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罢黜百家”的实施者是谁?公孙弘的人物介绍
公孙弘少时曾为狱吏,后有罪而免。家贫,替人牧猎为生。四十岁左右始学《春秋》杂说,颇受(转相传授)于齐人胡毋生。汉武帝即位初年(前140),招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已六十岁,以贤良征为博士。不久因出使匈奴忤旨,移病免归。武帝元光五年(前130),诏征文学之士,公孙弘在百八应试者中名列下位,武帝擢为第一,拜为博士。公孙弘善于察颜观色,向上奏事不准从不自辩,史称其“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因而能深得武帝之心,一年之中即提拔为左内史。不久,又迁为御史大夫,最终官至丞相,封为“平津侯”。公孙弘平时在生活上非常简朴;养后母孝谨,后母死,服丧三年;用家资养宾客,家无所余。但其为人恢奇多闻、外宽内深,表面对与其有隙者和善,暗中却必加报复,杀权臣说父偃、外放董仲舒为残暴的胶西王之太傅等事,均出于公孙弘的阴谋(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
公孙弘在学术上并无所长,但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转折过程中作用巨大。如果说董仲舒在这一转折过程中为汉武帝提供了理论依据,那么,公孙弘则主要为这一转折过程制定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案。其中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公孙弘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提出并拟定了为“五经博士”设弟子员的措施,以及为在职官员制定了以儒家经学、礼义为标准的升官办法和补官条件。为“五经博士”设弟子的措施是一整套的关于儒家经学教育和选拔国家官员的方案,其中包括教育方针、选择条件、学习和考核方法、修业期满后的分配等一整套措施,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四个要点:
1、遵循“三代之道”,以实现天下“教化”为务,先办好中央官学,而后推广于地方。
2、规定为博士官设置正式弟子五十人。由太常择民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者充任博士弟子,免除他们所担负的国家徭役赋税。
3、设“受业如弟子”的旁听生。由郡国、县道邑推荐“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的优秀青年,经郡守、王相审查属实后送报太常,成为旁听生。旁听生没有定员。
4、定期的考核及任用制度。规定满一年后举行考试,如能通一经以上的,就补文学掌故缺,特别优秀的可以做郎中。才智下等及不能通一经者,令其退学。
以儒家经学、礼义为标准的升官办法及补官条件,则主要是以“通一艺(经)以上”、“先用诵多者”为准,其中品级高的可任左右内史、太行卒史,品级低的也可任郡太守卒史或边郡太守卒史。以上两个方案,获得武帝的批准,人微言轻制度加以实施(见《史记·儒林列传》、《汉书·儒林传》)。
上述制度具有极其深广的历史作用及影响:一、它标志着儒学人微言轻中国封建时代官方统治思想的确立;二、它标志着儒家经学人微言轻中国封建时代“国学”地位的确立;三、它标志着中国封建时代文官制度的确立;四、它标志着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学校(太学)制度的开始;五、它标志着中国古时候博士制度从秦制“通古今”的顾问官,变成了汉制的“教弟子”的教育官,并且完全由儒家学者所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