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北伐襄樊时,为何会让麋芳、傅士仁留守荆州?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糜芳、傅士仁能力一般,却被关羽委以重任,背后的原因让人惋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荆州之战中,关羽失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麋芳和傅士仁的投降。由于麋芳和傅士仁的投降,使得荆州最重要的两座军事重镇公安和江陵落入了东吴手中。这使得关羽败走麦城,不久在逃往蜀中的时候被吴军擒杀。那么,关羽在北伐襄樊的时候,为何要留下麋芳、傅士仁留守荆州呢?
一、 麋芳、傅士仁投降的危害。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取得了辉煌战果。曹操甚至想迁都,来躲避关羽的锋芒。在这个时候,孙权和曹操取得联系,要袭击关羽的后方荆州,来为曹操效力。
孙权趁关羽后方空虚的时机,派吕蒙白衣渡江,袭击了荆州。吕蒙先进攻公安,守卫公安的傅士仁投降了吕蒙。随后,东吴的大军进攻江陵,守卫江陵的麋芳也投降了。这两座军事重镇的投降,使得荆州失去了防守依托。东吴的军队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直插荆州纵深,夺取了宜都,封闭了关羽入川的通道。
更为严重的是,关羽部下的家眷都在江陵,他们落入吴军的手中,使得关羽的部下都失去了战心。这样,在关羽回军荆州的时候,在落入东吴包围圈的同时,他的手下大军也离散了。关羽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只得走保麦城,不久在逃往蜀中的路上,被东吴伏兵擒杀。
麋芳、傅士仁的投降,是关羽败亡的重要原因。他们不战而降,置关羽于死地。其实在东吴袭击荆州之前,关羽也接到过警报。曹操为了坐山观虎斗,挑起关羽于孙权的争斗,他故意将孙权的密信一式两份,分别射入被围的樊城和关羽的大营。
关羽在得到东吴要袭击荆州的情报后,也做出了他自己的判断。他面对唾手可得的战果,不忍心放弃即将要夺取的樊城撤退。他一是害怕这个情报是曹操故意散布的消息,动摇自己的军心,让自己不战而退。二是关羽对江陵的防务十分有信心,认为即便是东吴攻打江陵,也不会很快会夺取江陵。这样,自己也可以在东吴夺取江陵之前,赶回去救援。
按照一般的情况,关羽的判断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江陵和襄樊的陆路距离只有五百里,关羽要想赶回江陵,只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江陵的防御设施十分完备,东吴想要夺取,也不是短期就能夺取的。这一点,从历史上也可以得到证实。
当年赤壁之战后,周瑜为了完成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将目光死死盯在了江陵。他率领吴军与曹仁争夺江陵,经过长达一年的争夺,才夺取了江陵。在夷陵之战后,曹魏对东吴也发动了攻击,其中魏军一路主力张郃的目标就是江陵。当时守江陵的东吴主将是朱然,他的手下只有五千人能够战斗。张郃包围江陵,围攻了很长时间,最后也只能撤军。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麋芳、傅士仁如果真想守卫江陵、公安的话,他们是能够坚守到关羽到来的。如果那样,关羽的悲剧就可能避免。但是,由于他们临阵动摇,贪生怕死,最终造成了荆州之战的失败。
二、 关羽为何让麋芳和傅士仁守荆州。
关羽在出兵襄樊的时候,留下麋芳和傅士仁镇守后方。可是让关羽大跌眼镜的是,这两员将领完全辜负了关羽的重托,在东吴袭来的时候,竟然不战而降,让自己陷入绝境。关羽明知荆州后方的重要性,为什么还要让这两位不靠谱的将领来守卫它呢?
