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寿亭侯只是一个小小的亭侯,为何会让关羽如此青睐?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关羽那么看重汉寿亭侯,宁可与它生死与共,也不接受任何更换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提起汉寿亭侯,大家就会想起关羽。这个封爵已经成为了关羽的专有封爵,从他之后再也没有他人获得。不过汉寿亭侯只是一个小小的亭侯,为何会得到关羽的如此青睐。围绕着这个封爵,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image.png

  一、封侯不易的关羽。

  汉朝的侯爵有四等,分别为县侯、乡侯、亭侯和关内侯。其中关内侯是一种虚职,没有封邑。亭侯虽然是有封邑的侯爵中的最低一等,可也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因为在汉朝建立的时候,刘邦就和臣下盟誓,非刘氏不得封王,无功不得封侯,否则天下共击之。

  正是由于封侯不易,才使得天下人为之痴狂。汉武帝时的飞将军李广,就是为了能够封侯而奋战一生。在他已经年迈的时候,为了立功还是执意要加入讨伐匈奴的战斗,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至死也未能如愿,后人为此感慨说“李广难封缘数奇”。

  从李广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在汉朝想要封侯就要为国家立下大功才行。而关羽想要封侯,简直难于上青天。可以这样说,关羽被封侯简直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他是根本不可能得到汉献帝的侯爵封爵的。

  在关羽封侯前,刘备集团只有一个人得到了侯爵的封爵,那就是宜城亭侯刘备。刘备得到这个封爵,是在他和曹操联合剿灭吕布后,来到许都时得到的。当时曹操想要收服刘备,对他百般优待。而汉献帝和他的手下想要得到刘备的支持,重新夺回权力。因此,刘备的血统得到了汉室的承认,并且得到了宜城亭侯的爵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在朝廷中的地位。刘备的宜城亭侯是得到曹操的支持才得到的,他要想推举手下的关羽封侯是根本不可能的。而曹操在刘备没有真心降服的情况下,去保举他的手下关羽封侯的。因此,关羽在刘备的手下,除非是刘备造反称帝,他是不可能有封侯的机会的。

  可是在徐州之战后,关羽的命运发生了奇特的变化。由于刘备战败逃走,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家眷,并且为了将来去追寻刘备,暂时归降了曹操。曹操为了拉拢收服关羽,使尽了一切办法。但是关羽依然决定,要立功之后报答了曹操的恩义,就要去追随自己的故主刘备。

  在白马之战中,关羽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当时正在围攻白马的袁军遭到了曹军的奇袭,关羽和张辽被曹操任命为先锋,率先突击袁军军阵。在乱军之中,关羽发现了敌军统帅颜良的麾盖,于是冲入敌阵当场斩杀了颜良。失去统帅的袁军因此大败,曹军解了白马之围。

  由于关羽在此战中表现出色,对胜利的贡献很大,曹操保举他得到了汉寿亭侯的封爵。曹操保举关羽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他知道关羽下一步就要离开自己去追随刘备,他想用封官晋爵来进一步拉拢关羽。不过关羽没有接受曹操的好意,还是离开了曹营。

image.png

  我们从关羽封侯的过程可以看出,如果关羽不是恰巧身在曹营,同时为曹操立下大功,掌握汉朝政权的曹操因此保举了关羽,关羽是根本得不到封侯的机会的。因此,关羽的封侯确实是他意想不到机缘。

  二、关羽为何重视汉寿亭侯这个爵位。

  在《三国演义》中,为了塑造关羽的恩怨分明的形象,在关羽离开曹营的时候,作者专门描写了一个情节,那就是关羽“挂印封金”。关羽把曹操的赏赐都封存起来,还把汉寿亭侯的侯印挂在大堂之上。不过这个情节与《三国志关羽传》中的记载有所不同。《关羽传》中只是写了关羽把曹操的赏赐都封存起来,并没有提及挂印的事情。

  我们从后来关羽的出场可以看出来,关羽挂印的情节未必是真的。因为从此之后,关羽的旗号就换成了汉寿亭侯,没有了侯印,他如何支持自己的行为呢?而且从关羽这一方面来看,他获得汉寿亭侯的封爵,是依靠自己的功劳得到的,是当之无愧的。

  在当时,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连袁绍的手下沮授都不赞成攻打许都,说曹操奉迎汉献帝于许都,攻打他是违背道义的。所以关羽出马抵御袁绍,实质上是为了汉献帝抵抗进攻。在为汉献帝立下汗马功劳,得到他的封赏也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正是关羽得到汉寿亭侯的爵位名正言顺,刘备阵营上下对此也没有什么异言。在刘备的阵营中,长期只有两位拥有侯爵的人,一个是宜城亭侯刘备,一个是汉寿亭侯关羽。仅仅这个细节,就奠定了关羽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直到多年之后,都亭侯马超的加入,才让刘备阵营有了第三位侯爷。关羽为此还专门写信给诸葛亮,询问马超的情况。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关羽得到侯爵不易,再加上在刘备阵营中是稀有的存在,他自然对自己的爵位十分看重。无论在任何场合,他总是以汉寿亭侯自称,逐渐的汉寿亭侯就成为了关羽的代名词。

image.png

  三、围绕汉寿亭侯产生的矛盾。

  汉寿亭侯不但是关羽重视的封爵,也包含着关羽对汉朝的忠心。可这种忠心随着时间的推移,给关羽带来了越来越深的困扰。这是因为关羽以汉朝的忠臣自居,而刘备口口声声说的是匡扶汉室,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打造汉室江山。刘备最终要建立新的汉朝,自己也要成为乘坐“羽葆盖车”的皇帝。

  这就让关羽难以选择,一方面是对汉室的忠心,一方面是对刘备的忠义。最终当刘备夺取益州之后,这个矛盾越来越深。刘备已经逐渐表露出自己的野心,要建立自己的政权。关羽虽然心有不满,可也无可奈何。昔日代表关羽荣光的汉寿亭侯,也变得和大家格格不入。

  刘备在封手下为侯的时候,唯独没有触动关羽的侯爵,关羽的汉寿亭侯一直到死也没有变化。也许是刘备知道关羽最后的倔强,不去触碰关羽的底线。但是刘备自立为王让关羽彻底失去了常态,他面对刘备的使者发怒,倾泻自己的不满。

  即便如此,关羽也无法改变任何现实了。这一次刘备依然没有触碰关羽的爵位,只是封他为前将军,把假节钺的权力交付给了他。关羽随后便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始终是在孤军奋战,其他的人都表现出了出奇的冷漠。直到关羽败亡,他也没有得到任何的援助。

  关羽直到死去的时刻,他依然是汉朝的汉寿亭侯。对于这一点,天下只有一个人认识得很清楚。那就是始终想要当汉朝的忠臣,却不得不成为汉朝掘墓人的曹操。在东吴把关羽的首级送到的时候,曹操以王侯之礼安葬了关羽。这其中的滋味,只有曹操和关羽两人才能够体会吧。

  结语:

  关羽的汉寿亭侯得之不易。如果在刘备的手下,他是不可能得到这个爵位的。只是机缘巧合,他进入曹营,在白马之战中立下奇功,才得到了这个封爵。虽然他最终还是离开了曹营,但是这个封爵却伴随了他一生,成为他个人的代名词。

  关羽对这个封爵的珍视不仅仅因为难得,更是因为这个封爵代表了他对汉朝的忠心。作为熟读《春秋》的将领,关羽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但是他忠心的汉室与刘备建立的汉室有着不一样的含义。最终,关羽带着矛盾的心理走完了人生,只有汉寿亭侯这个封爵代表了他最后的追求,和他一起载入了史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