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中国为什么只有铜币?而没有出现金币或者银币?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时候金银币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公元前640年,土耳其西部吕底亚王国的国王阿耶特斯就开娇铸造出史上第一批金银材质的硬币,为什么我们国家就一直以铜币为主,而没有出现金银币?

  首先,中国古时候,目前已知最早的银制品,是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出土的银鼻环,年代约为公元前1600年。

  战国以后,银制品在我国逐渐有较多出现。早期,银主要作为饰品为人们所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白银具有广泛的经济、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属性。

  作为货币的银贝

  中国古时候,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已有银贝和银铲(后世称银布)出现。但仅仅是作为饰物,中国古时候选择青铜作货币。

  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起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经过夏商两代的应用和发展,至殷末周初达到鼎盛,人们不仅熟练掌握了青铜合金的配比与应用,而且掌握了多种复杂的铸造技术,能铸造各种极其复杂的礼器和实用器。

  青铜的用途,得到广泛的认识,青铜的价值为社会所普遍认同,并成为众心所想的财富。青铜被普遍用作贡献、赏赐、赋税、罚没、俸禄、支付等等。社会形成了青铜崇拜,青铜被尊奉为吉金。

  秦、汉初期,黄金是法定货币。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黄金产量的增长远不能与商品生产的增长同步,再加上中国黄金向西方国家流动的整体趋势,造成了中国黄金货币的日益稀缺。而中国是产铜大国,贫金贫银。所以历朝历代都用铜作为货币单位。

  中国白银货币化是从唐朝(618-906)开始的。中西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诸国,皆用银币,难以与中国的铜钱直接互换相通,要实现贸易交换,采用以分量计值的银锭是最便利的。

  唐朝的这种全方位的商贸活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间久了,国人必然走向接受白银货币。

  在整个宋、元及明代前期,白银的货币职能主要体现在朝贡税赋
、财富贮藏及世界货币(国际贸易,尤其是海上贸易)方面,尚未获得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

  明朝嘉靖时期,政府确立了“一条鞭法”的赋税及徭役制度,一条鞭法把一切税赋和征收都合计到银两,用银两支付,并推广到全体国民。

  明代中期以后,通过海上丝路贸易积存的数量巨大的白银,是白银能够在中国逐渐取得本位货币地位的重要物质保证。自此,白银在中国不仅用于赋税、贮藏、国际贸易,还用于货物甚至劳动力的计价和日常支付,也就是说,白银货币化过程在中国趋于完成。

  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八里尔银币

  中国缺乏金银矿产,就连铜钱都不能满足需要,汉亡以后一直存在用布帛和粮食充当货币的情况,唐玄宗年间依然保持铜钱跟布帛共同流通的情况,宋朝四川甚至流通铁钱,这也是为什么纸币率先在四川诞生的原因。

  一直到明朝西班牙与葡萄牙带来的同欧洲的直接贸易以及作为结算的美洲白银才使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用白银纳税成为可能。

  明代“金花银”十两银锭

  简单地说,唐朝的丝绸之路改变了中国白银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的传统;明代后期大规模的全球化贸易,使白银在中国完成了货币化进程,取得了本位货币地位。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