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拜之礼是如何形成的?跪拜背后是封建皇权的加强
说到古时候的跪拜礼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在看相关的古时候影视剧时,会发现大臣见到皇帝要跪,百姓见到了官员要跪,辈分低的见到辈分高的也要跪,俨然跪拜已经成为了双方见面时所必须的一种礼节。但其实在历史的早期,是没有跪拜这个传统的,那为什么后来见面要行跪拜之礼呢?
先秦时期,跪拜只为坐姿,不带尊卑
其实跪拜最早的时候,不是一种意味着上下尊卑的一种礼节,也不带着明显的等级色彩,只是人们生活中一种比较正式“坐姿”。在先秦时期,不管是君王殿上还是民间私宅中,都是没有椅子这种家具的,人们想坐都是一律都在席子上坐着。那时候这种正规的“坐姿”都是双膝着地,臀部放于脚跟之上,与后世流行的跪很像。
例如《战国策.秦策三》中记载:“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
人人都这样跪坐这,如果想表达尊敬、尊重的意思,只需要跪坐之时将身体前倾,身体就会变为跪姿,双手着地,身体就会变为拜姿,不过无论是跪姿还是拜姿都只是双方表达敬意的方式。就如同先秦时期的秦王与范雎,二人面谈时,均采用这种跪坐,表达尊敬时,双方都会互拜。
由此可见,这时候的跪拜只是双方互相表达敬意以及尊重的一种礼仪,是没有上下尊卑之分的。就算是到了汉朝之时,这种传承无数年的跪拜坐姿仍然保持着,就像汉朝时的皇帝与大臣们议政时,不管是皇帝也好大臣也好都是采用的跪坐。
椅子普及,跪拜之礼传承
等到了五代以及宋朝时期,高型坐具椅子开始得到了广泛普及,这时候人们根据椅子的高低开始有了上下之分,人们平时也不再席地而坐了,虽然跪坐这种坐姿没了,但是跪坐的这种礼仪却传承了下来,开始自此开始带上了尊卑的色彩。然而宋朝的大臣对皇帝行跪拜之礼都是在极其庄重的仪式典礼上,平时的话见到皇帝是不需要进行跪拜的,只是站立时用双手较差行揖拜之礼,以此来表示尊重。
等到南宋灭亡,元朝建立之后,带有尊卑贵贱、上下之别的跪拜礼才正式推行开来。至于原因就是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元朝统治者认为君臣之间的关系犹如主仆,因此大臣们在上奏或是议政之时,都是一律下跪,这时候的跪拜已经完全具备了上下尊卑的色彩。
由尊敬到尊卑,皇权加强
据《大明会典》记载:“凡司属管品级亚于上司官者,禀事则跪。”
明朝取代了元朝之后,跪拜代表上下尊卑的礼节已经形成,更何况朱元璋是个不断强调“君君臣臣”的皇帝,这种意味着尊卑贵贱的跪拜礼节自然得到了朱元璋的尊崇,甚至朱元璋还不断加深了这种礼节的重要性,不单单是规定了大臣见到皇帝要下跪,就连下级官员向上级官员禀事之时也要下跪。
到了清朝时,这种跪拜礼节再一次加重,不光单单是要行跪拜之礼了,还得磕头才行,不仅如此,磕头时还得嗑得响才行。以至于有的大臣面见皇帝之前要贿赂宫中的宦官,好让宦官将自己领到朝堂内的空心地砖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见皇帝时能够磕头磕得更响。
其实,跪拜之礼由最早的相互尊敬变成了后来带有明显的尊卑色彩,不单单单是礼仪上的改变,背后其实更是皇权空前加强的一种表现。就像宋朝的士大夫敢直言皇帝说“天下是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而非陛下之天下。”可到了元明清时期,哪个士大夫敢这么跟皇帝说话,估计话没说完就人头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