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什么不肯背叛刘邦三分天下?韩信自立会有不同的结局吗?
韩信为什么不肯背叛刘邦三分天下?韩信自立会有不同的结局吗?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韩信在历史上算是著名的军事天才,在韩信攻下齐国之后,有两人先后劝韩信背汉自立。若是背汉而与楚国连和,则可三分天下,但他却没有选择背叛这是什么原因呢?
韩信出身贫寒,年轻时郁郁不得志,又看不上普通的农活儿,所以经常忍饥挨饿,年少时他受亲人照顾,所以才能苟延残喘,不至于死去。生活上,他时常受人欺凌,曾经有个屠夫欺负韩信,逼得他从胯下爬了过去,受此大辱,韩信面无颜色,记在心中。秦朝末年,战火四起,韩信毅然参军,起先跟随项梁,然后跟随霸王项羽,但却混不出个名堂。直到刘邦入驻汉中,韩信才跟随了刘邦,不过一样没有得到应该有的重用。
直到萧何的出现,韩信的命运出现了转机。那时候,刘邦根基并不稳固,所以手下很多人都怕死逃跑了,韩信眼看自己不受刘邦的待见,便跟着那些逃兵一并跑了,萧何一看韩信跑了,连忙追赶,顾不得禀报,就快马加鞭,连夜追回了韩信,刚把韩信稳下来,就马不停蹄的找刘邦,做思想工作去了,请求刘邦封韩信为将军。当时萧何在刘邦眼中分量很重,听了他的话后,就认真的审视韩信了,之后发现韩信乃奇才也,就破例封韩信为大将,而且将所有礼数尽然都做到位,礼贤下士般的对韩信。韩信此后对刘邦起了敬畏之心。
如果说韩信不听武涉之言,乃因武涉是项羽说客的话。那么,另一位劝韩信背汉自立的却是韩信的心腹,此人便是蒯通。蒯通完全看懂了天下大势,直接告诉韩信: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就是说,刘邦和项羽的命都在韩信的掌握中,帮助刘邦则项羽败,帮助项羽则刘邦败,不如两不相帮,就可以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蒯通并不是项羽的使者,也不是奸细,他是真正在为韩信谋划。但韩信完全拒绝了这番决定天下大势也决定自己命运的建议,最终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使得刘邦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那么,为什么韩信不肯背叛刘邦而三分天下呢?
但韩信以刘邦待其甚厚为由,而拒绝了蒯通的建言。那么,韩信若听纳蒯通之言,就真的能三分天下吗?其实也很难。
秦汉之际,虽然时代已经变化,但这种“国士”遗风犹在,韩信就是深受这种遗风影响的一个人。小时候受恩于漂母,受到萧何的大力举荐,都不忘回报。特别是刘邦,不追究他当逃兵的罪责,在萧何的大力荐举下,直接拜其为大将,重用他,韩信认为刘邦是以“国士”待他的,所以也要以“国士报之”。所以韩信自己向蒯通袒露心声说:“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这一段话就是韩信内心的真实写照。韩信的信仰是做一个有气节的国士,要以国士回报刘邦,这就是韩信为何不愿意背叛刘邦的根本原因。
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之下魏破代,汉辄使人收其精兵,诣荥阳以距楚。
(前204年)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
汉王之困固陵,用张良计,召齐王信,遂将兵会垓下。项羽已破,高祖袭夺齐王军。
从兵力上看,韩信能不能背弃刘邦呢?虽然手下的谋士都劝言韩信背弃刘邦,三分天下,但是论韩信的家底还是很薄弱,根本没有三分天下的实力。首先呢,韩信带兵时间并不长,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对于百姓更倾向于刘邦、项羽,而非他韩信。再者,韩信有能力不代表手下的人也有能力,相比刘邦可差远了,刘邦没有一个韩信,手下还有千千万万个谋臣。最后,韩信的威望,与刘邦、项羽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百姓不会拥护韩信,招兵买马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综上所述,韩信要是背叛刘邦,真是有点夜郎自大的感觉了。
最后我们在分析韩信自身的性格。关于韩信造不造反,是他帮刘邦战胜霸王项羽登上帝位之后。古今规律,但凡新帝登基后,都会整治一些居功自傲的功臣,韩信看透了这点,但是他的性格优柔寡断依旧对刘邦存有幻想,皇帝不能没有理由就整治大臣,对吧?可是,皇帝想整你,谁也拦不住,韩信对刘邦来说已经是眼中钉肉中刺了。
再者,刘邦登基为帝后,韩信虽忠心不二,但是始终没有保持低调、看清形势,没有专研帝王的心里变化。尤其是钟离眛投靠他这件事的处理,做得让刘邦起了疑心,最后导致了被杀。如果韩信坚定不移、低调做人,结局定不会如此之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