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是如何以一个凡人之躯被称“圣”的?

  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关羽斩颜良都被当成了一件重大事情。究其原因,无外乎有三条。

  第一条:事件发生的背景太重要。关羽斩颜良,是发生在官渡之战初期的白马渡口处,史称“白马之战”。官渡之战有啥意义,不用小编多嘴几乎都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之一,影响了三国历史。

  用通俗话来表达就是,这个“舞台”不但备受瞩目,且还相当宏大。能出现在这个舞台上的人物,几乎都自带了光环。

image.png

  第二条:关羽这个人物太牛!而斩颜良则是关羽从凡人走向武圣的关键一战。因为之前世人皆知颜良威名,但从此后关羽就站在了颜良的“脑顶上”,以至于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对阵其他大将时,总是要来这么一句:汝比颜良如何?

  关羽有资格这么牛,因为在正史中的颜良就是赫赫有名的名将!堪称袁绍手中最强大将了。

  第三条: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对关羽斩颜良,写得都太精彩了。惜字如金的三国志用了31个字,有开头,有过程,有结果,有影响,几乎就是一篇微型小说般。

  而《三国演义》则更是加入了好几句经典台词,比如最著名的一句,关羽道: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一句话,就把关羽的自信和英雄气势,展现的淋漓尽致!堪称是神来之笔。

image.png

  二、袁绍为啥不派刘备去战关羽

  如今的问题是,在《三国演义》中,当关羽斩杀了颜良后,袁绍很快就得知了,顿时大怒。因为此刻刘备正寄居在袁绍这里。皆知刘备是关羽的大哥,自然袁绍就不答应了——你个大耳朵闹了半天是曹操的卧底啊。

  所以袁绍就要杀掉刘备。而刘备则连忙解释说:天下长得差不多的人多了去了,况且我跟二弟关羽失散后,根本就不知道他在哪儿。哪能听闻是赤面长须的人杀了颜良,就认定是关羽?

  刘备的这句话有道理吗?当然有道理,但又有些强词夺理的感觉。但奇怪的事发生了,袁绍居然真信了!随即派文丑去报仇,结果再次被关羽杀掉。那么袁绍咋就这么容易被骗?

  因为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既然你刘备说那人不是关羽,那好说,我就派你去出战。你可当年曾在虎牢关前跟吕布交过手,不算难为你吧?这样一来,最起码文丑就保住性命了。可袁绍为啥没有这样做呢?

  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刘备太狡猾。其实袁绍并不是如书中所说的,是个“没有主张”的人,因为随后当文丑主动请求出战,替颜良报仇时,刘备也急忙站出来表示:我刘备也跟着去,一个是报答您的恩德,第二个就是看看到底是不是关羽。

  刘备的这个表态太关键了,不但向袁绍表了感恩之心,且表达出了,愿意为颜良之死去追查原因的意思。倘若刘备没有这个表态,估计袁绍就该出手,教育刘备怎么做人了。果然袁绍立刻就“大喜”了起来——这个属于主观原因,刘备自己的因素。

  第二个原因,袁绍太轻敌。就在文臣要出战替颜良报仇时,先是沮授阻拦,认为不能出兵,使得袁绍大怒,认为沮授动摇军心,一下子分担了刘备身上的压力。跟着又文丑来了个神助攻,听闻刘备跟着自己出战后,却轻视刘备,给了刘备三万人马压后。

  刘备是跟着文丑来出战的,如今主将有了安排,袁绍也就不好意思再说啥了。但这两件事反应出来的,其实都是袁绍阵营内上下太轻敌,未能从颜良被斩这事中,吸取教训,使得刘备蒙混了过去——这个属于客观原因,当时的环境给了刘备空间。

  第三个原因,斩颜良的人是否是关羽,根本不重要,因为就算确认了是关羽,袁绍也不能杀刘备!一旦杀了刘备,那么只会换来关羽的疯狂报复,甚至消息传开后,张飞也会加入到曹操阵营,这对正在跟曹操决战的袁绍来言,不是好事,派刘备去战关羽,还有这必要吗?

  即,刘备代表着支持袁绍的外部势力,一旦刘备被袁绍所杀,这些势力必会去全力支持曹操,这是曹操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也是袁绍最不希望看到的。颜良已经损失了,何必再让如关羽、张飞这等人物,去全力帮曹操,给自己增加阻力?刘备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所以别以为袁绍好糊弄,实则他精明着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