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雪的诗词内容是什么?该如何赏析这首大雪的诗?
大雪,是一首表达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21个节气之天气、气象情况的七言绝句诗,作者左河水。该诗的首联描写了在大雪节气里万木凋敝,北风长鸣的寒冬场景,尾联以形象、生动的笔触,借喻与拟人的手法,精工细描了白雪飞落,美如飞花、如诗如幻的迷人形象。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雪
(左河水)
万山凋敝黯无华,
四面嘶鸣晃树杈。
白雪欲求吟咏句,
穿枝掠院演梅花。
作品注释
大雪: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它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大雪,顾名思义是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意味着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
凋敝:即衰败,残缺破烂,破败。也可用来形容百花凋零,一片凄凉的景象。此处指大雪节气里千山万壑的林木花草在寒风冰雪的袭击下一片衰败,树木秃枝无叶。
黯:指昏黑:~淡。~然。~~。~黑。也指是深黑色。如鲁迅《药》:“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囗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无华:词语出处为《礼记·内则》“芝栭菱椇”孔颖达疏引三国魏王肃曰:“无华而实者名栭,皆芝属也。”意为无花,没有花;没有华丽的色彩,不浮华。
嘶鸣:是指马放声鸣叫。此处用于比作在大雪节气里,寒风吹过树木的呼啸声响。
吟咏句:指诗词等韵文的句子,主要是诗词之句。如: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杜甫《至后》诗:“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穿枝掠院:穿,指通过、透过空隙或空间等;掠,本意是夺取,又指拷打,也指很轻快地拂过。此处的穿枝掠院是指雪花穿过落叶的树枝;飘过、拂过房屋前后围墙或栅栏围起来的空地。如庭院等。
演:原意为演化、演变。现在一般表示当众表演技艺,如舞蹈表演、演戏、演绎等意思。
梅花:是一种小乔木,稀灌木,其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为红色,但有些品种为白色至粉红色。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作品解读
这是一首表达冬季中的第3个节气天气、气象情况的七绝诗,诗人左河水在该诗的首联描写了在大雪节气万木凋敝,北风嘶鸣的寒冷场景,尾联以形象、生动的笔触,用借喻与拟人的手法,通过诗的前面两句“起承”之后,突然笔墨一“转”,展示了一幅白雪纷飞的迷人画面,使作品达到表达大雪节气之雪大与天寒之效果。
“万山凋敝黯无华”展现了仲冬季节万木凋零,一片凄凉的景象:在大雪节气里千山万壑的花木在寒风与冰雪的袭击下秃枝无叶,一片衰败;天空黯淡无光,没有蓝天,没有阳光,地面更没有昔日红花绿叶的光华,映入人们眼帘的完全是一个昏暗的银色世界。
“四面嘶鸣晃树杈”当人们站在野外的雪地里,可听见四面八方刺骨的寒风吹过树木的呼啸之声,犹如群马嘶鸣,起伏交替,阵阵刺耳。丛山峻岭树木的绿叶被这种寒风一扫而尽,稀疏的树杈及枝丫在空中随风摇曳。
“白雪欲求吟咏句”,用拟人的手法为表现白雪的形象作铺垫。白雪与梅花同为寒冬“娇子”,一个形成于天上,一个生长在地上,但自古以来人们更宠爱梅花,留下写梅花香艳与飞舞的诗词千千万,而写到白雪的不仅甚少,还基本上都是单调的、覆盖于地的静态雪景。白雪对此多有不甘,也想求得天下文人墨客赞美的吟咏佳句。
“穿枝掠院演梅花”。承接上句,描写雪花扮演着梅花飘落的姿态在微风中纷飞,而且她起飞得更高远,飘落得更广泛,气势更加壮观宏大。让大地上更多的人们都能亲眼目睹她掠过房屋建筑、庭院、栅栏,穿过无叶的树枝飘落在地,酷似梅花而胜似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