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为什么会出现十墓九空 这种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
汉墓为什么十墓九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盗墓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盗墓贼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钱财,偷取墓中的宝物换钱,有的是为了养活军队,有的是为了一己私利,但是这个职业在任何时候都是被人们所鄙弃的,盗墓多了,在古人看来是在损阴德,不会有好下场的。而我国古时候各个朝代都有很多古墓,但是偏偏汉墓被盗的概率是最大的,有十墓九空的说法,这是为何?
我们就要从汉朝的丧葬文化说起。汉朝礼仪制度是儒家思想指导的礼法,祭祖、厚葬就成为汉朝主要的丧葬文化,他们认为人死后与生前一样可以享受拥有的荣华富贵,生前的富贵生活死后也要继续享受,所以汉墓中有大量的国宝级的陪葬品。
关于汉墓十有九空,成为盗墓贼重要目标有很多的分析,目前被大众所能接受的有一下几个观点;第一:汉代重视丧葬,对死亡非常敬畏,并认为死后也能享受活人的荣华富贵,为了提现对逝者的追悼,生者把大量的贵重物品作为陪葬品供逝者享用,这样一来汉墓就会有大量的奇珍异宝,这也是称为汉墓十有九空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就是在东汉时期曹操为了补贴军费,设置摸金校尉的官职,专门盗墓窃取里面的宝贝,那么西汉的墓就成为东汉摸金校尉的首要目标。第三:汉朝的陵墓大部分有封土堆,还是祠堂、神道等显著标识物,易于盗墓者发现,这也是汉墓十有九空的原因之一。第四:汉朝距今时间久远,大约2000年的历史,所以历代盗墓者的出没,也导致汉墓被盗的几率增大,所以说也是造成汉墓十有九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但庆幸的是还是有一小部分汉墓逃过了一劫,保存完好,其中就有满城汉墓、长沙马王堆墓、海昏侯之母等。当考古专家进入墓以后发现大量的奇珍异宝。其中金缕玉衣就是出自满城汉墓,也佐证了古时候金缕玉衣的存在。
对古墓的保护,不仅是对文物的保护,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所以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古墓文化的保护工作。
在考古学界有一句话流传甚广,汉墓十墓九空,挖到汉墓得靠运气,那么是什么导致汉墓十墓九空呢?很多懂历史的,不懂历史的就开始瞎扣帽子。曹操是背黑锅最多的人,这口锅一背就是一千多年。加上现在《鬼吹灯》煞有其事地把曹操称为盗墓的祖师爷,并有鼻子有眼地描述,导致很多人认为曹操设立摸金校尉实施国家盗墓导致汉墓十墓九空。这个“职业”的历史传承其实是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一千多年了,该沉冤昭雪了。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的呢?“盗墓体”小说的铁杆粉丝们大多熟悉这样的描述: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摸金校尉最早出自东汉末年,这个倒是史实。
据史书记载,摸金校尉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自于汉代陈琳所作《为袁绍檄豫州》。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饷。然而,有一些争议指出:《为袁绍檄豫州》的背景是袁绍率军与曹操开战,为使师出有名,袁绍命陈琳写此檄文,目的就是要给曹操扣锅。虽然曹操并未坚决否认过自己派人掘墓充实军饷一事,但公然为此设置官职,大张旗鼓的去刨坟的说法,历史学家往往是不认可的。
后来摸金校尉渐渐成了盗墓者的转称。摸金校尉要擅长找墓,掘开墓时,在墓室内要点上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始摸金。如果公鸡啼蜡烛熄灭了,财物必须放回原处,恭敬磕三个响头,空手回去。鸡鸣灯灭不摸金。墓室只准进一次,方不可再进。如果遇到同行,互相扶持,但由先来者先选取冥器。当然这是《鬼吹灯》故事中的描述,但实际上,天下霸唱曾经澄清过,鸡鸣灯灭不摸金这规矩,是他自己编的,历史并无这种规矩。
我国历史上的盗墓都是家族作案,并无门派体系。正史只记载在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时设立过摸金校尉一职,此公是曹操的铁杆粉丝。其实发丘中郎将与摸金校尉只见于袁绍南攻曹操时,陈琳的讨曹檄文。当时献帝遭难逃回洛阳。曹操奉天子讨不臣,袁绍举兵向帝都,出师无名。所以这些曹操罪状里的官职不足采信。中郎是皇帝身边的人,哪有挖坟盗墓的再说挖谁的,汉朝皇帝的坟都被董卓给挖了。汉朝是最讲贤良中正的时代,当官都是以举荐,就是有这些事也是挖了就挖了,不会明目张胆设官职的。而陈琳后来也表示了这篇檄文是被袁绍所迫而写的。
汉墓十墓九空完全是因为大汉以后几百年的乱世,唐墓也是十墓九空,同样因为唐末五代十国是个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