生(不但语英史地数理化,还包括音乐、美术、体育)。他把所有时间都用来读课本,课本以外的书一本也不看。《红楼》、《三国》、《西游》、《水浒》大概只知道书名。而我呢,却是个“偏科生”,从上中学开始,数理化就从来没有及格过。没有同学的“枪替”,我连初中都毕业不了。我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看小说了。我不但不做数理化练习题,连大小楷都懒得写,都是请同学代写的。条件是每周我帮他们做一篇作文。因此,老师每次表扬的都是班长,被批评的,当然是我。
1985年,当年的中学老同学聚会,有很多同学都是大学毕业生,我连大学的门槛都没进过,大家却一致认为数我的成就最大;而我们的优秀生班长,却以图书馆管理员终老。
像我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考上大学,生来就只有编故事当作家忽悠人这一条路。
今天的教育,还是走“全才教育”的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就是考文学系,也要考数学;相反,考医科大学,却居然不考生物。怪!
和珅的情况,很可能和曹雪芹、蒲松龄一样:尽管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还精通满汉蒙藏四种文字,八股文却作不好,连小小的功名举人也拿不到手!
乡试名落孙山的和珅,在祖丈人的宽容和理解之下,婚事可能按期举行了,但是没有大张旗鼓、热烈欢腾。——这就是我“估计”和珅的婚事不太“盛大”的根据之一。
英廉“望孙婿成龙”的设想落空了。他的儿子早夭,孙女是他的全部希望,因此和珅也就是他的全部希望。乡试铩羽而归,他能不为孙女婿另辟蹊径么?
按照一般人的认识和处理方法,这一科不中,三年之后,还有下一科嘛!不是说:每个主考官各有自己不同的欣赏标准么?不是我文章做得不好,而是主考官没有眼光!下一科,换一个主考大人,我也许就有希望了!
很多落榜的考生,都是抱着这样的美梦一科接着一科去“应考”的。和珅才十八岁,再考十次,也不过才四十八岁!像和珅这样聪明的人,不信在八股文上就永远不会长进了!
但是英廉可不这样看。他自己就是个博览群书的读书人,但是他也只是考中了举人,没有考上进士。他不能让自己的孙女婿在科考的面前被阻挡,他要另辟蹊径了。
按照今天的官员们处理这一类事件的方法,可能就很简单了。尽管自己不成才的纨绔子弟考不上大学,他绝对有办法通过种种关系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不劳累又有高工资可领的“岗位”上。但是英廉不这样做。他当时还在户部侍郎的任上,给自己的孙女婿在户部随便安插一个职位,不是做不到。但是按照当时的官员任命制度,就是一个小小的笔帖式,也必须具有举人的资格。尽管以他的地位和权力,完全有可能“破例”办到。但是英廉不肯这样做。他不愿意授人以柄,不愿意给人以口实。更何况即便他把和珅安插到了户部,一个没有“学历”的小科员,何年何月才能出人头地?自己离任了,接任的人,又该怎样处置这个“后门货”?
于是英廉与和珅两个人,都在认真思考“出路”这个问题。
古今中外,当皇帝的,不外乎精英、庸才、粗汉这样三种人。精英当皇帝,一般都自命不凡,最不喜欢手下的大臣也是精英。因为凡是精英当大臣,也有自命不凡的毛病,喜欢“梗脖子”,经常“不听话”。庸才和粗汉当皇帝,只要他不故步自封,善于用人,让精英来当宰相,一样可以把国家治理得好好的,自己落得当一个“甩手掌柜”,落得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吃喝玩乐上。
乾隆皇帝,就是一个精英皇帝。他二十五岁登基,到了乾隆三十三年,已经五十八岁,就要步入老年了。他登基之初,就曾经打定主意:自己最多只当六十年皇帝,绝不超过他爷爷康熙做皇帝的年限。也就是说:这个乾隆皇帝,雄心勃勃,不到他八十五岁,是不会主动禅位的。再看他当时的身体健康状况,虽然快六十岁了,依然精神矍铄,依然对美色怀有极大的兴趣,再活二十七年,自认为绝对没问题。但是世界上,凡是老人做皇帝,都有一个极大的毛病,那就是喜欢听奉承话,喜欢偏听偏信。乾隆皇帝以精英自居,喜欢独断独行,国家大事,不喜欢其他人插嘴。因此他用人,最喜欢的是听话的奴才。但是步入老年之后,他也感到自己精力不济了。因此他所需要的,是听话的人才,是兼有人才的奴才。
英廉对和珅经过长期考察,知道和珅就是一个很听话的人才。这样的人,如果长期待在皇帝的身边,一旦被皇帝发现他很有才干,而且又很听话,就有可能得到赏识,并进而得到重用。
和珅虽然没有考上举人,但他有一项“与生俱来”的显赫头衔:世袭一等云骑尉。这可是五品的待遇,比一个七品知县的级别可高多了。利用这个头衔,只要能“补”进皇家侍卫的班子里去,经常能接近皇上,俗话说:常赶集总有碰上老亲家的时候。一旦时来运转,机会来临,飞黄腾达,可就是躲都躲不开的啦!
以英廉曾经在内务府当差的地位和经历,通过公的私的关系,把和珅“补”进皇家侍卫班子里去,大概还不是太难的事情。和珅虽然不是什么“武功高强”的把式,但是八旗子弟一向有崇尚骑射武功的传统,加上在文武兼修的咸安宫官学里六七年,尽管不是什么武林高手,至少骑马射箭应该没有问题,在“大内高手”如云的侍卫班子里,并不真正需要他动刀动枪。再说,侍卫侍卫,一半儿是“侍”,一半儿是“卫”,只要肯于放下架子来,能够尽心地做到“侍候皇上”,任务也就完成了。
于是,和珅在他十九岁那一年,通过英廉的活动,很容易地就进入皇家侍卫的班子里,开始了他人生道路的另一条走向。至于何年何月才能实现、或曰偶然得到皇帝的赏识,那就只能碰运气、撞大运了。
这里必须说明的是:关于和珅世袭的爵位,有两种不同的记载。一说是“一等云骑尉”,正五品;一说是“三等轻车都尉”,从三品。后者是正史《和珅传》中的记载。可以这样理解:“一等云骑尉”,这是常保从他叔叔那里得到的封赠,和珅继续荫袭;“三等轻车都尉”,是常保死后皇帝赏给常保实际上就是赏给和珅的封赠。大清爵位中单有一种“轻车骑尉又一云骑尉”,可能就是和珅这一类“双料世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