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经常自称的汉寿亭侯,这个位置到底有多大?

  汉寿亭侯,通常指三国名将关羽。关羽的爵位,是汉献帝封的,认真说起来,应是把持朝政的曹操给封的。

  关羽早年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围困,被逼无奈下,关羽与张辽约法三章,降汉不降曹。曹操无所谓,只说了一句:“吾为汉相,汉即吾也。此可从之。”

  在曹操的引荐下,汉献帝任命关羽为偏将军。随后关羽效力曹操,快马斩颜良,曹操立马“表奏朝廷,封云长为汉寿亭侯,铸印送关公。”

  此后,关羽又跟送曹操,斩杀河北名将文丑。当时众多河北将领居然都不知道关羽的来历,直道是:“今番又是红面长髯的斩了文丑。”只看到往来如飞的大旗,上面赫然写着“汉寿亭侯关云长”。

  当时,关羽表面上不在乎这一爵位的。因为当关羽获悉刘备藏身之所后,就封存了曹操累次赠送的金银,而且将“汉寿亭侯”印悬在堂上,一走了之。

  但实际上呢?关羽还是很在乎的。

  过洛阳时,洛阳太守韩福明知来者是关羽,却故意问“来者何人”,关羽马上欠身答应:“吾汉寿亭侯关某,敢借过路。”

  在黄河渡口,秦琪也是明知故问“来者何人”,关羽答:“汉寿亭侯关某也。”

image.png

  那么,汉寿亭侯是个啥级别呢?

  说来你也许不信,这是个小到不能再小的爵位了,最多相当于现在的名誉村长。

  怎么这么说呢?因为,到了东汉末年,延续了很多朝代的爵位制发生了很大变化。

  东汉侯制与西汉无别,只是侯国的规模越来越小了,大者不过四县、小者仅食一亭。

  东汉末年,曹操在列侯、关内侯下,置名号侯十八级,关中侯十七级,关外侯十六级,五大夫侯十五级,以当时蜀、吴两国所辖邑名封之,受爵者无从收取租税,只是个名誉称号,开后世虚封先河。

  其实,曹操加封给关羽的“汉寿亭侯”也只是个荣誉称号而已。

  而且,这个一亭之侯的荣誉还真是个不大点的荣誉。因为,在古时候,作为一级政府的亭,级别真的非常低,像刘邦就是亭长出身,史称他还出身草莽呢。

image.png

  那么,亭是个什么单位呢?

  按秦制: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里就是自然村,亭就是行政村。

  “汉寿亭侯”的关羽,用现代眼光看,就是汉寿村的名誉村长。

  看看紧随东汉其后的西晋,你就更能感性地认知一下亭侯在当时的官僚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了。

  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乡侯以下的爵位都没有封邑。

  说白了,汉寿亭侯不过是曹操欲拉拢关羽的手段之一。

  “封侯赐爵”,对曹操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

  官渡之战,袁绍大将张邰、高览降操,曹操“封张邰为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

  徐州之战,拜降将张辽为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得荆州之前,蔡瑁、张允出卖自己的主公,立马被曹操加封蔡瑁为镇南侯、水军大都督,张允为助顺侯、水军副都督。

  得荆州后,又封了蒯越为江陵太守樊城侯;傅巽、王粲等皆为关内侯。

  文聘不听调,当着曹操面说了一句忠义的话,竟被封为江夏太守,赐爵关内侯。

  至于冀州之战,吕旷、吕翔、马延、张顗、焦触、张南一帮无名小辈,只要投降就可封侯。

  由此可见,“侯”在东汉末年的曹操手中,该是多泛滥的玩意啊!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因此,像关羽的“汉寿亭侯”这样的侯爷,不当也罢。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