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豆的来历有哪些说法?有哪些与红豆相关的诗词?

  相思子,别称红豆、相思豆,生于山地疏林中,广布于热带地区,我们一般作为食材的品种是红豆的一种叫赤豆。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关于红豆最有名的是下面这首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代诗人王维此诗借物抒情表达相思,委婉含蓄,相思之情,人所共有,却难于表达。此诗的妙处,全在于托红豆,寄相思,象征比拟,言近旨远,风神摇曳,情思缠绵。故能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传诵的名诗。

image.png

  唐代"花间词派"之鼻祖温庭筠,也在《杨柳枝》中有这样的诗句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核桃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此诗也是一妙诗,特别有意思,以女子的口吻写给自己的郎君:“一袭美丽的深红长裙日子久了也会蒙尘泛黄,自古以来旧的东西不如新的。你我虽然两情相悦,但我心中还是有恨意,因为你的心中又有了别人。深夜里我独自在闺房,点上蜡烛,嘱咐你一句,此去路途遥远,我心与你相伴,切记不要忘了归期。当你在玩乐时,看到小巧精致的骰子中,那红色的小点就像意喻相思的红豆。你知不知道那就是我对你身入骨中的相思”

image.png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词话。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以红豆寓意,代入女性角色更是如此自如,难怪让小他30多岁的一代才女鱼玄机至死还说“这辈子真正爱过的一个男人,只有温庭筠”。可惜可叹的一代才女,本可名垂千世,怎落得呜呼哀哉

image.png

  这老家伙还有一首《酒泉子·罗带惹香》

  罗带惹香,犹系别时红豆。泪痕新,金缕旧,断离肠。

  一双娇燕语雕梁,还是去年时节。绿杨浓,芳草歇,柳花狂。

  罗带带来芳香,还系着分别时送我的相思豆。金丝线早已磨旧而泪痕总是新的,再难接续,那断肠般的离愁。一对对娇燕,呢喃亲语在梁间檐头,恰似去年我们欢爱的时候。春色更加浓绿,春草的芳香分外清幽,飞舞的柳絮伴随着我的愁绪。

  难怪别人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其实还有很多以红豆寄相思的诗词“江南红豆相思苦,岁岁花开一忆君。”“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鱼湿轻绡,那将红豆寄无聊?”“人日梅花落,怀君过岭时。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

  关于红豆(相思子)的来历有以下几个传说:

  一说相传汉代闽越国有一男子被强征戍边,其妻终日望归。后同去者归,唯其夫未返,妻念更切,终日立于村前道口树下,朝盼暮望,哭断柔肠,泣血而死。树上忽结荚果,其籽半红半黑,晶莹鲜艳,人们视为贞妻挚妇的血泪凝成,称为"红豆",又叫"相思子"。典出《古今诗话》:“相思子圆而红。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

image.png

  又有说法,战国时期,宋康王舍人韩凭娶妻何氏,美,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后凭自杀。妻遂投台自杀,遗书愿以尸骨与凭合葬。王怒,弗听,使里人埋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典出《搜神记》卷十一。

  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昭明文选》。昭明太子喜欢上一位秀美的尼姑,法号慧如。虽多次和慧如谈情说爱,但太子和尼姑的身份相差悬殊,且有规矩在前,终究是不能够在一起的。后来,慧如因相思而郁郁寡欢,最终逝世。昭明太子得知消息伤心不已,种下红豆,并把曾和慧如约会的草庵命名为红豆庵。

  故红豆已成为寄托相思,缠绵悱恻,恸人心扉的爱情故事的代言。小小红豆包含了极大的爱意在其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