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与唐宪宗曾发生过一次强烈冲突,也是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锋

  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曾发生过一次震惊朝野的正面交锋,韩愈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冒着亵渎皇权的生命危险,与执意要迎接佛手指骨进京供奉的虔诚佛教信仰者唐宪宗,产生了强烈冲突。具体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事情发生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新唐书》中这样记载起因:

  宪宗遣使者往凤翔迎佛骨入禁中,三日,乃送佛祠。王公士人奔走膜拜,至为夷法,灼体肤,委珍贝,腾沓系路。愈闻恶之……

  唐宪宗听说凤翔有一节佛指骨舍利,于是以超豪华阵容迎到宫中奉养了三天,随后又送到京城的大寺中,让达官显贵和百姓们也沾一沾佛光。

image.png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唐宪宗做了表率后,王公贵族们自然不能落后,都去礼拜舍利,百姓们更是挤破了头要去一睹佛舍利的风采,有的甚至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

  刑部侍郎的韩愈先生,看到如此景象,心里非常悲伤且气愤,他悲伤的是,孔夫子的诞辰也没见多少人这样去朝拜,气愤的是,堂堂天朝上国,竟然为了外来宗教如此疯狂,真是不可理喻。

  经过两天的隐忍,看着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发声之人,作为当朝文宗的韩愈终于再也耐不下去了,于是在某天晚上,洋洋洒洒写了近千字的谏言给唐宪宗,这篇奏牍一呈递上去,就在朝野引起轩然大波,唐宪宗更是气的差点从龙椅上跳起来。

image.png

  我们来看看韩愈到底写了啥样的激进之语:

  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始入中国,上古未尝有也。

  文章开篇,韩愈就指出佛教出身不高,给佛教定位。

  随后韩愈列举上古帝王黄帝、少昊、颛顼等等帝王在没有佛教的情况下都活了一百多岁,统治国家数十年,而最是信封佛教的几个朝代(南北朝)和皇帝(梁武帝)不是短命就是厄运不断,没什么好下场。

  紧接着,韩愈又启用穿越时空的说辞:

  假如其身尚在,奉其国命来朝京师,陛下容而 接之,不过宣政一见,礼宾一设,赐衣一袭,卫而出之于境,不令贰于众也。况其 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凶秽之余,岂宜以入宫禁?

  如果佛陀晚生几年,那陛下也就是接待外国使者一样待他,怎么反而对着他枯朽的骨头拜来拜去呢。

v

  在这段中,韩愈可以说把佛教、佛陀贬的一文不值了,真是佩服他的勇气,别说他以臣说君,即便如今,一个非佛教徒如此对一个佛教徒说,可能都要被厌恶的不行。

  到此还没有结束,韩愈又锋利的提出:

  乞以此 骨付之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前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 出于寻常万万也。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

  韩愈竟然要把佛舍利扔到水沟、火坑,还说了如果有灾难尽管照他来,他不怕也不怨悔,真有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呐!

  唐宪宗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杀了韩愈,马上杀,一刻不能缓,迅速杀。

  幸运的是,唐宪宗在看奏疏时,宰相裴度、崔群都在场,在宪宗咬牙切齿之际赶紧给韩愈打圆场:“愈言讦牾,罪之诚宜。 然非内怀至忠,安能及此?愿少宽假,以来谏争。”

  唐宪宗正生气呢,哪里听的进去,还是要杀韩愈,只不过宰相的面子不能不给,于是没有即刻下旨,决定再听听其他人的意见。

  满朝文武都被叫来讨论此事,大家看了韩愈的文章后,无不后脖颈子冒冷汗“这韩退之真是太大胆了”。

image.png

  随着文章的传阅,韩愈与唐宪宗的正面交锋之事也人尽皆知,朝野为之大振。

  可喜的是,唐宪宗这一决定,让韩愈终于保住了小命儿,然而,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促使唐宪宗“刀下留人”的呢?韩愈被饶命后又怎样与唐宪宗沟通的呢?请听下回分解。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