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到底是什么意思?

  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到底是什么意思?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上开始流行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诚然,郭嘉死的时候是207年,而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也是在207年,但这只是个巧合而已。

  郭嘉是曹操身边一位很重要的谋士,但其身份地位与诸葛亮在刘备身边相比,才真的是萤火比皓月,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诸葛亮盘活了整个刘备集团,其个人更是军事,内政,文学等各方面都能载入史册的“六边形战士”,而郭嘉说白了只是一名谋士罢了。

  但这也不是说,郭嘉就真的一无是处,他是曹操身边一位特别重要的谋士,曹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他也确实是功不可没,郭嘉是曹操身边的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

  首先,郭嘉是个分析人性的大师。早在官渡之战之前,孙策统一了江东,而当时曹操和北方的最大的诸侯——袁绍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当时的中国北方基本上已经只剩下这两路比较有实力的诸侯,而他们如果要再继续增强自己的实力,唯一的途径就是吞并对方。

image.png

  眼看着双方的战争就要一触而发,曹操却犹豫了。曹操的顾虑主要有两点。

  一来孙策已经统一了江东,并扬言要攻打许昌,而如果要跟袁绍开战,则曹操势必要出动全力,如果这样的话,一旦孙策攻打许昌,曹操必然需要两面作战,腹背受敌。

  二来当时袁绍的兵力强大,而且四世三公的名头,为袁绍招揽了众多人才,两相比较的话,曹操处于劣势。

  此时是郭嘉力排众议,料定以孙策的性格,必定死在小人手上;同时分析袁绍的性格,袁绍虽然兵强,但与袁绍相比曹操有十胜,鼓励曹操与袁绍开战。

  最终也像郭嘉料定的那样,孙策死在许贡门客手上,而一路进攻至官渡的袁绍在官渡被击败。后来在曹操及手下一帮文臣武将的努力下,几番大战终于扭转了双方的实力。

  可以说,就是因为郭嘉通过分析孙策和袁绍的性格,大胆鼓励曹操与袁绍开战,才有了曹操后来的统一北方。而郭嘉之所以在分析人性上这么厉害,与他的出生是脱不开关系的。

  郭嘉是出身于颍川一介寒士,他与曹操身边的其他谋士,如荀彧,荀攸,陈群等不同,郭嘉背后没有士族的支持,但是也不需要顾虑到自己的家族,所以说他是曹操身边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当时的士族是一个很强大的势力,袁绍,袁术之所以能成为一方堪称巨无霸的诸侯,就是因为他们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袁家,是天底下数一数二的士族,而这些士族出身的谋士们也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家族。

image.png

  在曹操身边,不需要顾虑到家族的谋士有两个,一个是贾诩,一个是郭嘉。贾诩是出生西凉的一名谋士,由于其出身远离中原的士人圈子,因此他在很多时候做出的选择都是明哲保身,所以哪怕在唯才是举的曹操身边,他也会选择不主动开口。而同样不需要顾虑到家族的郭嘉则有些不同,从与曹操第一次见面之后,他就感叹只有曹操才是值得他辅佐的主公,因此他是曹操身边唯一一个毫无顾虑的帮助曹操的人,也可以说是曹操最好的朋友。

  郭嘉为人放浪形骸,不拘礼法。陈群就多次因此事而向曹操告状,而曹操一边赞扬陈群尽职尽责,一边又说郭嘉是非常人,可以允许他行一些非常之事。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之时感叹如果郭嘉在,他不会输成这样。并不是其他人不能看破东吴的计策,而是对于曹操来说,只有郭嘉说的话能言听计从,这和后来诸葛亮感叹如果法正在,刘备不会去攻打东吴一样。很多时候,君主们缺少的不是算无遗策的谋士,而是能让他们言听计从的朋友。

  曹操对于郭嘉的定位,一直是一个能辅佐曹家世代的人,不只是辅佐自己,还要辅佐自己的接班人。一来是因为郭嘉的年龄比曹操小了十几岁,二来也是因为在那么多谋士里,只有郭嘉能真正算得上毫无顾虑,能与曹家一条心的人。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