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自被曹操挟持以后,真的是一个“傀儡皇帝”吗?
长期以来,东汉末年被曹操挟持的那个天子,汉献帝,总是有一个“傀儡皇帝”的称号,先是在董卓手里,董卓死后又落到曹操手里,名为天子,实际上一点自由和权力都没有,前面的几十年,可能活得还不如后来退位之后被封山阳公的日子自在和有价值。但是,这样就能说明,汉献帝就是一个傀儡一样的皇帝吗?他是不是真的就这样软弱不堪?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汉献帝刘协是汉朝的末代君主,对于熟悉《三国演义》的众多“三国迷”来说,他肯定是一个不陌生的人物。但在大家的心目中,这个汉献帝与浩如烟海的汉末三国群雄豪杰相比,历来都不是一个怎样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虽然拥有皇帝的高贵身份,由于手中没有军队,没有掌管天下的实际权力,因此,他只是个被曹操拥立的一个傀儡、一张可供操纵的政治王牌而已,对于汉末三国的历史进程而言,他自然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
后来,当曹操去世之后,由于北方已经统一,局势比较稳定,曹丕就轻而易举地把汉献帝这件已经没什么用处的摆设赶下了台,然后,自己取而代之,是为魏文帝。不仅小说里是这么写的,史书上也是这么说的,现代的很多史学家也对这个问题没有多大疑问。那么,历史的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首先,汉献帝并不是一个懦弱怕事、既无权又无能的人物,而是一个明大事、识大体、心怀天下、心系苍生、很有战略眼光、很有治国才识的皇帝。我们过去评价汉献帝,常常会想到曹操批评汉献帝的一句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即汉献帝生于深宫,娇生惯养,空有心志,没有无治国安邦的能耐。事实上恰恰相反,汉献帝从小命途多舛,在他出生不久,母亲王美人就因宫廷斗争而被何皇后毒死。因此,他连自己的妈妈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自幼得不到母爱,日子过得应该是很苦的。
后来,董卓攻入洛阳,废掉少帝刘辩,拥立刘协为帝,并将之胁迫至长安。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掉后,他手下的军阀作乱长安,更是一片兵荒马乱的气氛,汉献帝在这种环境下长大,小小年纪就要去应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受到的磨砺不可胜数,是非常不容易的,怎么能与那些纨绔子弟先提并论呢?
再者,汉献帝刘协从小天资聪颖,处事得体,董卓拥立他为帝,虽有出于更便于加以控制的原因,但有一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他比他的哥哥更有“帝王风度”;当董卓率军来到洛阳郊外,遇到少帝刘辩和刘协时,刘辩当即就被吓得大哭不止、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年纪更小的刘协却临危不惧,对董卓提出的问题应答如流。在长安时,有一次闹饥荒,汉献帝命一位大臣开仓放粮,结果这位大臣监守自盗,饥荒依然严重。
汉献帝通过当庭煮米实验戳穿了大臣的罪行,但却没有下令将这位大臣依罪斩首,而是打了他几十大板,然后,令他再去处理此事,这位大臣自然不敢再搞鬼,很快就处理好了赈荒的事。
其二,汉献帝绝非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傀儡。汉末的局势虽然军阀掌权,局势混乱不安,但人们对于皇权的认识跟今天人的看法有着巨大的差别,皇帝在他们的心目中依然有一种很神圣的权威性,以至他们虽然拥兵作乱,但绝不敢轻易染指皇权。即便是曹操也不能一手操纵整个朝廷局势,他的很多决策和命令,必须要得到汉献帝的同意才具有效力,才可以向外发布。
其三,汉献帝的作为深深的影响,甚至扭转了整个汉末三国历史的走向。为了摆脱长安西部军阀的控制,重新稳定天下局势,汉献帝做出了东归洛阳的决定。事实证明,汉献帝的这一计划很有战略眼光。洛阳是东汉旧都,有着便于号令天下的优势。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汉献帝不惜历经千辛万险,耗时一年多时间最终到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