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淮:镇守西北四十年,姜维的一生之敌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九回,发生在铁笼山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姜维、司马昭和郭淮。故事梗概如下:
在姜维斩杀徐质的同时,夏侯霸又将徐质的部下悉数歼灭。姜维命手下将士换上曹军军服,打着曹军的旗号,前往司马昭的营寨。守卫营寨的曹军以为是徐质所部得胜而回,打开寨门。北伐大军进入营寨后,立即发动进攻,司马昭大惊,慌忙上马逃出,途中遭到廖化的追杀,慌乱之间逃到了铁笼山上。
等司马昭来到山头才发现,山上的泉水仅够一百多人饮用,而部下将士多达六千余人,下山的道路又被北伐大军封住。危难时刻,山上泉水的出水量突然大增,取之不竭。就这样,司马昭手下将士的饮水困难意外地得到解决。
得知司马昭被困铁笼山,郭淮打算出兵援救,陈泰却认为这样做必将令南安落入姜维之手。陈泰建议,应该先向羌兵提出诈降,将羌兵歼灭后再解司马昭之围。这一计策被郭淮采纳。
陈泰率领五千兵马来到羌兵营寨诈降。羌王迷当不明真相,轻易相信了陈泰的诈降,并与俄何烧戈与陈泰一起偷袭郭淮营寨,结果俄何烧戈被杀,大部分羌兵都变成了郭淮的俘虏。随后,郭淮与陈泰一起杀入羌军营寨,活捉了迷当。经过一番劝导后,迷当答应随郭淮一起解铁笼山之围。
此后,迷当让曹军混在自己的军队中前往姜维营寨,并迅速在营寨前发动攻势。北伐大军将士猝不及防,伤亡惨重。姜维仓皇而逃,郭淮紧追不舍,姜维一箭射中郭淮面门。郭淮翻身落马,姜维因此逃脱,全军被迫退回汉中,此次的北伐之战也宣告结束。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小说中描述的此次北伐之战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不过,这只是姜维为了配合东吴太傅诸葛恪的北伐而展开的牵制性作战。故此,战争的规模并不大。
小说中提到的司马昭被困铁笼山的故事情节,并非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姜维的此次北伐开始后不久,司马师便将司马昭调到了西北战场,担任征西将军一职,负责指挥西北战事。不过,司马昭一直驻扎在长安,并未亲临前线,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铁笼山被困之事。
细心的网友们会发现,小说中的这段司马昭被困铁笼山及脱险的过程与第一百零三回司马懿被困上方谷口非常相似。作者为何会在作品中设计了两个雷同的情节呢?原因很简单,都是为了预示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姜维,都无法改变北伐徒劳无功的事实。
在小说当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那便是姜维在大败期间射杀了曹魏将领郭淮。这是不是历史的真实呢?答案也是否定的。据《三国志•郭淮传》载,郭淮的死亡时间是在曹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也就是此次北伐之战的两年后。为什么作者要让原本病逝的郭淮死在姜维的箭下呢?这与历史上郭淮的经历有着极大的关联。
按照《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郭淮是曹魏将领中对蜀汉对抗时间最少的将领。自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开始,郭淮开始出现在西北战场,直到曹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郭淮病逝为止,郭淮在西北战场的时间长达四十年之久。
在郭淮扎根西北的这四十年间,他与刘备、诸葛亮、姜维都有过较量。其中,他曾经在街亭之战、北原之战、阳隧之战中三次击败诸葛亮,又多次击退姜维的入侵,不仅是曹魏的一代悍将,同时还是诸葛亮和姜维的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