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以后,为什么没有定都长安而是洛阳?
光武帝刘秀是汉室宗亲,他于王莽篡位之时,与兄长加入了反抗王莽的队伍之中,昆阳大战一战成名,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称帝,国号汉,史称东汉。但是光武帝后来并没有定都长安,而是定都洛阳。
那么光武帝为何定都洛阳呢?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后汉书》载光武帝曾谓寇恂:“河北完富,吾将因是而起。昔高祖留萧何关中,吾今委公以河北。”可见刘秀君臣视河北为楚汉相争时高祖刘邦的根据地关中,足以说明河北地区对于刘秀集团的重要性。
光武帝刘秀很难离开自己的根据地河北,洛阳去河北不远,又紧邻帝乡南阳,自西汉时已有经营,自然便成为立足关东的刘秀在天下未定时的首选。
《禹贡-尚书》言:“豫州厥土皆黄壤,田上上”,关中拥有相当肥沃的土地,内部的战略纵深也较大;而洛阳所在的伊洛河盆地东临嵩山,北抵黄河,西接崤山,南面伊阙,方圆要比关中盆地小得多,而且土地比较贫瘠,张良曾言:“此地(洛阳)狭,方圆不过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非用武之国也。”
洛阳的优势在于其距离东部黄淮大平原与江东地区更近,水运更加方便,因此在天下太平时朝廷有力量控制地方,则关东各地的赋税可以源源不断的滋养洛阳,运输成本还远远低于运到处在关中的长安。
实际上,定都洛阳是政治需要,也是不得不为的政治行动,长安失去了其政治军事地位,迁都洛阳也是必然的。
王莽新朝末年,在刘秀定关中之前,赤眉、更始扰乱关中,争战不息,首都长安已经残破不堪,几乎夷为废墟了。如果此时光武帝定要定都关中的话,不得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整座城池的修缮,这对刚刚经历完战争的百姓来说,绝对是一件苦不堪言的苦差事,说不定又会民怨沸腾,叛乱的星星之火可能会重新被点燃。
而与此同时,离长安不算太远的洛阳,在这场战争中,并未受到多大战火的冲击,殿宇楼阁保全的还算不错的。且洛阳作为东周的首都,对帝王来讲,也算是一个地位比较崇高,身份比较尊贵的一座城池。以此地为都,不会失了身份。
当时匈奴已逐,西域已通,占据平凉之地的隗嚣也已被消灭。西羌的威胁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对光武帝来说,已经没了外寇强敌。长安城在抵御外辱方面的战略意义就没那么高了。而洛阳城更处于当时中国的经济更为富庶、交通更发达、文化程度更高的中原地带,对全国的控制可以更近一步。
经济因素在东汉建都洛阳的过程中并非主要考量,而政治军事因素才是重点。长安多年战乱此时已经破败,国家战略位置上而言,外部游牧民族已不成大的威胁,为了政治平衡,选择经济相对好的洛阳是正确的选择,光武帝定都洛阳也是有其考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