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之战中,赵军为何能抵挡住45万秦军?

  公元前259(周赧王五十六年)至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国与赵魏楚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进行了一次城池攻守作战,史称邯郸之战或邯郸保卫战。下面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公元前262年,秦国和赵国为了争夺上党高地爆发了战争,两国不断增兵,竟然打了整整3年,这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长平之战。战争以赵国死亡45万,秦国伤亡30万结束,双方握手言和,赵国答应赔偿秦国六座城池。

  然而,赵王失信了,秦昭王一怒之下,令王陵率50万秦兵再次伐赵,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公元前259年,长平之战一年后,邯郸保卫战爆发。按理说,在长平之战中损失惨重的赵国没有实力应付强大的秦军,然而,在这场战役中,30万老弱赵兵竟然防住了45万秦军的冲击,这是为什么呢?有三大原因。

image.png

  1.哀兵必胜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精锐之师损失殆尽,但是,赵国军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共赴国难。这场战役中,邯郸人不会因为赵王的昏庸而拒绝守城,他们知道,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亲人报仇。就连平原君都散家财以助国难。

  2.秦军混乱

  秦军这次攻打邯郸非常混乱,开始时打算用白起为主将,但是白起有病,秦王只得派王陵担任将领。由于赵国军民的殊死抵抗,秦军的进攻很不顺利。此时,白起的病已经痊愈,秦王再次下令白起代替王陵。可是白起死活不干,秦王只得再次换人,又打了几个月,还是没有攻下来。

image.png

  3.合纵成功

  邯郸保卫战中,赵国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与联合魏国、楚国共同抗秦是分不开的。秦国攻打邯郸,是想一举灭赵。如果秦国灭赵得手,魏国和楚国将成为下一块蛋糕。加上信陵君窃取兵符,毛遂逼迫楚王,最终形成了三国联合抗秦的合纵态势。

  邯郸之战以秦军大败而告终,赵王虽然靠合纵成功保住了邯郸,但是,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赵国日益衰弱的趋势,仅仅是延迟了赵国的灭亡时间。这样,本应该在秦昭王时期就可以灭赵的重任,却留给了秦王 嬴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