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政策为什么能延续那么多年?和亲的作用是什么?

  “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件是历代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让人不禁对汉朝的和亲政策,对那些以王昭君为代表的远嫁异域的弱女子的命运,进行深入思考。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里有一首是写出塞远嫁匈奴的王昭君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对于汉朝的和亲政策,历来看法不一。郭沫若在《中国史稿》,翦伯赞在《历史问题论丛》里都说和亲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友好”的体现;而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和王桐龄(《汉唐之和亲政策》)却认为,和亲是一种“屈辱”。

image.png

  其实,“友好”也罢,“屈辱”也罢,说到底,和亲就是一种政治外交行为,是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的互相利用。而那些远嫁的女子们,本质上就是政治的牺牲品,外交的工具而已。

  汉朝的和亲政策措施从刘邦开始的。公元前198年,刘邦从平城之围中好不容易脱险,意识到匈奴的强大,听取了刘敬“和亲”的建议。其后,惠帝三年(前192年),文帝六年(前174年),景帝五年(前152年),都曾派遣公主嫁给匈奴单于。汉武帝时期,先后把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和冯嫽嫁入乌孙。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和亲政策为什么能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呢?其实这是实力权衡中的一种互相妥协。双方觉得实力相当,谁也不能征服对方时,又觉得有沟通的必要,和亲就成了最好的方式。因为这样,中原王朝得到了颜面,战争也可以得到缓冲;而游牧政权也可以得到实惠。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时的和亲,都是这种性质。而双方的实力一旦发生了变化,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武帝时,汉朝国力空前强盛,便不再和匈奴和亲,开始用兵了。

image.png

  所以,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和亲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其一,兵力不足以对敌时,可以用和亲来换取和平,高、惠、文、景时都是如此。汉元帝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但换取和平的本质还是一样的。匈奴经过汉武帝时期的打击后,内部分裂,实力大减,呼韩邪单于势孤力弱,得不到汉朝的庇护就难以立国,所以主动请求和亲;而汉朝在数十年的征战之后,也是财竭民疲,急需要休养生息。就像班固在《汉书》里所说的一样:“师旅之费,不可胜计。至于用度不足,……民力屈,财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盗并起,道路不通。”双方都渴望和平,昭君出塞,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二,和亲也可以作为政治手段打击敌人。汉武帝和西域国家乌孙的和亲就是如此。西域三十六国本来都是匈奴的属国,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匈奴,张骞建议:“诚以此时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其势宜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汉书》)武帝听从了他计策,从而有了细君、解忧的远嫁。

  而对于匈奴单于来说,和汉朝和亲,也有自己的打算。

  实力强盛时,借和亲可以得到汉朝的馈赠,不用出兵打仗,就能得到大量财物,何乐而不为。高祖刘邦和匈奴和亲时,不仅“奉宗室女公主为单于阏氏”“约为昆弟以和亲”(《史记》),而且“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史记》)。汉朝为了求得和平,不仅嫁出了公主,同时还赠送了很多东西,而且形成了定例,每年都得给匈奴送去大量财物。惠、文、景三朝也莫不如此,直到武帝初年,依然“明和亲约束厚遇,通关市,饶给之”(《史记》)。尽管如此,贪婪成性的匈奴贵族一有机会,还是会出兵侵略,就像《史记》里所说:“匈奴日已骄,岁入边,杀略人民畜产甚多。”和亲,是匈奴获取财物的外交手段之一,是和劫掠并行的策略。

  到了国力衰微的时候,和亲又成了匈奴统治者借助汉朝的声威来巩固自己统治的政治外交手段。呼韩邪单于和亲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当时汉朝刚刚杀掉了他的竞争对手(也是他的哥哥)郅支单于,他又高兴又害怕。他高兴的是汉朝替他消灭了争夺单于位置的对手,害怕的是万一得罪了汉朝,也落得同样下场。所以他请求和亲,就是为了巩固地位。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都曾向汉朝请求和亲,但当时汉朝的实力已经远远强过匈奴,用不着用和亲的手段来缓和战争了,所以,匈奴和亲的请求就被拒绝了。

image.png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作为外交工具的王昭君们,在维持边疆和平,促进民族交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这些远嫁异域的弱女子的个人命运来看,她们是政治外交的牺牲品,一生的遭遇往往是非常不幸的。

  汉朝皇帝从没有派出过一个亲生女儿去和亲。如果和亲是一份美差的话,肯定轮不到细君、解忧这样的宗室女子,就更不会轮到只是一个普通宫女的王昭君。最初,刘邦倒是准备过用亲生女儿和亲,但吕后一番哭诉:“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刘邦打消了主意,最终还是选“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史记》)。吕后的一个“弃”字,其实道出了这些和亲女子的命运,她们就是朝廷的一个“弃子”,朝廷把她们嫁出去以后,她们的幸福,她们的命运,是没有人会关心的。

  她们远嫁异域,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不同,婚姻中也很难得到爱情和幸福。

  细君公主嫁入乌孙时,乌孙昆莫(即国王)猎骄靡已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二人语言不通,细君思念故乡,非常悲伤,自己作歌唱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细君后来又嫁给了猎骄靡的孙子军须靡,在乌孙生活了五年就郁郁而终。

image.png

  细君死后,解忧公主嫁入乌孙,先后嫁给了军须靡、翁归靡、泥靡三人。她也一直在思念着家乡,到将近七十岁的时候,她向朝廷上书,祈求“愿得归骸骨,葬汉地”(《汉书》)。她还是比较幸运的,朝廷终于批准了她的请求,生命的最后两年,她是在自己的故土度过的。

  再说王昭君,她虽然是自愿请行,但其实是对寂寞压抑的宫廷生活的一种反抗,并不代表她喜欢北方冰天雪地的生活。我们可以想象,呼韩邪单于的年龄比昭君大一倍还多,而且在和昭君成婚三年后就病死了,她在匈奴的生活也难言幸福。她也曾向朝廷“上书求归”,但没有获得批准,只能是“独留青冢向黄昏”了。

  总之,无论后人如何评价,王昭君们的和亲远嫁,其实只是政治外交的工具和牺牲品而已。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在遥远的异乡,在历史的长河中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人生悲歌。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