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之前古人吃饭为什么都是跪坐的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时候吃饭跪坐,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史书记载汉朝以前的人们就餐时都是席地而坐。《礼记·乐记》记载:铺筵席。陈尊俎。意思是说人们在用餐之前都要把用苇、蒲之类植物茎秆编制的筵和席铺在地上,再在筵、席上放置食品,然后席地坐食。到了汉朝,汉朝人也席地而坐,而且还是跪坐。吃一顿饭得跪上半个小时。
那为什么古时候中国人要跪着吃饭呢?从传世的雕塑、壁画和文献中可以看出,在南北朝之前,古人吃饭一直是跪着的。其实,人们早就注意到了这种奇特的生活习俗。难道跪着比坐着舒服?当然不是这样。那么,古人到底为什么要跪坐呢?其实原因很简单:避免走光。
据考证,史前时代的人们只用树叶或兽皮等材料挡住下身,不论男女老少上身基本光着。进入文明社会,人们的服饰特色是上衣下裳.裳就是裙子,所以说无论男女都是穿裙子的,而至于内衣内裤古人是不穿的。商周时代。人们学会了用袍子做内衣。上衣下裳里面多了一层袍子,走光的风险小了一些。春秋战国.由于赵武灵王非常推崇“胡服骑射”,裤子终于得到普及。可是当时的裤子没有裤裆,甚至连裤腰都没有.一左一右套在两条腿上,要命的地方仍然透风,就是两个裤腿。可以说。裤档的发明特别晚,至少东汉以前是没有连档裤的。有人说汉朝宫女穿的“穷绔”就是连裆裤。那是不对的,
“穷绔”亦作“穷裤”,是一种有前后裆系着的裤子。不能算连裆裤。由此可见,东汉以前的成年人在开会和聚餐的时候,必须双腿并拢跪坐在地上,让外衣垂下来。护住要害部位,这是成年人。
至于小孩子就无所谓了,现代有些地区的小孩子也穿开裆裤,那是为了方便。但为了避免走光或是为了安全,会在裤子的屁股上缝一块布叫做屁帘,可视为古时候遗风。在东汉以后才有裆裤出现,并在魏晋南北朝流行开来,所以从魏晋开始人们开始放弃跪坐。直到宋朝,所有的人都有了裤裆,也就都习惯于坐在椅子上吃饭.再也不用担心走光了。不担心走光就可以尽情的享用美食。试想,吃饭的时候看着腚。就算是再好的美食你也没有欲望享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