这是因为麋芳和傅士仁的身份在刘备阵营中并非是泛泛之辈。傅士仁是刘备的同乡,如果按照刘备的经历推断,他应该是跟随刘备来到荆州的人员之一。我们知道,刘备到荆州的时候,手下的人员不满千人。再加上赤壁之战,平定荆州南部的战争,他手下的那些早期追随者就更少了。作为很早就跟随刘备的将领,傅士仁自然深得刘备的信任。
而麋芳的地位更是比傅士仁还要重要。他和哥哥糜竺也是刘备的早期追随者。他们在刘备徐州兵败,走投无路之时,将妹妹嫁给刘备,并且将家产全部资助给了刘备,使得刘备得以东山再起。他们都有一定的能力,史书记载他们弓马娴熟,擅长骑射。作为刘备的老部下,还是刘备的外戚,自然地位要高人一等。
因此,刘备在入川时,将麋芳和傅士仁留下辅佐关羽,是有着他的考虑的。而在荆州的留守人员中,论资历、地位、能力,没有人能够超越他们。因此,关羽在北伐襄樊的时候,让麋芳、傅士仁留守荆州,是必然的选择。
但是,刘备派麋芳、傅士仁留守荆州,过多考虑了他们的忠诚,却没有考虑他们的能力。麋芳和傅士仁在历史上,都没有看到他们在战场上有什么优异的表现。可以说,他们在刘备阵营中,能够得到这种地位,纯粹是依靠他们的资历和对刘备的忠诚。
正是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使得他们在面对东吴优势兵力奇袭的时候,都慌了手脚。傅士仁本来还想抵抗一下,结果在敌人的恫吓下,就乖乖投降了。而麋芳做得更是过分,在能够守卫江陵,城中还有部下自愿守卫的情况下,他居然主动出城去迎接吕蒙了。
有人说麋芳、傅士仁的投降是因为关羽平日里过于高傲,对他们欺压过甚。这让他们心怀不满,在东吴袭击的时候就投降了东吴。其实我们看他们和刘备的关系,就算他们与关羽交恶,他们为了刘备也应该坚守一时。其实,他们投降东吴的原因,就是能力低下,贪生怕死。他们无法处理复杂的形势,又不想战死,于是在敌人的威胁下,就轻易投降了。
三、刘备对荆州人员任用失误的责任。
从傅士仁和麋芳的任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荆州人事安排的失误之处。那就是刘备过于重视益州,将荆州的主力抽调一空。同时也过于倚重关羽的军事能力,没有给荆州留下有能力的重要将领。正是这一点,加速了关羽的败亡。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将跨有荆益作为刘备发展战略的第一步。他将益州作为北伐秦川的基地,并且让刘备作为这支军队的主将。而庞统则认为益州应当作为刘备阵营的大本营,要把根本之地放在益州。不管刘备对这两种建议如何选择,他都是必须入主益州的。
因此,刘备在夺取益州之战的末期,陆续将荆州的主力调入益州。以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为首的援军大举入川,一举夺取了成都,奠定了胜局。我们可以看到,与荆州人才匮乏相对应的是,蜀中是人才济济。文有诸葛亮、法正、黄权、刘巴等人,武有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等人,这就显出两者之间的不平衡了。
一方面的荆州只剩下关羽独自支撑大局,一方面是益州人才过剩,有很多人无所事事。这对荆州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在湘水之争时,东吴就对荆州发动了袭击。在很短的时间里,吕蒙就夺取了桂阳、长沙和零陵三郡。关羽虽然率领军队救援,可是被鲁肃率军阻挡在益阳,只能眼睁睁看着东吴攻城略地。
可是这一幕并没有让刘备君臣汲取经验教训。在湘水之争时,刘备率领益州的主力前往荆州救援。毋庸置疑,在这支军队里,肯定包括了刘备手下的主要将领。如果刘备汲取了湘水之争的经验教训,他就应该留下一两员得力干将在荆州,帮助关羽守卫荆州。
实际上,在益州没有必要留有那么多重要将领。如果刘备将张飞、赵云、马超、魏延这些将领中,留下一两位在荆州给关羽做副手,关羽在用人方面就不会那么窘迫了。在他北伐襄樊的时候,就会有得力的将领守住荆州。这样,东吴在偷袭荆州的时候,形势就完全不同了。只要关羽的副手能够坚守数日,关羽就能够赶回荆州,荆州就不会丢失,关羽也不会败亡,那么历史的走向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结语:
正是刘备对荆州地位的轻视,再加上对关羽军事能力的过度倚重,使得他将荆州的重要人才都抽调到了蜀中。这造成了益州的人才浪费,而荆州的人才却极度匮乏。这显示了刘备在战略上的短视,正是这一点,造成了荆州失守的悲剧。
这使得关羽在北伐襄樊的时候,由于手下没有得力的将领,只能让麋芳、傅士仁留守荆州。他们虽然资历老,对刘备忠诚,但是能力确实一般。这使得他们在遇到东吴奇袭时,根本没有处理这样突发事件的能力。再加上两人贪生怕死,只得轻易的投降了东吴,造成了关羽的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